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待遇很快就被这些武士们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自己的亲戚朋友那里,招来了更多的潦倒武士,大谷与一的实力也开始飞涨。好在鲁若麟后来又补充了两艘船,要不都快装不下了。
这么多的武士向这里集中,也引起了幕府的注意,大谷与一不敢再停留,直接上船往济州岛而去。
济州岛虽然面积不小,但是人口并不多,总共只有十几万人,军队就更少了。因为靠近日本,受到海盗的袭击非常频繁,为了防备海盗,各地都修建了城墙和堡垒。只是近些年大股海盗基本消失,很多城墙和堡垒年久失修,有些残破了,守备也更是松懈了很多。
大谷与一没有一开始就硬刚济州城,而是从岛上的其他村寨入手,接连突袭了几个村寨。与以往的海盗不同,大谷与一只是把村寨里最富有的地主老爷、朝廷官员等抢掠一空,除了反抗的人,没有滥杀任何无辜。并且严格约束那些终于放飞自我的武士们不去抢掠贫民,其实那些贫民也实在没什么好抢的。
如果这些地主老爷、朝廷官员作恶多端,那么他们除了钱财保不住,脑袋也一样保不住,女眷更是会被赏赐给那些作战勇猛的武士老爷们。毕竟大谷与一也不能控制得太狠,只能适当的做一些妥协,避免反噬。可惜的是,大部分的大地主和官员都没有逃过清洗,他们能发财,过好日子,就是建立在各种压榨和欺压上的。
对于这些老爷家的各种欠条、地契,大谷与一会召集村民当面焚烧掉,并且把带不走的粮食和器物分给那些贫穷的村民,组织村里的老者平分地主的田地。
这些操作都是随行的镇抚司人员按照鲁若麟的吩咐执行的,对此那些武士老爷们还表示很不理解,维为此抗议和争吵了许久。但是大谷与一不为所动,坚决执行,甚至还砍掉了一个跳得最欢快的武士的脑袋。
那群围观的村民什么时候看到过这么仁义、和蔼的倭寇,不但不杀他们,也不抢他们,甚至还给他们发粮食和东西。那些欠了老爷们高利贷的,抵押了田地的,现在都一笔勾销,不用还了。还有比这更美好的事情吗?
很快大谷与一这伙海盗就变成了周围村子里口口相传的义匪,专门劫富济贫的。不但没有村民前往官府举报,甚至还有很多村子的村民主动寻找他们前往自己的村子干一票。
只能说朝鲜的贫民和大明的一样悲惨,被豪绅和官府欺压得苦不堪言,大谷与一的到来点燃了他们反抗的怒火。
第70章 不一样的倭乱
大谷与一的突袭行动终于引起了济州岛官府的重视,组织了一批军队来剿灭海盗。
只是朝鲜的军队战斗力如何就可想而知了,基本上是那些武士老爷们一个冲锋,对面就瓦解崩溃了。大谷与一他们的人数很快就在这些溃兵的口中变成了倭寇上千人了,这下敢来剿匪的基本就没有了。
随着口碑的不断传播,很多时候大谷与一的袭击变成了里应外合式的对地主和官员的清算。大批的地主和官员纷纷抛家弃产的逃亡济州城,那些村寨成了无人统治的真空地带。
胆小的村民害怕老爷们回来报复,不敢打他们留下来的家产的主意。但是贪婪犹如针刺一般时刻在扎他们的心,更多的人加入到了寻找大谷与一的路上。
大谷与一终于明白了好口碑的重要性,现在他已经把手底下的人手分成几波,不断的在一些村寨组织分大户运动,每到一地都是震耳欲聋的欢呼声,犹如朝鲜人民的大救星,救苦救难的活菩萨,美得心里直冒泡。
通过这些分大户运动,大谷与一得到了大批的钱财和物资,瓦解了朝鲜对底层的统治;武士老爷们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顺便获得了许多钱财,运气好还能分到一个女人;贫民们也没有失望,分到了救命的粮食,和一些海盗不要的器物,胆子大点还能分到田。
而且随着地主和官员被清算,连收租和收税的人都没有了,无疑是个大大的惊喜,可谓是三赢。唯一利益受损的只有那些地主和官员们,可惜他们是鲁若麟计划中优先清理的对象。
武士老爷们大发横财的行动,随着送回去的钱财开始在日本底层武士中如同瘟疫一样传播,更多的人期待加入到这个队伍,纷纷通过各种渠道与大谷与一联系。大谷与一也需要他们来完成对济州岛的攻略,所以也是来者不拒。
德川幕府也不是瞎子,很快就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只是幕府的反应很是诡异,并没有阻止这些武士和浪人的外流,就像完全不知道一样。即使朝鲜方面发来了质询的公文,也是一问三不知,甚至回文表示如果真是在外日本人骚扰济州岛,请朝鲜就地正法,绝无异议。
这些贫穷武士和浪人一直都是幕府头痛的问题,治安的隐患,现在这些人跑到济州岛去祸害朝鲜人,这是天大的好事,最好是永远都不要回来。死道友不死贫道,没有普天同庆就不错了,还想我去阻止,请恕我等无能了。
济州岛这边是有苦自己知,大量的富户跑到济州城,纷纷责怪济州知事和当地军队剿匪不力,以致匪患如此酷烈,害得自己损失如此惨重,必须立刻平息匪患,追回被夺财产。而济州城本地大户和官员则坚决反对出兵,以保城池安全。双方每天吵的热火朝天,动手打架也是稀松平常。
济州知事也是脑壳疼,他也不敢把军队放出去剿匪,这些军队守城尚且可用,一旦跑出去能不能活着回来就只有天知道了。为了自己的安全,还是放在城里安全点。但是外面的倭寇也不能不管,于是直接上书汉城请求派兵来剿匪。
汉城一面递交文书与德川幕府严正交涉,可惜最后的结果略等于无,好在可以确定这是私下的行为,不是大规模的入侵;另一方面斥责济州知事无能渎职,又要他戴罪立功。不是不想撤了他,实在是撤了也没人愿意前往。最后汉城这边争来吵去还是决定派兵增援,一举平息倭寇。
很快接到汉城命令的全罗南道派兵5000余人,乘20余艘战船增援济州岛。
到汉城决定发兵时,大谷与一的行动一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