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平定东南沿海,刘香还在闹腾,荷兰人也在酝酿复仇,还不是再竖新敌的时候。
郑采望着远处的钢铁作坊,看着不断转动的风车和数不清的各式窑炉,思虑万千。
这时,底下的护卫报告有人想要见他,来的人不少,而且都是精锐。郑采心有所悟,让手下带了过来。等到护卫领着一个样貌普通,身体精壮的汉子来到近前,这个人张口就道:“这位是福建来的郑氏贵客吧,想来盘桓多日,也该看够了吧。我家大人等候多时了。”
郑采眼睛一缩,他来到时打的是石政的假号,想来到底是小瞧了鲁若麟,人家早就知道自己是谁了,只是一直没有搭理罢了。
郑采也是见过大场面的,洒然一笑,“倒是在下唐突了,敢不从命。未请教阁下是?”
“某是卢千奇,是鲁大人手下。郑先生请。”卢千奇没有多说,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郑采也没有生气,带着手下和卢千奇一起去了城主府。
见面时完全没有剑拔弩张的气氛,在没有了解郑芝龙的态度前,鲁若麟是不想贸然与其交恶的。现在济州岛需要的是和平的环境来夯实基础,发展实力,与郑芝龙交战不符合鲁若麟的规划。所以此时鲁若麟正在与郑采喝茶闲聊,气氛非常融洽。
“郑先生来岛几日,想来也看了不少地方,可有什么指点之处?”鲁若麟问道。
“岂敢,鲁大人经营得方,济州岛日渐强盛,百姓生活富足,采还想向大人请教一二。”郑采连忙拱手回到答道。
“听说郑游击在福建屡挫西洋夷人,大涨我华夏男儿志气,实在是令本官钦佩,恨不得一睹风采啊。”这个时期的郑芝龙也确实很牛逼,整合了东南海上势力,荷兰人也屡屡在其手上吃瘪,正是风头正劲的时候。
“西洋夷人多为贪财之辈,行事野蛮,屡屡残害大明百姓,无视朝廷法纪,游击大人也是迫不得已,响应朝廷号召,出兵平贼,不如此如何显我大明威仪。”明明是争夺东亚的贸易权,却被郑采说得大义凌然。
“郑先生来济州岛想必不是专门买卖货物的吧?”鲁若麟似笑非笑的望着他说道。
“不瞒大人,我家游击听说济州岛出了一个汉人的豪杰,不甚欣喜,特让在下来看看能不能结交一二。”明明是来打探虚实的,真是蹩脚的借口,不过鲁若麟也没说破。
自从济州岛繁盛开始,大明江南的商船往来频繁,大量的江南物产也贩卖到了济州岛。鲁若麟这里价格公道,经商环境优越,加上鲁若麟有意识的清剿了附近的海盗,航线也安全了很多,所以江浙一带的海商们都喜欢往济州岛跑了,无形中损害了郑芝龙的利益。
而且济州岛离日本非常近,现在已经有日本商人往济州岛走私了,如果鲁若麟打通了日本的贸易渠道,对于把日本视为自家地盘的郑芝龙来说无疑是不能接受的。
还有荷兰人,因为大明的货物渠道在郑芝龙手上,对郑芝龙是又拉又打。恨郑芝龙垄断了货物来源,打不过的情况下又不得不依靠郑芝龙供货,受到郑芝龙的很大制约。现在那些西洋夷人明显有转投济州岛的迹象,也令郑芝龙非常恼火。
如今是郑芝龙腾不开手来,一旦他统一了东南海上力量,济州岛这根眼中钉是定然不会留的。海贸的市场虽然大,但哪有一家独吃来的爽快。
不过原本以为济州岛是手到擒来的美味佳肴,现在却发现是块难啃的硬骨头,郑采也不得不改变策略,先稳住鲁若麟再徐徐图之。
“本官对郑游击也是仰慕已久,希望以后多多亲近才是。”鲁若麟现在的规划目标暂时在大明北方,那里有鲁若麟急需的人力资源,暂时还没有南下的打算,所以也没有必要与郑芝龙撕破脸皮。
鲁若麟现在正在努力的发展势力,积蓄人口,相比起暂时稳定的南方,战乱不断的北方更容易获得人口,也更方便抢占地盘,先北后南的方针是不会改变的,现在就与郑芝龙拼个两败俱伤不符合鲁若麟的利益。
“我家大人正在南边剿灭海寇,抵御西洋夷人,维护我大明海疆安宁。所需军费靡巨,全靠海贸支撑,如今大人在济州岛大肆抢生意,只怕是有些不地道吧?”郑采抱怨道。
“哈哈,大明海疆万里,物产何其之丰,又岂是区区济州岛可以独占的,哪怕你我两家也吃不下。郑游击雄踞东南,坐拥福建两广,独享日本通商之便,又得大员之利,富可敌国,济州岛这点残羹剩饭那里会放在郑游击的眼里。”做生意各凭本事,合则两利,想吃独食那是不可能的,何况老郑赚了钱也没有用到正途上,最后都便宜了后金鞑子,真真是大大的浪费啊,还不如自己来的好。
“我家游击船多兵多,战舰上千,又赶上战事连连,泼天的银子撒出去都不够用啊。何况大人为西洋夷人大开方便之门,不怕此辈养虎为患吗?”郑采有意无意的夸大了郑芝龙的实力,隐含威胁。
“此辈不过跳梁小丑,只是现在还有些用处,暂且与他们虚与委蛇罢了。不用几年,如果你家大人不方便,我可以帮忙灭掉他们,还大员一个干净。”鲁若麟霸气的说道。
“哦,大人是想南下?”如果鲁若麟想要南下,郑芝龙肯定不会允许,大战一场在所难免。
“除非你家大人相邀,否则我是不会南下的。我等本是北方人,北上抗击鞑奴,收复河山,还我乡梓是应有之义,南方无暇顾及啊。”鲁若麟这是告诉郑采,我现在对南方没兴趣,大家相安无事最好。
得到鲁若麟不会南下的暗示,郑采的脸色也好看不少,他现在也不想惹此强敌。
“大人高义,采佩服不已。不过在下听说济州岛最近有不少船只往来日本?”郑采又提起日本的问题。
“确实如此,明人不说暗话,我无意染指日本贸易,那里是郑大人的起家之地,向来非常看重。但是日本有很多济州岛急需之物,对济州岛意义重大,与其这个钱让荷兰人和日本人赚了,郑家何不也加入进来。只要买卖公平,想来以郑家的实力,大头还是你们的。”济州岛现在缺的是原材料,郑家加入进来至少现在是利大于弊的。
“既然大人有意,郑家自然不会推辞,毕竟谁也不会嫌钱少不是?”得到鲁若麟的承诺,郑家的核心利益没有受到损失,郑采的神情明显好看不少。
“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