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4 章(1 / 1)

明末之兴汉 猪哥老腰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由枢和郡王朱慈赏的妃子众多,军中的高级将领每个人都会分一个,当着德王的面行荒淫之事,极尽羞辱之能。

如果不是因为德王朱由枢、郡王朱慈赏的正妃和他们的女儿需要送回去交给皇太极处置,多尔衮等人早就不会客气了。

正是因为德王身份高贵,满清众人羞辱起来才更有满足感。

今日多尔衮众人又在宴会,德王朱由枢和郡王朱慈赏照例被出席。

多尔衮特意将朱由枢和朱慈赏安排在大堂的角落里,席面上也尽是些粗食。而且这二人的妃子也被大堂内的满清将领搂在怀里上下其手,纷纷用戏谑的眼神看着朱由枢和朱慈赏,不时的大声欢笑,申请得意极了。

朱由枢和朱慈赏面色铁青,虽然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几次了,但还是让他们非常难堪。

真正性子刚烈的妃子早就想办法自尽了,现在还能活着的都是已经认命了的。她们尽量不去看朱由枢和朱慈赏,即使要看,也是一脸的麻木。

如果朱由枢和朱慈赏像崇祯一样宁折不弯,只怕也早就自我了断了,免得受辱。可惜他们锦衣玉食的生活享受惯了,骨气也都消磨殆尽了,连自杀的勇气都没有了。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活下去,哪怕像狗一样活着。

他们知道自己还有一些利用价值,否则多尔衮早就将他们一刀砍了脑袋。

当然多尔衮看中的肯定不是他们的才能,因为除了吃喝玩乐他们啥都不会。如果巧取豪夺、鱼肉百姓也算特长的话,他们的技能几乎都是满级。

他们唯一的作用可能就是对明朝实行攻心战,打击明廷的威望。

就在这时,亲兵进来禀报,有杜度的紧急书信。

多尔衮以为是有紧急军情,不敢怠慢,连忙让人将书信呈上来,大厅内的众人也都止住声音,尽量不打扰多尔衮。

多尔衮展开书信一看,见不是军情,先是松了口气,但是信里的内容让他皱起眉头。

第181章 援军到达

看到多尔衮神色不太好,众人都不敢开口说话,现场一片寂静。

正在多尔衮思索的时候,豪格开口了:“十四叔,是杜度哪里出了什么状况吗?”

多尔衮摇头道:“杜度那里没有什么意外事件,不过卢象升倒是给本王出了个难题啊。”说着将手上的书信递给了豪格,这个事情也没什么好避讳的。

豪格接过信快速的浏览了一遍,诧异的对多尔衮问道:“卢象升想要用手上的我大清勇士换回朱由枢?”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朱由枢的身上。

朱由枢此刻连大气都不敢出,说实话这一幕对他来说都非常突然。

本来以为此生已经无望,没想到还有绝处逢生的机会。现在他的内心里不住的对多尔衮呐喊:快答应他!快答应他!

这一刻朱由枢对卢象升的好感度直接爆棚,在所有人都无能为力的时候,只有卢象升在想办法救他,这份恩情实在是太大了。

按捺住心中的激动,朱由枢装作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只盯着地上的砖缝一动不动,犹如老僧坐定般。

多尔衮看了朱由枢一会,饶有趣味的开口问道:“德王,卢象升想要把你换回去,你怎么看?”

朱由枢连忙站起身子,拱手施礼道:“此事应由睿亲王定夺,小王一切听从您的安排。”

寄人篱下,生死操于人手,朱由枢早就认清了现实,显得非常乖巧。

多尔衮见状也没有多为难他,挥挥手说道:“你先下去休息吧。”

“是,小王告退。”说完连忙拉着儿子出去了,心中有了期盼,脚步都显得有力了很多。

“现在大家就这件事情议一议吧。”多尔衮话音刚落,那些陪酒的女人们立马起身告退,接下来的时间不是她们应该参与的。

大厅内的气氛顿时严肃起来。

“卢象升手上有六百多我大清的勇士,他愿意用其中的五百人换德王一家回去,大家觉得如何?”多尔衮简略的将事情大致说了一遍。

“十四哥,卢象升手上真有那么多勇士吗?”多铎问道。

“还不清楚,让信使进来吧,本王要问一问。”杜度的信中只是简单的说明了情况,卢象升的信里面有用的信息更少。

很快杜度的信使就来到了大堂,将自己的知道的情况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多尔衮,并带来了杜度的请求,希望多尔衮能够救一下那些满清勇士。

如果多尔衮不答应此事,以明朝多满清的愤恨程度,这些俘虏最低也是斩首,一些地位高一点的被凌迟处死也不是没有可能。

按照信使的说法,六百多人被俘是实情。不过里面真正的清军只有两百多,剩下的都是蒙古人。至于那些被俘的汉人清军、朝鲜清军,不光明军没有拿出来说事,就是清军自己都将他们无视了。

按照卢象升的交易方案,这两百多清军是绝对都要换回来的,否则多尔衮也不可能答应。

原本以为是六百多清军,多尔衮觉得换一下倒也划算。现在知道只有两百多清军,其他的都是蒙古人的时候,心里就有点膈应了。

对于蒙古人,满清是既要用也要压,毕竟大清的人口实在太少,而蒙古人是非常得力的友军和炮灰。在历次入关作战中,这些蒙古人都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看了看大堂内端坐的几个蒙古贝勒,那些说换蒙古人不划算的话是无论如何也开不了口的,实在是太影响团结了。

那几个蒙古贝勒也不傻,连忙起身对多尔衮说道:“睿亲王,那些蒙古勇士也是为大清征战明军而被俘的。还请您看在他们曾经奋勇杀敌的份上救他们一回,我们所有蒙古人都将感谢您的大恩大德。”

杜度手下的蒙古人都是其他部落的人,与在场的蒙古人根本就不是一条心。但是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所有蒙古人必须展示一下团结,否则下回这种事情落到自己身上怎么办?

至于最后多尔衮是否应允,那就不关他们的事情了,毕竟他们已经努力争取过了不是?

“蒙古诸部对大清的忠诚皇上和本王都很清楚,本王对所有蒙古人一视同仁,不会不管他们的。”多尔衮安抚道。

排除了其他的因素,现在只剩下一个问题了:换还是不换?

对于这个问题,在场的众人是众说纷纭。

有认为该换的,反正那个德王看着就是废物一个,拿来换满清的勇士,怎么也划算。

有认为不能换的,认为这是满清第一次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