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物资,这些都是皮岛急缺的。
因为这次合作双方都非常满意,所以双方的碰面非常和谐。沈世奎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满脸都是笑容,对鲁若麟热情的很。
皮岛真的是非常困难,作为抗击清军的一线基地,不大的岛上要养活几万人,而且很多都是军人,没有外界的支援真的很难生存下去。
鲁若麟这次就盯上了皮岛的这些人力资源。
说实话这个时代大家对人力的运用还停留在拼命压榨的原始阶段,效率非常低。皮岛上人口众多,而且不时有辽东的难民跨海而来,逃避满清的奴役,造成岛上的生存压力超级大,经常有人饿死。
作为一个以军事目的存在的岛屿,民生资源非常稀少,在军人都无法保证的前提下,根本顾及不到这些平民和随军家属。沈世奎又不是一个善于经营的人,除了低价转卖一些辽东特产,几乎没有其他的额外收入,所以岛上经常为了物资火拼,内耗严重。
这次鲁若麟就是希望将皮岛上的非战斗人员转移到白翎岛去,减少皮岛生存压力的同时,为这些平民找一条出路。这些人多为青壮,还有很多的工匠,都是优质的资源,早就令鲁若麟垂涎三尺了。
以前是没有实力,也没有条件接收这些人员,现在条件基本成熟了,所以鲁若麟才有底气提出帮助皮岛安置非军事人员。
沈世奎听了鲁若麟的建议,陷入了沉思。如今他沾了鲁若麟的光获封东江伯,也受到了朝廷的重视,生存环境大为改善。但是岛上的平民确实一直是个难题,已经多次造成了动乱。
但是大明本土对这些辽东难民的态度非常纠结,即想利用他们抗击鞑子,又不想把他们接回本土,因为本土的生存压力也非常大,根本就没有他们的生存空间。何况有孔有德叛乱在前,山东地区对接受辽东难民非常抗拒。
大明朝经过这两百多年的发展,人口繁盛,土地早就被瓜分完毕,那些既得利益者又怎么会愿意拿出土地安置这些辽东难民。没有工商业的发展,人地矛盾就得不到解决,就承载不了更多的人口。
好在鲁若麟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他操心的是人口太少,无法发展壮大。
但是要沈世奎一口气放弃这么多的平民又舍不得,这些人除了是麻烦制造者,也是沈世奎的压榨对象,是廉价的劳动力和兵源,损失了这些人口沈世奎和一干东江镇高级官员都会利益受损。
沈世奎犹豫再三答应转移部分人口,算是给鲁若麟一个面子。
鲁若麟也看透了他们的想法,无非是利益作祟,舍不得手上的肥肉。但是鲁若麟真的心疼这批人手,不想浪费在这帮人手里,便提高了价码。
鲁若麟承诺将这批人员大部分安置到白翎岛,那里离皮岛很近,方便家属两地往来。加大对皮岛的物资支援,包括但不限于粮食、武器、生活物资等。支援的数量以皮岛转移的人口数量挂钩,转移的越多,支援的也越多。优先采购皮岛的特产,皮岛在白翎岛和济州岛采购的商品有价格优惠。
听到鲁若麟提出的条件,沈世奎动心了,他底下的那帮军头也动心了。
经过他们的闭门协商,决定答应鲁若麟提出的条件。只是在物资供应上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不过这些都有商量的余地。对于这些人的出路和生存问题,沈世奎他们倒不怎么担心,鲁若麟治下的生活有多好他们也是有所耳闻的。
对于鲁若麟能够养活这么多的人口他们是非常佩服和羡慕的,而且不光是养活了,活的还非常好就太厉害了。这些将领们也是有家小的,皮岛的环境并不好,也不安全,现在很多将领趁此机会把家小、钱财也送到了白翎岛,身边只能留了些服侍的人。
他们能够下决心这么做,也是因为鲁若麟这次京师之行给他们带来了太大的好处,而且鲁若麟非常慷慨,给皮岛送了很多的钱粮物资,赢得了皮岛的信任。最重要的是鲁若麟身家之富是出了名的,根本不会惦记他们那点家财。
最后鲁若麟从东江镇带走了两万多人,这里面有很多的青壮和工匠,只要调养一段时间,都是优质的人力资源。
鲁若麟也是说话算数,不久就送来了大批物资,令皮岛上下非常满意。经过鲁若麟的人口“买卖”,皮岛现在是轻装上阵,实力不降反升,可谓是双赢。
这次鲁若麟的远征京师大获成功,为治下增添了近十万人口,在天津建立了落脚点,可谓收获满满。
第99章 日新月异的济州岛
大批到来的人手很快充实到了白翎岛和济州岛。
其中工匠经过筛选都送到了济州岛,白翎岛上将主要是东江镇的新进人员。白翎岛作为连接济州岛和大明北方的重要节点,也是需要重点建设的。
现在白翎岛已经开始向商业和服务业转型,很多岛民都在岛上的各个商号里做事,或者在一些海船上当水手。仓储服务行业也非常发达,有非常多的工作岗位需要人手,因此消化掉东江镇的新进人员一点问题都没有。
济州岛如今作为鲁若麟的主要基地,已经日渐兴盛起来,全岛人口已经快有五十万人了,其中大部分是城市居民,从事工商业。以前岛上的工厂都是鲁若麟自己建设、自己经营,现在已经有不少大明和朝鲜的商人在岛上也新开了不少的商铺和工厂,涉及的行业更加全面多样。
比如以前跟鲁若麟打过交道的朝鲜黄海右道李家的李正仁,就开设了一家家具作坊,生产销售家具,适逢济州城大量新房交付,家具需求量大增,很是赚了不少;徐家的徐青松现在几乎常驻济州岛了,徐家也开设了织布厂,依靠鲁若麟传授的技术,徐家的织布厂产量猛增,比起江南本土毫不逊色,同样赚的盆满钵满;那些江南的其他世家大族也纷纷在济州岛置业,有做粮食生意的,有做纸张生意的,有做调料生意的,总之是百业兴旺,一派繁荣景象。
鲁若麟并不排斥其他人参与商业竞争,只有市场做大了,经济更活跃了,大家才能赚的更多。鲁若麟甚至鼓励大家置业办厂,对手下工厂的工人也提供各种创业的机会,让那些有能力、有想法、有闯劲的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