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8 章(1 / 1)

明末之兴汉 猪哥老腰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培育阶段,价值体现的不明显,所以免去那些门面的租金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等到第二年市场火爆,就是民政司收割的时候了。

徐之杰有点失望没能捡漏,不过很快就调整过来,好歹捞了点实惠不是。

与金凤楼谈妥,曾翁倩接连与城内的大商家们会晤,敲定了一批特约赞助商。甚至几个实力强劲的商家想要独家冠名商的位置,但是都被价格吓到了,还在犹豫之中。

徐青松如今是济州城商界的名人,背靠松江徐家,又与鲁若麟相交于微末,是鲁若麟都称之为朋友的人。兴汉军的各种稀缺货源徐青松都能搞到,是济州城里响当当的一号。徐家对徐青松也越来越重视,徐家与兴汉军的生意往来都是徐青松在负责。而且徐青松已经脱离了纯粹的打工仔角色,在生意里面是占有一定份额的,虽然不多,但是地位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徐青松虽然是徐家的家生子,但是徐家对徐青松已经不再视为奴仆,还要时不时的拉拢一下。

徐青松自然知道自己有如今的地位靠的是谁,所以在济州城他一向以鲁若麟是瞻,紧跟鲁若麟的脚步。在赢得了鲁若麟好感的同时,钱还没少赚。

徐青松在济州城也有独栋别墅,周围都是济州城头面人物的住所。如今他手底下的产业非常多,需要处理的事情也就格外的繁杂。

接到徐之杰求见的请求,徐青松在书房接见了徐之杰,对于这个徐家的旁支后辈,徐青松是非常欣赏的。金凤楼虽然实力雄厚,但是其中也有徐之杰经营得力的功劳。

当徐之杰将独家冠名的事情仔细的介绍了一遍,徐青松脑海里立马显现出鲁若麟的身影。这种匪夷所思的手段他太熟悉了,那种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除了鲁若麟实在找不出第二家来。作为济州城商界的鲁若麟头号狗腿,这还需要犹豫吗?直接拿下就是了,即使赔钱也无所谓,何况还不一定赔钱呢。

徐之杰算是见识到了什么是脑残粉,徐青松明显就是。不过鲁若麟的各种经营手段,确实让人佩服,兴汉军能有如今的局面,全靠鲁若麟一个人支撑起来的。作为商人,鲁若麟发家致富的手段真的是让他们顶礼膜拜。

两年两的独家赞助费,这就是金凤楼选择的方案。

得到金凤楼答复的曾翁倩将最大的冠名商确定了下来,让那些还在犹豫的商家不得不感叹金凤楼的大手笔。有了金凤楼带头,其他的特约赞助商敲定的非常顺利,民政司总计收到了2万两的赞助费,钱景一片光明。

第124章 二柱子吹的牛皮

手中有钱了的民政司各项工作进行的飞快,原来的玻璃作坊被改造的面目一新。万众期待的“金凤楼相亲会”终于要开始了。

王春牛是夏禹县临河村的村民,两年前从山东移民来到了济州岛。作为一个传统的农民,王春牛自诩耕作技术还不错,所以并没有进入工厂做工人,而是承包了二十亩地继续当起了农民。

王春牛今年25岁了,老家是河南府的。河南府这些年那是受了老罪了,不但各种灾害不断,更是频发。河南府的土地大部分集中在了权贵们手中,老百姓靠租赁大户的田地过活。受天灾影响,很多地方收成大幅减少,甚至绝收。但是各种赋税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更加多了。不堪负重的河南府农民很多不是饿死了就是做了流民,或者投靠流寇造反,已经没有了安稳生活的环境了。

王春牛一家本来是准备逃到江南去的,那里的生活环境相对要富庶一些,也许还能有条活路。一路上受尽饥寒交迫,年迈的父母坚持不住,倒在了半途上。王春牛只能草草的将父母掩埋,带着年幼的弟弟和妹妹继续前行。好在他们运气不错,在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遇到了山东来的“人贩子”。

这些山东大商人和地方势力组成的专业“人贩”集团,四处收寻流民运往白翎岛,赚取鲁若麟承诺的服务费。每一个人口都意味着利润,“人贩”集团已经越来越专业了。只要不是病重的要死,都会尽心安置,送到海边的海船上,再转运到白翎岛。

王春牛一点都不担心这些人贩子把自己卖到哪里去,因为王春牛和弟弟妹妹这几个月来第一次吃饱了饭,脱离了死亡的边缘。这年头有人要自己就不错了,只要饿不死,卖哪里去都无所谓了。王春牛还生怕这些人贩子嫌自己的弟弟妹妹太小不要,还特意要求要卖一起卖。结果是他想多了,人家再小都要,毕竟鲁若麟是按人头算钱的,小孩子也一样。

王春牛和弟弟妹妹先是被送到了白翎岛修养培训,在那里他们体会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幸福生活。那就是吃的饱、喝的足、睡的香,甚至每个人都发了新衣服,这是做梦都想不到的日子。白翎岛的生活给了王春牛新的希望,这个地方的人都非常和善,而且告诉他们到了真正的安置地会给他们安排工作,那里的生活比这里好的多。

王春牛无法想象比这里的生活还要好是什么样的,对于遇到这样的好主家,王春牛是感到非常幸运的。鲁大人的名字不止一次的被那些训导们提起,知道自己能活下来多亏了鲁大人心善,那些运他们来岛上的山东人都是拿了鲁大人银子的,否则他们这些流民断然是没有活路的。王春牛不止一次的祈祷那个从没见多的鲁大人长命百岁,因为只有这个鲁大人才能让他们活下去。

经过短暂的白翎岛生活后,王春牛等人被送到了济州岛。果然,济州岛的繁华超出了他们的想象,那里的生活同样美好而富足,让王春牛非常羡慕。

分配工作的时候,王春牛选择继续当农民种地,他虽然只有25岁,但是已经有十多年的种地经验了。而且除了种地他也不会干别的,也不想干别的。

最后王春牛和弟弟妹妹被分到了夏禹县临河村,因为弟弟妹妹还年幼,王春牛家分到了二十亩,一栋建好的房子,还有一头耕牛和许多农具。

房子都是兴汉军的基建队统一建造的,都是原木骨架的水泥房子,抵挡台风都问题不大。耕牛也是从北方运来的健壮母牛,农具都是上好的精铁打造。在收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