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果脯和肉干,这些东西比济州岛起码便宜了一半,让刘浩然他们觉得非常划算。
走着,走着,路过了一个小的银匠铺子,刘伊人看中了一根簪子,非要刘浩然买下来。
这个银匠的手艺还不错,簪子做工还算上乘,价格也不高,更主要的是款式与中原有些不同,有点朝鲜特色,让刘伊人非常喜欢。
作为一个宠妹狂魔,这个要求在刘浩然看来并不过分,所以答应替她买下来。
“哥哥,你看,这个簪子是一对的,你把两个都买了吧,另外一个送给婉儿姐。”刘伊人经过这几天的相处,与婉儿的关系是突飞猛进,亲密得好似姐妹一般,有了好处自然不会忘了自己的姐妹。
刘伊人的话让刘浩然一阵尴尬。
让刘浩然送婉儿簪子实在是有些过了,单身男女之间送簪子很容易让人产生误会的。
刘浩然的感觉非常敏锐,他感到婉儿似乎有意与自己亲近,所以下意识的尽量避免与婉儿接触。如果这个时候自己送给她一个簪子,搞不好就会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
刘浩然志向远大,心气也很高,男女之情现在还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所以并不想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那你送吧,哥哥给你付钱就是了。”刘浩然决定不过自己的手,让刘伊人自己送就可以了。
“哥哥你真好!”刘伊人欢天喜地的拿起两个簪子,递给了婉儿一个,自己拿着一个就要对着旁边的镜子插起来。
婉儿连忙摇手拒绝:“不用了,不用了,怎么能让浩然哥哥破费。”
其实她心里是非常想要的,并不是因为对这个簪子有多喜欢,而是因为这个簪子是刘浩然买的。
“你就拿着吧,他可不缺这点钱。”刘伊人直接将簪子塞到了婉儿手里。
婉儿则用为难的眼神看着刘浩然。
“婉儿妹妹你就收下吧,否则这丫头还不知道要怎么闹腾我。这几天也辛苦你照顾伊人了,就当是我对你的感谢。”刘浩然赶紧将话头说死,送簪子可以,那是因为感谢婉儿照顾刘伊人,不涉及其他。
婉儿有些失落,但还是将簪子收了起来。
刘浩然虽然是学生,但是也小有身家。逢年过节鲁若麟他们都会给他不少的红包,这几年也攒下了不少。
其实说到有钱,刘伊人比刘浩然更多。刘伊人因为年纪小又乖巧,还长着一张小甜嘴,收到的礼物和红包比刘浩然多得多。不过她一向抠门,钱财都放在了李雪晴那里,极少动用,更多的是让自己哥哥为她花钱。
逛累了的众人在港区找了一间酒楼,准备品尝一下朝鲜的美食。
酒楼的掌柜看见来了一群汉人少年,不敢怠慢,连忙将刘浩然他们安排在了二楼最好的位置。
朝鲜的美食与济州岛比起来要差不少,唯一的亮点就是风味稍微独特一些。酒楼的特色还是各种海鲜,毕竟这里的海产品非常丰富。
原本掌柜的还向刘浩然他们推荐了店里的特色烧酒,但是被刘浩然拒绝了。喝酒误事一直是刘浩然的观点,何况现在他们是第一次出来做事,不能有半点意外。
二楼还有不少其他的食客,有汉人也有朝鲜人,看向刘浩然他们的神情充满了好奇。
倒是其中一位中年汉人似乎看到了什么,高声对掌柜的说道:“掌柜的,这些小哥的帐算在我头上。”
掌柜的听了一愣,看向刘浩然他们,等待答复。
“不用了,我们自己来。”刘浩然摆摆手,对那个中年汉人拱手行礼道:“阁下的盛情小子心领了,只是家中有规矩在,还请阁下见谅。”
那位中年汉人还未答话,刘浩然这边的一个少年惊呼道:“三叔,你怎么在这里?”
“臭小子,见到三叔还不过来行礼。”那个中年汉人笑骂道。
少年连忙走了出来,规规矩矩的给那个中年汉人以及和他同桌的人行了一礼:“侄儿见过三叔,见过诸位叔伯。”
刘浩然他们也有些愕然,没想到竟然碰到了同窗的长辈,连忙齐齐给那个中年汉人行礼:“小子见过祝家叔叔。”
第324章 被请客真的很无奈
这个中年汉人是刘浩然同窗祝正清的三叔祝昌友,来木浦港收购货物的,没想到竟然会与刘浩然他们偶遇。
“既然都见过礼了,我这个做叔叔的请侄儿们吃顿饭总没问题吧?”祝昌友笑着朝刘浩然说道。
“小子不敢,多谢祝叔叔。”刘浩然肯定不能拒绝,否则就是不给祝昌友和祝正清面子。
“你就是刘浩然吧?”祝昌友见一直是刘浩然出面,其他的少年全都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就猜到了刘浩然的身份。
祝正清在祝家小一辈中那是出类拔萃,虽然年纪不大,但是能力和心性都是上佳,一直被家族重点培养,是家族的未来希望。
当初祝正清通过重重考核才进了幼军营,这个事情一直让祝家引以为傲。要知道不少权贵人家也想将家族子弟送进幼军营,都被幼军营严格的考试给刷下来了,可见幼军营的选人标准有多高。
事实证明祝正清的选择完全没有错,他在幼军营里进步非常巨大,能力成长的很快,已经是家族接班人的最有力候选人。
更何况幼军营里集中了金州军里下一代的顶尖人才,可以预见这些人今后会在金州军里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样的人脉关系有多重要任何一个大家族都非常清楚。这也是那些大家族削尖了脑袋想要将家族子弟往里送的重要原因。
在幼军营里,自视甚高的祝正清却难得的对刘浩然非常佩服,没少在家人那里称赞刘浩然的才能,所以祝昌友才会一眼将鹤立鸡群的刘浩然认出来。
“正是小子。”刘浩然谦虚的说道。
“你们这是?”祝昌友有些疑惑的问道。
刘浩然朝祝正清看了一眼,示意这个问题由他来回答的好。
祝正清心领神会,笑着对祝昌友说道:“我们奉伯爷的命令去辽南公干,正好在木浦歇脚。三叔你这段时间不在济州岛,所以家里应该还没来得及告诉你。”
“你们已经结业了吗?”祝昌友惊讶的问道。
幼军营从建立以来,除了学习还没有学生出来做过事,所以祝昌友才会这么惊讶。
祝正清摇摇头:“还没有。伯爷的意思是这次公干就是最后的考验,做的好就结业,做不好就继续回去学习。”
事关祝正清能否结业的问题,祝昌友难得的板起脸严肃的说道:“那你一定要用心做事,不要丢了幼军营和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