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卢象升领旨谢恩。”即使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卢象升依然恭恭敬敬的领了圣旨,一点怨气都没有的样子。
黄济则激烈得多,也更加肆无忌惮:“凭什么说老子们有罪?老子们浴血杀敌还杀出罪来了!到底是谁在冤枉我们?”
“放肆!大胆!这是圣上的旨意,朝廷的决断,尔等这些粗鄙武夫敢抗旨不成?不怕被诛灭九族吗?”传旨太监明显是个孤陋寡闻的,不知道黄济对抗旨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黄济听了传旨公公的话,不但没有害怕,反而更加气愤,大踏步的朝着传旨太监走了几步,张口就说道:“抗旨又怎么了?老子还要带兵去京城讨个公道呢!”
护卫传旨太监的锦衣卫们见此情况“噌”的拔出腰间的绣春刀,直指黄济。
还没有等在场众人反应过来,黄济和孙什的手下毫不犹豫的拔出了战刀,一时之间剑拔弩张。
“你们想要造反吗?不怕诛灭九族吗?”传旨太监吓得高声尖叫道。
卢象升才愣神了一会,事情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对着黄济阴沉着脸喝道:“收兵!退下!”
黄济气愤难平,对卢象升说道:“督师,朝廷不公,只要你一声令下,末将誓死也要为您讨回一个公道!”
孙什也在一旁阴着脸说道:“督师,难道兄弟们的血就白流了吗?一定要讨回一个公道!”
听到黄济和孙什毫不避讳的在那里劝说卢象升带兵进京,传旨太监的脸都吓白了,感觉尿都要憋不住了。
那些护卫的锦衣卫这才发现事情大条了,拿着刀的手都在发抖。
“休得胡言!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你们要是不想让我陷于不忠不义,现在就收兵退下,否则就是要逼我去死!”卢象升刚烈的脾气爆发了,对着黄济和孙什怒吼道。
黄济和孙什看着卢象升,神色复杂的带着士兵退了下去。
见卢象升镇住了黄济和孙什,传旨的太监立马嚣张起来:“好你个卢象升!看来还真没有冤枉你,看你带的都是什么兵?竟然敢公然造反、威胁朝廷和圣上,还不速去将他们拿下,咱家要带回京师严加审讯!”
卢象升正准备求情,坐在一旁一直没有开口的随军太监王公公发话了:“张公公,这两位将军可是金州军鲁总兵的得力干将,你确定要把他们带回京师吗?我只怕你连军营都走不出去啊。”
王公公听了朝廷对卢象升的处置那是气急败坏。并不是他对卢象升有多同情,关系有多好,而是自己身上的功劳全在卢象升身上,卢象升倒霉了,他也落不到什么好,那些功劳说不定就被抹去了。
想到自己冒死留在李家庄,还亲自上阵擂鼓,最后却有可能什么都得不到,怎么可能不生气?再看传旨的张公公趾高气昂的样子,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出言警告了一番,灭灭他的气焰。
听到黄济和孙什是鲁若麟的部下,张公公顿时傻了眼。
这金州军现在风头有多劲自然不用多说,那是杀得鞑子丢盔弃甲,追到草原上都不肯放过的主。
更重要的是金州军新近归附,朝廷拉拢安抚都来不及,又怎么可能惩处鲁若麟手下的大将?
而且这金州军明显匪气未消,重新反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要是自己一意孤行捉拿黄济和孙什,搞不好这些金州军士兵真的会直接剁了自己。
想到这里,张公公不自觉的咽了口口水,呆在哪里不敢说话了。
“还请公公息怒,底下的将士鲁莽无知,口出戏言,当不得真,回头本官自会严处。请公公暂且下去休息,本官即刻上折请罪,劳烦公公带回去递呈圣上。”卢象升见张公公服软,连忙将他送了出去。
张公公冷哼一声,一甩衣袖,快步离开。
第250章 天津会师
“督师,我等何罪之有啊?”杨国柱和虎大威刚才一直都在看戏,他们不比黄济和孙什那样肆无忌惮,但是心中的憋屈一样不少。
卢象升落寂的说道:“身为督师,未能阻止鞑奴肆掠大明,有负圣恩,本就有罪。只是连累众了将士有功不得赏,本督惭愧。你们放心,本督定会向朝廷和圣上据理力争,不让你们的功劳埋没了。”
既然朝廷决定让卢象升当背锅侠,又怎么可能承认卢象升部下的功劳?那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所以说卢象升还是太天真了,或者说他把那些对手们想的太有节操了。
为了防止手下的军将再生事端,卢象升下令道:“既然现在战事平息,你们各回驻地,等候朝廷旨意吧。”
“是,督师。”众将不再多言,领命而出。
卢象升看着鱼贯而出的将领们,心中苦涩。
朝廷如此对待手下将士,只会让他们更加离心离德,以后还有谁会愿意为朝廷死战?这简直就是自毁长城。
自己受些委屈倒没什么,但是连累到这些一路与自己奋战的将士,卢象升心里充满了深深的自责。
半路上,杨国柱苦涩的说道:“卢督师可惜了。”
黄济与杨国柱并肩走在一起,闻言说道:“一心杀敌却落得如此下场,这样的朝廷迟早要完。”
“也就是你才能如此口出狂言,只是以后还是少说为妙,你不怕,我和老虎可不敢听啊。”杨国柱对于黄济时不时就口出大逆不道的抱怨话其实非常羡慕,可惜他没有黄济那么硬的靠山,顾忌的东西太多了。
“好了,好了,不说就是了。你们是直接回宣府吗?”黄济问道。
“当然是回宣府,要不去哪里?”杨国柱诧异的反问道。
“天津马上就要到了,要不到我那里盘桓些时日?总要让我尽下地主之谊吧。”黄济笑着说道。
杨国柱和虎大威明显心动了,只是碍于卢象升的命令不好答应:“这不太好吧,督师可是要我们直接回驻地的。”
“你们有粮草吗?没有吧。正好到天津去筹措一些粮草,总不能空着肚子回去吧。”黄济打了打眼神,暗示道。
杨国柱他们现在的粮草还真都是黄济提供的,自己手头上并没有多少。去天津筹粮这个理由也非常正当,谁让朝廷不给他们发粮草呢?
“也好。那就麻烦黄老弟了。”杨国柱和虎大威相视一眼,顺水推舟的说道。
黄济见杨国柱和虎大威答应,顿时非常高兴:“我家大人正好要来天津,他对二位将军仰慕已久,正好认识一下。”
杨国柱和虎大威听到鲁若麟也要来天津很是意外:“能够与鲁大人相见是我等的荣幸,正好感谢鲁大人对我们的援助之情。”
卢象升他们到达天津的时候,天津城比战前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