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5 章(1 / 1)

明末之兴汉 猪哥老腰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一旦满清不能收回辽南,以后就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兴汉军对耗,再想这样入关劫掠估计就很困难了。没有劫掠来的物资和人口支撑,就凭满清自己的出产,日子将会越来越艰难,这绝对不是满清上下能够接受的。

这还是最好的情况,如果兴汉军在辽南发展壮大,继而北上攻略领土,满清的核心领地都将受到威胁,那才是真正的末日来临。

满清之所以能够称雄东北,压服朝鲜、蒙古,靠的就是满清铁骑战无不胜的赫赫威名。一旦满清铁骑的不败神话被打破,满清周边的敌人绝对不会放过嚣张跋扈惯了的满洲人,最后能不能立足生存都是个问题。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多尔衮和岳托在接到皇太极的传信后,才会兵分两路,以多尔衮吸引明军的注意力,围困住卢象升和黄济。而岳托则带领绝大部分的战利品快速出关,尽快回师盛京。

同时多尔衮在与明军的交战中也有计划的削弱蒙古人的力量,为以后可能出现的状况做准备。

要说这个计划到目前为止执行的还是很成功的,岳托已经行进至开平,离出关只有一步之遥。一旦出关成功,这些战利品都将成为满清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

现在岳托的大营就扎在开平县城不远的地方,数万大军和大量的俘虏、钱粮、物资、牲口挤满了旷野,一眼望不到头。

开平上下无不被眼前清军的声势所震慑,官员们个个面色如土、心如死灰。普通百姓和士兵则是惶恐不安,感觉末日即将来临。

开平中屯卫的庞指挥使带着卫所的士兵守在城头上,望着城外的清军大营,庞指挥使握着剑柄的手都在微微发抖。

开平中屯卫名义上有五六千的兵员,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吃空饷、喝兵血,实际上只有两千多人了。而且这两千多人里还有不少的老弱,真正能够上阵的除了庞指挥使的家丁队伍,最多只有一千多人。现在城头上能够站着这么多的人,还是县城上下动员了青壮才达到的效果,真正的战斗力非常堪忧。

以鞑子的凶悍,开平的这点人估计一天都守不住,这也是清军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连克几十城的原因,实在是内地的武备太松弛了。

开平上下不知道岳托急于出关,没有心思与开平这样的小城纠缠,他们见清军驻扎在开平之外,以为清军即将攻城,全都惶惶不可终日。

其实这只是因为岳托连着行军几日,人马都有些疲惫,大军临时在开平附近休整罢了。之所以选在县城外休整,说起来还是明朝官员们给提的醒。

话说岳托因为急着北上,并没有理会沿途的一些城池,本着我不想理你,但是你也别来烦我的原则,基本都相安无事,让那些沿途的州县都庆幸自己逃过一劫。

直到有一次岳托他们驻扎的营地离某个县城实在近了一点,胆颤心惊的县城权贵们无不哀叹自己倒霉,被鞑子选做目标。正当他们在那里纠结是该开城投降还是拼死抵抗的时候,一个县城的小吏说鞑子攻城无非是为了钱粮财物,与其城破之后人财两失,不如主动送鞑子一些财物,让他们到别的地方去祸害,保住县城的安全。

在要命还是要钱的关键时刻,知道鞑子秉性的县中权贵们果断的听从了小吏的建议,并将这个重任交给他,让他去与鞑子谈判。

掉进自己挖的坑里,小吏只能硬着头皮跑到了清军大营。

得知小吏来意的岳托不禁有些哑然失笑,自己本来没有攻打他们的意思,他们倒是主动送上门了,这样的好事岳托怎么会放过。

岳托直接开了一个让人肉疼,但是能够承受的数量,并扬言明日收不到这些钱粮,就攻破县城、鸡犬不留。如果收到了钱粮,清军也不会再为一个没有什么油水的县城大动干戈了。至于奴隶什么的,清军已经抓的够多了,不需要更多的奴隶了。

小吏带回去的条件并没有让县城的权贵们犹豫太长的时间,第二天就将钱粮乖乖的送到了清军大营。为此不光县衙、大户们出了大血,阖县百姓都被敲诈了一笔。

得到钱粮的岳托果真“信守承诺”的离开了,没有一点攻击的。

这下县城的权贵们都嘚瑟的不行了,连报捷的公文都上了,声称自己坚守城池,拒退鞑子数万兵马。连城里的百姓也都认为是因为出了钱粮才逃脱了血光之灾,被敲诈的怨气都小了不少。

有了这么一遭,岳托发现并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能够得到钱粮,更重要的是这不会影响行军的速度。接下来岳托开始主动敲诈,得到的钱粮比起破城虽然少一些,但是胜在轻松没有损耗。

要说岳托脑瓜子确实好使,他每次选定的停留地点都是精心挑选的。之前就派人沿途打听过各个州县主官的脾气秉性,那些头铁的、意志坚定的县城就不做打扰了。清军停留的州县,主官一般都是优柔寡断、贪生怕死的。

而且为了更好的达成效果,岳托会故意将大军展现出来给守军增添压力。然后会使人告知只要出了钱粮就可以保住城池安全,而且还有实际案例展示。某某州县交了钱粮,大清信守承诺,哪怕城池再残破也没有攻城,保住了城池和身家性命。如果顽冥不化,大清的数万大军早就饥渴难耐,城破之时必定鸡犬不留。

要说清军的话还真不是威胁,否则城外大营中的几十万百姓是从哪里来的?是舍弃钱粮还是保住性命和官位,一般人的自然会选择前者,何况清军选定的城池主官都是软弱可欺的角色,自然屡屡得手。

所以一路行来,岳托的大军并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战事,但是收获却同样不小,让岳托颇有点洋洋自得。这些钱粮可都是他用脑瓜子得来的,比只会用蛮力的清军其他将领高明得多。

开平也是岳托选定的目标之一,城里守备力量薄弱,无论是守军的主将还是知县,都是贪财无度、软弱可欺的角色。在城外耀武扬威了一次之后,要求开平献出钱粮的书信早已射入城中,就等着开平的答复了。

面对清军的巨额索取,知县自然无力应对,也实在舍不得自己的钱财,自然是召集城中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