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进攻,利用汉阳城,作为依仗的话,黄忠和甘宁的人马,是很难直接破开这座城的。
敌人不攻城,张辽反而不慌张,可是时间一连过去了好几天,黄忠和甘宁始终都没有派人前来叫阵,这就让张辽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了。
难不成甘宁和黄忠的目的,根本不是汉阳城,而是另外一边的丁原?
一想到这里,张辽又觉得有一些不太可能,摇了摇头,否定了自己的这个想法。
而刘争的目标,当然不是丁原了。
此时的刘争,根本就想过要在荆州战场上有什么作为。
刘争派遣黄忠,甘宁,祖郎三营人马,镇守荆州,只是为了牵制住这里的丁原部大军。
而刘争真正的目的,其实是豫州。
刘争早在几日之前,就已经带领着孙坚和徐晃的人马,直接从豫章,改道北上庐江,然后走陈国,杀入豫州。
别忘了,刘争的手中,可是有着一个大的俘虏。
陈王刘宠。
有刘宠在手,刘争可以迅速不费吹灰之力,将陈国,已经陈国周边的地盘收入囊中。进而直接奇袭汝南和南阳。
第七百八十章 再回庐江
庐江郡很大,到底有多大呢,就是后来魏国将庐江和江夏交界的地方,分出了两个新的郡。
名叫弋阳郡和安丰郡。
这也是为什么,陆康能够依靠这一郡之地,和当初的袁术抗衡那么久的时间。
后来的陆康,夹在朝廷和刘争之间,左右逢源,倒是一直过的十分的安稳。
陆康表面上是效忠朝廷的,他和袁术之间的对抗,朝廷是知道的。
现在朝廷示弱,所以对于陆康这样的太守,一般都是拉拢,不会直接取缔。
主要也是真的害怕,万一动用强硬的态度,地盘没有收服不说,还将这些人,推到了和朝廷的对立面去了。
那可不是朝廷愿意看到的。
所以朝廷对于陆康这样的人的态度,一般都是拉拢,而不是取缔。
正因为如此,陆康在这几年之间,没有被朝廷取缔,反而因为朝廷和刘争都不来进攻他,让陆康的庐江郡发展的越来越好。
周边很多地方,比如江夏,因为常年的交战,人口大量的流失,一部分直接到了刘争的领地,另外一部分,则是去了庐江。
刘争带着徐晃的骑兵,先行赶往庐江,孙坚带人随后赶到。
因为骑兵的缘故,刘争仅仅花了三天的时间,就到了庐江。
本来大批骑兵过境,已经引起了陆康的注意,不过在见到了,来人是刘争所率领的骑兵时,陆康还是稍微放心了下来。
刘争带着徐晃和吕布的陷阵营,没有直接从这里离开。
既然来都来了,总是要给陆康打一个招呼的。
舒县。
这里是周瑜的老家。
这一次进攻豫州,周瑜的兵马,也被刘争从盱眙抽调过来了。
此时周瑜就跟在了刘争的身边。
周瑜也好些年没有回过自己的家了。
这些年跟着刘争东奔西跑,南征北战的,倒是长大了不少。
十二岁离家,直到现在十六岁回来。
舒县如今的县令是周瑜的父亲。
其实,刘争有和周瑜提起过,让周瑜的父亲,来他的麾下,做刘争的建业令。
毕竟周瑜的父亲周异,之前做过洛阳令,给刘争做一个建业令,也不算什么。
毕竟在刘争这边,有周瑜兜底,总好过在这庐江郡里当一个小小的舒县县令。
不过,周异这种世家大族之人,在这种时候,虽然有心投靠刘争,可毕竟,是一个大家族的事情,不是他周异一个人说了算。
周瑜的祖父官至司空、太尉,又有爵位,自然是继续和朝廷保持良好的关系更好。
而周瑜的父亲又不是周家家主,只是一个庶子,虽然依靠家族的余晖,能够当上洛阳令,但很多事情,都是周家家主说了算。
周异的父亲,也难以和家族对抗。加上,周异觉得自己的儿子周瑜在刘争的阵营里,不管最后谁胜谁负,他们周家都能保全,信奉这中庸之道,更加让周家没有举家投奔刘争。
对于这个,刘争也根本没在意,毕竟周异和周家的人,投不投靠他,他都无所谓。
他本身对于周家的人,也不是太在意,只要周瑜投奔了他,那刘争就没什么意见了。
舒县这里,虽然是庐江的地界,但是刘争的到来之后,反倒是有了一些熟悉感。
周异作为县令,在舒县招待了刘争一顿饭,并且提前邀请了陆康过来,周异和陆康都认识刘争。
加之,如今的刘争已经自立为帝,身份上已经和他们不太一样了,不过他们对于刘争还是敬佩的。
陆康所代表的陆家,其实和周家的算盘是一样的。
如今天下大乱,谁会一统天下,成为下一个开括江山的帝王,没有人说的准,他们这些地方势力,不敢轻易选择,万一选择错了,整个家族将会跟随这个势力,一起遭受毁灭。
最合适的办法,就是将家族的子弟分散开来,每一个势力都放一些,就是所谓的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这样一来,最后不管是哪个势力一统天下了,家族的火苗也不会因此而熄灭,历史上这样做的家族很多,当然最出名的就是诸葛家族。
诸葛亮在蜀国,大哥诸葛瑾在吴国,堂弟诸葛诞在魏国。
魏蜀吴三国都有他们家族的人。
不管最后魏蜀吴谁得了天下,诸葛家都能笑到最后。
可惜,万万没想到跑出来一个司马家,窃取了神器。
导致诸葛家满盘皆输。
而此时的周家和陆家,其实打的算盘,和诸葛家一样。
他们都让自己家族之中的子弟投靠刘争,但是并不举全族之力归属于刘争。心中所想,无非就是现在的大汉,还未完全丧失抵抗之力。
刘争当然明白他们心中所想。
只不过刘争对此并不感觉到意外,甚至都没有任何反对。
毕竟虽然周家和陆家没有举全族之力投靠于他,但在很多事情上,周家和陆家都是保持着绝对的中立,并不偏袒朝廷。
就像现在刘争率领大军前往汝南,经过庐江,陆家和周家非但不会出兵阻挠,相反还会表示欢迎,并设下酒宴。
只要他们不妨碍刘争的事情,就算他们不投靠,刘争也不会介意。
反正刘争知道,等时机成熟之后,他们自然会逐渐倒向刘争这边。
只要刘争能够击溃朝廷,刘争也不怕他们和自己作对。
酒席之上,刘争甚至都没有和周家陆家提出投靠的事情,而是跟他们叙了叙旧。
同时让陆骏、周瑜等人和自己家中的长辈聊一聊自己在刘争麾下的这些经历,并且现在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