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6 章(1 / 1)

明末之兴汉 猪哥老腰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掉祝昌友的好意。

刘浩然知道自己的身份非常敏感,有不少人都盯着他,希望能够从他这里获得一些助力。所以刘浩然平时非常小心,从来不会轻易的收别人的东西、欠别人的人情。因为他知道一旦自己接受了,恐怕以后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祝昌友多么精明的人,眼见刘浩然要开口拒绝,连忙插嘴道:“做叔叔的哪有身处异地还要外人请侄儿吃饭的道理,你们不用说了,这次就我来吧,下次有机会你们再做东。”

这几个朝鲜人见祝昌友态度坚决,而且眼神中透露出不满,马上就偃旗息鼓了。至于下次有机会,他们知道如果没有意外,这辈子有没有机会都不好说。

刘浩然毕竟年轻,到嘴边的话都被祝昌友堵回去了,心中憋气得很。好在他养气功夫还不错,见事不可为便不再纠缠,躬身施了一礼:“如此侄儿就不打扰诸位叔叔用餐了。”

原本只是想快快乐乐的吃顿饭,结果遇到这一出,刘浩然心里多少有些不痛快。

祝正清知道刘浩然的性子,心里也有过意不去,要不是因为他,刘浩然定然不会欠自家叔叔这个小人情。

“浩然,实在不好意思,我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叔叔。”祝正清坐到刘浩然旁边,歉意的说道。

“无妨,自家兄弟说这些就见外了,有人免费请吃大餐,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掌柜的呢?叫他把拿手的菜全都上上来,我们今天一定要把正清的三叔吃穷了不可。”刘浩然咋咋呼呼的样子让大家的心情顿时欢快起来。

听到刘浩然这么说的祝正清和祝昌友非但没有觉得刘浩然此举有失礼数,反而觉得非常有面子,脸上都布满了潮红。

至此请客的事情就算揭过去了,大家开始轻松的享受木浦美食。

正当大家吃的开心的时候,掌柜的上来在刘浩然耳边轻声问道:“公子,有两个歌女想上来唱上几首,不知您意下如何?”

刘浩然倒是没想到会有这一出,愣了一会。

酒楼里时常有歌女演唱活跃气氛,客人可以视情况给些赏赐。不过如果有尊贵的客人在场,店家一般会先征求客人的意见,免得客人不喜。此时二楼身份最尊贵的自然就是刘浩然,所以掌柜的先要征求他的意见。

刘浩然还没开口,在旁边的刘伊人耳朵却尖得很,立马就来了兴趣:“歌女?唱歌的吗?让她们上来唱唱,看好不好听。”

掌柜的看向刘浩然,刘浩然无奈的点了点头。

很快,掌柜的领上来三个人,一位是白发苍苍的老头,剩下的两个是年纪不过十来岁的小姑娘。最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小姑娘是双胞胎,几乎一模一样。

因为是到港区卖唱求生,三人的衣裳虽然有些破旧,但是浆洗的还算干净。为了能够出入这样的高档场所,三人梳洗的也很整洁,让人不会因此而厌恶他们。

特别是一对双胞胎姐妹,皮肤白皙,容貌秀丽,让人一看就心生好感。

第325章 借光

“见过诸位大人,小女子今天为诸位大人献唱几首歌曲,希望诸位大人们喜欢。”其中一位姑娘找好位置站定后,开口说道。

很是意外,是一口流利的汉话,虽然带有一些口音,但是说得已经不错了。

另一位则用朝鲜话叽里呱啦的说了几句,想来应该是相同的内容。

说完了开场白,老头找了一个凳子坐下,居然拉起了二胡,而且音律非常熟悉,是刘浩然他们经常唱的《一条大河》。

“一条大河,波浪宽……”说汉话的姑娘唱起来字正腔圆,比她说的还要标准,而且声音甜美,非常悦耳。

另一位姑娘则用朝鲜话唱了起来,声音同样动听。

虽然这首歌刘浩然他们听过无数次了,但是这样的版本还真没听过,而且是女童声、双语版,觉得非常有意思。更主要的是两位姑娘的声音都非常的清脆悦耳,让人听起来非常的舒服。

一曲唱完,获得了在场众人的叫好声,也让老头和两位小姑娘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两位小姑娘又唱了几首朝鲜民谣和宋词,虽然唱得也不错,但是惊艳感就要差一些了。

见客人没有不满意的,卖唱三人组轻轻的松了一口气,一个小姑娘开始拿着一个小托盘走向了刘浩然。

小姑娘上来前明显得到了掌柜的指点,直接就找上了场上最尊贵的人,只有刘浩然打赏之后,剩下的人才会出手。

刘浩然随手在托盘里放了一枚银元,价值一两,在这样的场合不多不少刚刚好。

见到这枚银元,小姑娘眼睛一亮,盈盈一屈,用清脆的声音说道:“谢公子打赏。”

小富婆刘伊人居然也打赏了一两,让刘浩然有些瞠目结舌。

“她们唱的很好听。”刘伊人理所当然的解释道。

好吧,这个理由很强大,刘浩然无法反驳。

其他的少年根据自己的情况,多多少少都打赏了一些,很快小盘子里就铺满了银币和铜币。

这边只是小头,大头还是祝昌友那边,几个土豪每人都打赏了一两,让小姑娘乐得眼睛都笑成了弯月。

在一旁的老头也很是高兴,难得遇到这么大方的客人,可谓大丰收。

掌柜的同样高兴,这些赏钱他能够分一半的。

等到两个小姑娘转了一圈,老头领着她们给在场众人行了一礼,“小老儿多谢诸位贵人的赏赐,祝各位贵人前程似锦,大富大贵。”

老头一口汉话字正腔圆,非常流利,让刘浩然非常诧异。

在朝鲜除了一些特殊情况,比如金州军教授朝鲜孩童,其他能够学习汉话的非富即贵,而且多多少少都会带有一点口音,像老头这样说得这么纯粹的比较少见,这让刘浩然产生了一点兴趣。

“老丈且留步。”刘浩然出言留人。

老头有些诧异,但是非常听话的停住脚步,猫着腰走到刘浩然面前,“不知道公子有何吩咐?”

“老丈的汉话说得不错,二胡也拉得很好,不知道是在哪里学的?”刘浩然问道。

老头一愣,然后说道:“老汉本来就是汉人,自然会说汉话。”

“你是汉人?”刘浩然也没有想到这个带着两个小姑娘,穿着一身朝鲜服装的老头居然是个汉人。

“如假包换,老汉是宣府人,只是来朝鲜的时间太长了,所以旁人都以为我是朝鲜人罢了。”老头有些萧索的说道。

“既然是汉人为何不去济州岛,或者到港区去找份活计,却要带着两个小姑娘四处奔波?”刘浩然疑惑的问道。

在朝鲜的汉人本来就不多,木浦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