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鲁若麟也比较照顾徐家的生意,一些紧俏的商品其他人也许很难拿到,徐家则能够保证货源,这就是区别。
如今徐家的船队规模已经很大了,通过自己建造和在江南收购船只,是如今江南与济州岛航运线上的运输巨头。有时候其他商人还会临时租用徐家的船来运货,关系不好还租不到。徐青松因为最早搭上鲁若麟这条线,现在几乎常驻济州岛了,在徐家的地位也是不可同日而语,已经晋升为大管事,直接归徐文远管辖。
作为徐家的附庸家族,李家和王家也算的上是开拓济州岛比较早的势力了。进场早,机会必然就多,现在李家和王家的财富滚雪球般膨胀,就是因为搭上了济州岛的便车。这次来济州岛也是希望能够继续加强合作,寻找其他机会,所以李富川和王道成把自己的儿子也带来了,就是希望能够打下感情牌。
柳如是则因为与陈子龙的爱情被她的妻子阻扰,陈子龙面对强势的妻子无可无奈,令柳如是大失所望。生性高傲的她果断的与陈子龙分手,开始在江南一带游历。这次也是听说李定成和王学仁要来济州岛,听多了众人对济州岛的吹捧,对济州岛很是好奇,便顺势答应他们两个的邀请来济州岛游历一番。
初到济州岛的众人并没有去见鲁若麟,而是先在岛上考察了几天。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真正到了济州岛才能体会到那种震撼。不同于江南那种小桥流水、精致秀美,济州城则是雄浑壮观、大气磅礴。如果说江南的城池是一个南方娇柔美女,济州城则像一个北方威武大汉。
济州城城墙高耸,马路宽阔,建筑也是横平竖直的格外粗旷。前来迎接的李家管事特意带了几辆马车,为众人讲解济州岛的奇异之处。
马车不同于江南的两轮马车,都是四轮的,行走在平整的水泥路上,居然感觉不到什么颠簸。马车上的窗户用的也是透明的玻璃,既美观又实用。听管事讲,这种马车用了济州岛最新产的弹簧和轴承,快捷、省力,还特别舒服。如果是用来拉货的马车,一车就可以拉两千斤,还一点都不费力。
至于马路和城墙,还有房子,都是使用了济州岛产的水泥才能如此的平整、坚固、耐用,连台风来了都不怕。只是这水泥现在在济州岛都供不应求,所以外销的比较少,否则同样是个赚钱的大买卖。
众人从马车的窗户里往外看,从码头到城门口的路上都是各种商铺、仓库、市场等,异常繁华。马路上的行人全都衣着整齐,少见补丁,面色也比较红润,根本没有乞丐、流浪汉之类的闲散人员。
这些人的衣着也比较奇怪,很少有穿长袍的,大多穿的是对开襟上衣和裤子。听管事说,如今济州岛就流行这样的装束。最开始是在军队里,为了作战方便,将军服做成了这个样式。后来工厂里的工人觉得这样的衣服和裤子非常方便工作,也开始这样穿。穿的人多了以后,大家也都觉得方便实用,看习惯了也挺好看的,慢慢的就流行起来。
不时有一些年纪比较大的老人戴着一个红色的袖标,拿着扫帚在马路上打扫,使得马路上异常整洁。比起大明的那种污水横流的街道,济州岛的街道高了不知道多少档次。
马路两侧来回行使的铁轨马车不时在站点上下乘客,乘客们都自觉的在门口排队,遇到相熟的还会闲聊几句。
进了济州城,更加体会到了那种繁华兴盛。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说的就是现在的济州城。主干道上各色商铺林立,有吃的、喝的、穿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百业兴盛。最特别的是,马路上逛街的有很多是女人。她们衣着靓丽,结伴流连在一个个商铺,高声欢笑,肆无忌惮,旁人也是毫不为奇。
看到这一幕的柳如是迫不及待的想要下去一探究竟,不过现在先要去商馆安顿歇息,再出来了解情况不迟。
仅仅是走马观花,众人已经觉得不虚此行了。商馆前店后院,同样是水泥原木结构,上下三层,是李家在济州岛的重要资产。感叹了一下这种结构的奇异之处,众人根本顾不得休息,精神抖擞的在管事带领下逛起了济州城。
见识了商业综合体的庞大与繁华,参观了别树一格的花园小区,特意乘坐了有轨马车到工厂区溜达了一圈。绵延数里的各种工坊让他们下巴都快要惊掉了,海边一个个高耸的风车慢悠悠的转着,不断冒着黑烟的烟囱,对于见惯了田园牧歌的众人简直就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当得知这些工坊里面有十几万人在同时工作的时候,众人实在想象不出十几万人的工坊究竟有多恐怖。这里出产了济州岛的大部分商品,除了兴汉军自己开设的工厂,也有很多是其他商人投资的,甚至是从兴汉军里面出来创业的。
对于兴汉军的工厂而言,其他很多工厂都是为它做配套的。很多利润不高、比较繁琐、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部件都是通过这些配套工厂完成的。比如成衣厂的领子、袖子、木扣之类的都外包出去了,分工更加明细的结果就是产量和效率大大提高,比自己什么都做利润高多了。
尝到分工甜头的兴汉军大厂们,逐步将很多小部件都分包了出去,自己负责主体和组装,以及技术和研发,牢牢的把握住上游产业。而那些为大厂做配套的小厂其实利润也很客观,只是赚的更多是辛苦钱,不过依然有的是人趋之若骛。就是这样的上下游体系建设,养活了众多小厂,使得济州岛的经济活力旺盛无比。
接下来的几天,众人好好体验了一下济州城的生活,了解的情况也更加全面。除了眼里看到的硬件,各种软件建设同样让他们大开眼界。
首先是治安,济州城的治安之好远超他们想象。分布全城的警察局、治安站维护着济州城的秩序,路上随时都可以看到巡逻的警察。没有大明衙役的那种飞扬跋扈、敲诈勒索,反而非常和蔼,对于不时有人来寻求帮助也没有丝毫不耐烦。那些店铺和商贩对他们也丝毫没有惧怕,不时的还与警察们聊天调侃几句,场面非常和谐。
对于街面上为什么没有小偷、乞丐、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