第 650 章(1 / 1)

明末之兴汉 猪哥老腰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战的模式。

各种守城器械开始搬上城头,一直隐藏起来没有放上城头的大炮也开始进入炮位,布置在重点防御位置。

南关并不是每一个地方都要重兵把守,整个南关一线适合清军进攻的地段并不多,数来数去只有那么几个地势稍显宽阔的地段有可能受到清军的进攻。金州军只需要在重点地段放置重兵,其他地方用少量兵力沿线布防就可以了。

所以金州军的大炮重点布置在清军可能进犯的地段,随时准备给予清军迎头痛击。

连清军都如此重视大炮的作用,金州军就更加不用说了。

济州岛的大炮工厂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发展,已经可以称之为东亚地区的第一火炮生产基地了。

虽然没有经过系统的统计,但是经过估算,金州军的火炮产量绝对力压大明和满清,高居东亚的第一位。

质量上鲁若麟也有绝对的信心。如果集中了东、西方技术所长,加上这个时代最先进的冶金技术还干不过大明和满清,鲁若麟都要找块豆腐撞死了。

在中小型火炮上,金州军已经实现了全钢化,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使用钢铁造炮生产速度更快,炮身重量更轻,非常受军队的欢迎。

虽然在重型火炮上还不能完全抛弃铜的使用,但是已经开发出了钢芯铜体的重型火炮,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比起清军的大炮,金州军的大炮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转移更加的方便快捷。

钢制炮架,加上轴承的使用,使得金州军的大炮可以在平坦的南关城头快速移动,进行合理调配,大大增强了火炮的利用效率。

大炮不是制造出来就能发挥战斗力的,炮兵的培训更加的重要。

清军对炮兵的培训非常原始,完全靠手把手的教,基本上都是靠炮兵们的经验进行作战。加上清军对大炮管控严格,火药更是珍贵,炮兵们的训练机会很少,实际作战能力几乎都是在战斗中锻炼出来的。

加上炮兵们都是汉人,在清军里的待遇很低,更加没有什么作战的积极主动性,完全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战斗,混口饭吃而已。

在清军的眼里可没有什么技术兵种,全都是奴才,而且是满清里等级最低的汉人奴才。

金州军对炮兵就要重视得多,有专门的炮兵学校培养炮兵,在军队里的待遇也非常高。毕竟炮兵不比其他兵种,要想打好就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是需要长期训练的。

不光陆军需要炮兵,海军的需求量同样很大,靠经验来传帮带根本满足不了对炮手的需求,只能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来批量培育。

财大气粗的金州军在培训上也舍得下本钱,实弹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科目,所以金州军的炮兵们从学校里出来就具备了一定的实战能力。如果再进行几场战斗,基本上就可以称之为合格的老兵了。

自从清军大举到来,金州军的热气球就在天上几乎没有下来过,时刻关注着清军的一举一动,为金州军提供最实时的情报。

哪怕早有阿济格的提醒,皇太极依然为热气球感到震撼,这东西完全超出了这个时代人的理解范畴,带来的冲击力可想而知。

皇太极倒是有心想要靠近点去瞧一瞧,但是群臣怎么可能答应。要知道当初老奴就是被明军的火炮击伤,最后才一命呜呼的。哪怕只有一丝可能,满清的众臣也不会允许皇太极过于靠近南关。

“查出来是什么东西吗?”皇太极阴沉着脸对阿济格问道。

到了皇太极这个级别,已经不怎么相信鬼神了。天子就是上天在人间的代表,是活在人间的神,代上天统治人间的。除了在长生上求助于神仙,皇帝基本上不会受到其他未知事物的干扰。

“据探子发回来的消息,那东西在金州军里叫‘飞龙’,金州军对外宣称‘飞龙’是来帮助金州军作战的。不过据我抵近观察,那东西就是人造出来的,没有那么神乎其神。”阿济格倒是得到了一些消息,但是也不具体,毕竟热气球现阶段属于严格保密的战争利器。

“哪怕是人造出来的也不简单,毕竟是上天啊。”皇太极感叹道。“有没有办法将它打下来,有这么个东西在天上盯着,对我军实在是不利。”

“太难了。”阿济格摇摇头,“那东西飞得太高了,哪怕是我们这边的神箭手可以抵近射箭只怕也射不了那么高,恐怕只有大炮可以将那个东西射下来。”

皇太极马上将目光转向了孔有德,让孔有德脑门上冒出了几滴冷汗。

“回皇上,大炮虽然可以射那么高,但是除非靠近南关才行。而且那东西飘在天上,只怕也很难瞄准。”虽然明知道这样说会让皇太极不高兴,但是孔有德不得不硬着头皮委婉表示办不到。毕竟这年代的火炮太过原始了,命中目标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大概率,还做不到精准射击。

皇太极也不是不懂大炮,所以也没有继续为难孔有德,只是脸色又阴沉了一些。

第354章 是走是留

既然无法从正面将热气球击落,那就只能从其他方面想办法。

“范爱卿,派你的人去试一试,要是能将那东西毁了,朕有重赏。”皇太极对范文程说道。

“喳。”范文程立马站出来跪地领命。

清军的内地细作这一块,皇太极一直把控在自己手里,并交给熟悉此事的汉臣打理。以前是头号汉奸李永芳,现在则交到了范文程手里。

这些细作除了打探情报、收买官员,必要的时候也是可以做暗杀和破坏的。

其实在情报工作这一块大明一直是占有绝对优势的,锦衣卫除了充当皇帝的爪牙对付官员,也有情报收集的职责。

锦衣卫的情报收集并不局限于大明内部,对外部敌对势力的情报收集也在他们的工作范围之内,以便为皇帝提供更加详实准确的情报。

只是因为文官们对锦衣卫的印象实在是太坏了,只看到了锦衣卫坏的一面,一旦掌权就想千方设百计的削弱锦衣卫的实力,从来不会考虑是否影响到大明的情报工作。

加上崇祯被文官们忽悠得厉害,自断手脚,使得如今的锦衣卫存在感非常微弱,就更不用说对外的情报收集了。

曾经锦衣卫的探子们北上可以深入大漠草原,南下可以到达热带雨林,几乎周边国家都有他们的身影。现在随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