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3 章(1 / 1)

明末之兴汉 猪哥老腰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也全部丢失,怎么能不让他生气。爆脾气的阿济格甚至没有等到谭泰前来请罪,打马就往外跑,直奔回营的谭泰处,中军的众多将领连忙紧随其后。

原本还抱着一丝侥幸的阿济格看到跪了一地的谭泰大军,全都兵甲不整、狼狈不堪、士气全无,顿时怒火中烧,直接下马狠狠的踢了谭泰和希尔根几脚,拿起马鞭一顿猛抽。

谭泰和希尔根完全不敢反抗,任由阿济格抽打,声都不敢啃一声。好在阿济格还有一丝理智,没有直接抽刀子砍人。

发泄一通的阿济格气消了点,回身坐在马扎上盯着谭泰和希尔根冷冷的问道:“说,怎么回事?”

“回王爷,奴才给您丢脸了,被一股明军击败,伤亡惨重,缴获的物资也都丢失了,请王爷处罚。”谭泰趴在地上赶紧认罪。

“可是你们违抗命令攻打了哪个坚城?”阿济格首先想到的是谭泰攻打哪个城池以致损失如此之大。

“回王爷,奴才等是在城外与明军野战的时候被击败的。”谭泰不敢隐瞒,如实上报。

“野战?你们遇到哪路大军了?”野战的失利,令阿济格非常惊讶,直接就站了起来。五千的清军,即使是遇到野战不利也可以顺利撤退,难道是中了明军的计谋。

“敌军人数并不多,但是非常精锐,装备也非常犀利,特别是火枪和弩箭,打的是东江军的旗号,但是奴才不是很肯定是否为东江军。”

……

谭泰一五一十的把整个战斗的经过和对敌军的猜测说了出来。

听完后阿济格想了想,谭泰的指挥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没有想到对面的敌军如此难打,至于谭泰所说的火枪和弩箭,以及古怪的弩炮,阿济格没有见到,所以不好判断,但是谭泰手下这么多士兵,撒谎没有任何意义。

对于这支突然冒出来的东江军,阿济格非常警惕,虽然这支部队人数不多,但是和以往的明军完全不一样,居然在野战中以轻微伤亡就大败满洲劲旅,实为大清的劲敌。

“七哥,你怎么看?”阿济格朝旁边的阿巴泰问道。

阿巴泰是努尔哈赤的第七子,阿济格则是十二子,不过阿巴泰的母妃并不受宠,并不怎么受努尔哈赤重视,在一班兄弟里地位并不高,现在因为皇太极称帝,他才升为多罗饶余贝勒,比阿济格的多罗武英郡王还要低一等。所以阿济格可以叫他七哥以示尊重,但是谨小慎微的他绝对不敢喊他十二第。

“王爷,谭泰向来用兵谨慎,应该不会范什么大错,看来这支明军确实有古怪。只是现在敌军情况不明,我军也不好妄动。况且我军出关在即,如何应对还请王爷决断。”阿巴泰回答道。

“七哥说的有理,现在顺利出关是最重要的,至于这股明军,如果他不知死活前来送死,那我们就送他们一程,如果他们龟缩不出,那就等打探清楚再做决断吧。不过,南边的防卫还是要加强一下,别被他们钻了空子。”消灭再多的明军也不能给阿济格带来多少好处,缴获的物资和人口才是皇太极和满清上下看重的,绝对不能因小失大。

阿巴泰连忙应下来,安排人马下去打探鲁若麟的情况,加强防卫。

“谭泰、希尔根,你这次作战不利,损失大量人马物资,简直丢尽了我大清的脸,不罚何以服众。来啊,把谭泰、希尔根拉出去砍了,传首全军!”阿济格冷哼一声说道。

谭泰和希尔根趴在地上,面如死灰,任由阿济格的亲卫把他们加起来往外拖,连求饶都不敢。

“慢着!王爷,看在谭泰和希尔根往日功劳的份上饶他们不死吧,不如等回京后再请皇上发落。”阿巴泰连忙求情道。

谭泰和希尔根都是正黄旗的人,是皇太极的奴才和爱将,不得不有所顾虑。

阿济格也不是真的想要杀了谭泰和希尔根,既然有阿巴泰给的台阶下,便改口说道:“既然有多罗饶余贝勒给你们请求,就暂且饶过你们。来啊,把谭泰、希尔根拖下去重打八十军棍,革去所领军职,看管起来,回京后再行处置。”

逃过一劫的谭泰和希尔根连忙磕头多谢阿济格的不杀之恩,心中大呼侥幸。

香河城大捷的文书被飞马送至京师,沈志祥和田思茂以及周家谟都有报捷文书送出,在文书里自然是将战果说的花团锦簇,最令人震撼的就是大败鞑奴谭泰部,两军合计斩首三千余级,解救大量被俘百姓,缴获物资无算。

沈志祥的文书除了送给京师外,督师兵部尚书张凤翼那里也抄送了一份,毕竟沈志祥的军队是归张凤翼领导的。在文书里,沈志祥也给张凤翼分润了一些功劳,称是按照张凤翼的安排部署和指示才能配合香河城守军大败鞑奴,张凤翼领导有功。

最后表示自己大战之后损失破重,已无力再战,请求修整。

对于各地报上来的大捷,内阁和兵部已经麻木了,如果按照下面将官的报捷文书,清军早就应该死的干干净净了。然并卵,清军依然在京城四周劫掠,声势浩大,不时传来城池被破的消息,可见这些报捷文书有多假。

对于香河城和东江军的联合报捷文书,内阁也是不敢相信的。只要看到文书里说斩首鞑奴三千余级,就令阁老们心生厌恶,撒谎撒的有点过了,不知道有多少百姓的脑袋成了这些军官口中的“鞑子首级”。

所以香河大捷并没有引起朝廷和张凤翼的重视,反而嗤之以鼻,连安排人来查验首级都没有。你要说砍了几个鞑子脑袋还有可能,斩首三千,你骗谁呢?

鲁若麟和田思茂他们也不会想到正是因为功劳太大,被朝廷默认为杀良冒功,直接无视了。不过鲁若麟也没有在意,功劳大或小不是他这次出兵的重点,人口和钱粮才是的。

完成善后工作的鲁若麟并没有闲着,将骑兵部队派出去在附近进行搜索,遇到小股清军就直接歼灭,如果碰到大股的清军就撤退,呼叫营地的步兵进行支援。有了缴获自鞑子的战马,骑兵部队的规模扩大了不少,虽然很多是火枪兵和弓弩手客串的骑马步兵,但整体战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济州岛的士兵平时也是有骑术训练科目的,只是马战能力很一般,不过用来骑乘赶路还是没有问题的。

也许是因为鞑子的劫掠到了尾声,济州岛骑兵并没有遇到大股的清军,按照俘虏的口供,清军都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