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1 章(1 / 1)

明末之兴汉 猪哥老腰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对于未来也更加恐惧迷茫了。

这时祝化安派回来的人带来了天大的好消息,陈新甲暂时没有追究祝化安丢失冷口的罪行,对于祝化安焚城应敌也没有怪罪。祝化安最后能够得到什么处置,既要看他焚城杀敌的效果,也要看他后续的表现。现在陈尚书要祝化安带兵协助攻城,就是给了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运气好,不但无过还会有功。

现在祝化安派人来传信就是让他们赶紧去明军大营与他汇合,准备明日收复冷口城。

除非这些明军决定造反,在陈新甲和祝化安的双重命令下,哪怕去明军大营有被秋后算账的危险,他们也必须硬着头皮去。

这些明军在简单的商量之后,留下部分明军保护家眷,其他的人都遵照命令前往明军大营。

对于黑夜里行军这些明军还真的是头一遭,要不是知道附近就有朝廷的大军,清军又龟缩在冷口城,他们根本不敢走出来,而且是在夜晚。

来到明军大营的冷口守军经过严格的审查,并由祝化安亲自出面才进入到了防守严密的明军大营之中。

见祝化安无事,带队前来的将领这才舒了一口气。他也是怕陈新甲将他们诓骗出来再进行处置,这样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先例,文官们的心黑着呢。

在划定驻扎的地方,金州军已经搭起了一片帐篷,不过一千多人,多支几十个预备帐篷就足够了。

冷口明军刚刚到,帐篷里的铁炉就烧起来了。这种铁炉是专门为行军设计的,小巧、轻便、安全,非常适合在帐篷这样的易燃空间里使用。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烧煤或者烧炭,实在不行烧木材也可以,不影响使用。

吹了一路的寒风,能够在火炉前面烤烤火,冷口明军已经非常满足了。对于明军大营能够提前为他们支好帐篷,准备火炉,他们真的是受宠若惊。对于他们这样的边关守军,除了自己人,真的不会有人心疼他们的。一般情况下外出作战都是自己准备粮草物资,遇到好点的上官还好,多少会划拨些粮草,遇到心黑的那才是欲哭无泪。

惊喜总是无处不在,对于有热乎的帐篷过夜已经很满足的冷口守军来说,金州军派人为他们制作的夜宵则令他们感动得热泪盈眶。

浓浓的米粥冒着腾腾的热气,里面还放着剁碎的咸鱼块,吃到嘴里是满口留香。不但有米粥,还有油花花的肉骨头汤,里面盐、酱齐全,喝着十分美味,比以前军中做的寡白肉汤强了不知道多少倍。这样的美食,冷口明军极少能够吃到,就连一向养尊处优的祝化安都吃得津津有味。

这些肉骨头还是上次与巴哈纳大战后死去的战马这几天吃剩下的,金州军的将士并不怎么喜欢吃这些马肉,他们有海鱼罐头和猪羊肉罐头,对于粗糙的马肉根本瞧不上。大多数的马肉都是分给天津军和民夫们去吃,这才能够剩下一小部分留给冷口明军做宵夜。

对于吃的方面,鲁若麟一向非常大方,只要供给充足,绝对会让自己的手下吃饱、吃好。指望从嘴巴上省出那点钱粮,还不如将士兵们养得壮壮的去争取更大的利益。

冷口明军再怎么说也是友军,明天还要他们帮忙攻城呢。他们大冷天的夜里跑这么远过来,不把他们招待好实在有点说不过去。至少鲁若麟还做不到让他们饿着肚子在寒风中过夜,那样的话实在太薄凉了一点,鲁若麟的良心也会过不去。

说白了还是现代人思维影响着鲁若麟,实在做不到像这个时代的将领们那样心黑,把士兵们当牲口来使。

不过这样的待遇却使得祝化安越发庆幸自己的选择,想当初自己可是差一点就万劫不复啊。

陈尚书真的是个好官,如此善待士卒,难怪官兵们都愿意为他拼命杀敌,打得鞑子狼狈逃窜了。祝化安默默的在心中为陈新甲点了一个赞。

第227章 冷口的弱点

天刚微亮,鲁若麟和祝化安已经来到了冷口旁边的山头,脚下的长城从山脊向两边蜿蜒伸展,直到视线的尽头。

长城这些年因为管理没有跟上,也没人进行修缮,已经显露出残破的迹象。

自从秦始皇修筑长城开始,长城就成了华夏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天然分界线。很多大一统的王朝对长城都多有修缮,其中明朝的力度是最大的。

可惜一味的防守并不能保证国家的安全,即使长城修得再好,军队建设不行一样没有什么卵用。

前有鞑靼、瓦剌、蒙古,后有女真,破关而入似乎成了草原势力的家常便饭,对北方游牧民族的防御作用并不大,特别是对大股敌军的入侵几乎等于不设防。

长城的防御体系是城墙与驻军相配合,缺一不可,明军的一条腿瘸了,长城的作用自然发挥不出来。

后世清朝因为本身就是北方渔猎民族出身,又奉行满蒙一体的统治政策,基本解决了华夏北方的边患问题,所以康熙才能有底气喊出永不修长城的豪言壮语。

鲁若麟站在长城的烽火台上,望着远处的冷口关城,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长城是华夏民族的保护墙,但也是一道枷锁,圈定了华夏民族的核心领土。兴则出长城西出北进,衰则守长城回到基本盘,长城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见证了诸多王朝的兴盛与衰亡。

在鲁若麟心里,长城最好还是作为旅游景点,将华夏的安全寄托在长城上是非常不靠谱的。华夏的核心区域应该保证绝对的安全,将周围地区全部纳入华夏的统治,建立一个大大的华夏统治圈,这样才是对华夏本土最好的保护。

这还是鲁若麟来到这个时代后第一次来到长城,虽然他前世也去过长城的旅游景点,但依然为长城的宏伟壮丽所折服。

不过与后世强大的华夏祖国相比,泱泱大明居然要靠一堵薄薄的城墙来保护自己的安全,鲁若麟感到非常可怜和可悲,更是可恨。

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鲁若麟觉得一定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华夏民族不应该被圈定在小小的故土,外面还有众多的土地等着华夏人民去征服。

感慨只是一时的,眼前的问题还等着鲁若麟去解决。

从这里看向冷口城,确实如祝化安说的那样,整个城市被焚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