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不怕死的无赖会想办法占醉贤居的便宜。他们每次要的不多,而且也不使用武力,只凭醉贤居的护卫就足以对付他们了。
只是梁掌柜开的毕竟是酒楼,讲究的就是一个广迎八方宾客、和气生财,老是发生一些意外事情很影响人的心情,顺带着连累生意。
再加上江湖上还有些为了钱财什么事都敢做的人,行道会防火防盗的服务虽然不知道效果怎么样,但总归是多了一层保障,这样一想的话,一个月十两银子勉强还能接受。
“而且您只要交了每月十两银子的服务费,衙门里的那些差役就不能来醉贤居打秋风了。因为他们都收了份子钱,再那样做就是坏了规矩。”王小七略带得意的说道。
这个服务让梁掌柜眼睛一亮。
并不是说梁掌柜受到了衙役们多大的敲诈和压迫,毕竟醉贤居背后还有一个兵部的郎中,衙役们是不敢乱来的。
只是俗话说得好,县官不如现管,兵部的郎中权势再大也不能整天挂在嘴上,只有遇到比较重大的威胁时拿出来才好使。像那种衙役们隔三差五的去醉贤居消费,假模假样的给钱,梁掌柜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的情况实在太多了。
收了,那些衙役们指不定会使什么小手段来恶心醉贤居,还让醉贤居抓不到把柄。
不收,平白亏钱不说,还大大的损害了醉贤居的威名,让人瞧不起。
所以面对这种情况,梁掌柜只能给这些衙役们打折,折扣的力度还比较大,时不时的还要免免单,让双方的关系维持在一个微妙的平衡之中。
赚钱、亏钱还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是一旦有衙役们在酒楼吃饭,酒楼的生意都会差一些。那些衙役的名声实在太坏,仿佛和他们一起吃饭都倒胃口。
“你们如何保证那些衙役们不会再来打秋风?”梁掌柜还是有些不相信行道会能够这么容易就制住那些衙役们。
王小七轻轻的笑了笑,“我们又不是那些唯唯诺诺的瘪三们,我们可是响当当的行道会,拿了我们的银子还想坏我们的规矩,真当行道会是泥捏的吗?”
这个时候梁掌柜才隐约感受到了一点行道会的霸气。
也是,虽然行道会不做为非作歹的勾当,但毕竟是一个帮会。所谓菩萨心肠、霹雳手段,这两点行道会都不缺。
“好!就冲你这句话,这个服务费老夫就交了!”每个月十两银子对醉贤居来说并不多,只是花得值不值的问题。现在既然有这么多的好处,梁掌柜也就不再纠结了。
“我们行道会保证梁掌柜这钱绝对会交得物有所值。”王小七高兴的拍着胸脯。
有了醉贤居带头,王小七顺利的收取了所负责辖区内商户、百姓的服务费,立马开始兑现承诺。
碎石路开始进行铺设、垃圾有人定时清理、巡逻队开始执勤,现在已经很少在街区商铺、酒楼看到衙役们的身影,即使偶尔有,也都非常的规矩和本分。
之所以衙役们变得这么听话,金州军的恩威并施是最有力的手段。钱给足,犯错一定严惩,衙役们才会这么听话。面对一家独大,又有强大靠山的行道会,衙役们的那点力量根本不够看的。
衙役们也曾想过让官老爷们出头帮他们站站台,可惜那些老爷们收的好处比他们更多,怎么可能为了这些低贱的衙役得罪自己的金主。
何况老爷们也不傻,他们当然知道衙役们的名声有多坏,以前是迫不得已才要用他们,对他们的胡作非为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有了更好的选择,自然就要将那些衙役们拨到一边去。
自从行道会接手上海县城的秩序管理,治安形势大好,官老爷们的口碑都顺带着起来了,这是既有钱拿,还有政绩送上门,这样的好事怎么能够因为一群衙役的贪得无厌而破坏呢。
何况行道会做事滴水不漏,又不是没有给衙役们好处,官老爷们自然更加不会为那些低贱的衙役们说话了。
蒋涛他们忙着整顿上海的地下秩序,谭明仲则带领上海官府和大族们支援的工匠、青壮,开始加速建设商馆、码头,争取在内廷到来前修整出一个富丽堂皇的商馆,为第一批大内物品的售卖提供基础。
赶紧赶慢,在内廷到来之前,金州军上海一期工程完成了,已经不影响正常的使用。
王怀义王公公带着忐忑的心情踏上了上海的土地,他身上的任务非常重,必须为内廷赚到足够的钱财,所以上海的这次售卖能不能成功,关系到王怀义的未来和前程。
内廷对这次的交易绝对是空前重视,连护卫货物的都是锦衣卫的人。他们这次没有走运河,而是在金州军的保护下坐海船十几天就从天津到了上海,这样的速度是走运河绝对达不到的。
为了办好这次销售,谭明仲使出了浑身的解数,通过镇远镖局的网络,早就将内廷即将来江南售卖一批皇家内廷工匠制作物件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江南,很是吸引了那些富豪之家的眼球。
不管是不是有意要买几件皇家品牌的物品,哪怕只是到上海来瞧一瞧、见见世面、凑凑热闹也是不错的。所以随着售卖会的时间日益临近,来上海的达官贵族们是越来越多,很快就挤爆了上海县城。
后世有展会经济这么一说,一场大的展会可以带动巨大的人流,推动物流、餐饮、住宿等许多方面的消费,大大的繁荣展会所在地的经济。
这样的经验在如今的上海同样适用,因为谭明仲在开售之前,对这批皇家出品的物品进行了好几天的展示,满足大家对皇家物品好奇的同时,也为即将到来的销售预热。
在新建好的、悬挂“皇家交易所”巨大牌匾的商馆,很多内廷出品的精美器具在锦衣卫和镇远镖局的双重保护下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的精美与奢华。
对于商馆的名字,本着不用白不用的原则,在请示了王怀义之后,谭明仲将商馆起名为“皇家交易所”。
王怀义还没有意识到“皇家”这两个字蕴含的商业价值,朴素的认为既然是卖皇家商品,将交易所起名皇家交易所似乎没有什么不妥。全然没有想到被谭明仲占了不小的便宜,被他偷鸡了一把。
这个展示会可不是随便什么人就可以进去看的,不但要收取门票,还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