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7 章(1 / 1)

三国之天下无双 风云乱舞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原本历史上逃亡黑山和白波谷两个地方的黄巾残党在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多少。

虽然这两个地方依然有一些黄巾残党在活跃,但数量不多,其中大部分之前全部去往青州,只可惜后来青州一战黄巾军损失惨重,几乎已经没多少战力了。

后来这些黄巾军又全部归顺了刘争,成为刘争麾下的一份子,自然而然,刘争如果不提黄巾军的事情,那这个世界上黄巾军再想翻出什么浪来,几乎可以说是没什么可能了。

本来这件事情张宁都不打算再和刘争提起了,毕竟这件事在张宁看来已经不太可能了,现在突然听到刘争提起顿时就是一惊。

“夫君,你说什么?复兴黄巾教?”

本来没有将这件事情挂在心上的张宁,突然听见刘争说要帮助她复兴黄巾教,顿时一愣,脸上随后露出了狂喜的表情。

如果说张宁心中此时还有一个遗憾的话,那自然就是完成她父亲张角的遗志,将黄巾教的教义传播到天下,但是这件事情太过困难了,一度让张宁想要放弃,以至于嫁给了刘争之后她都没有再提起过这件事,因为她知道这件事情对于现在的她而言,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现在被刘争重新提起来,而且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那种不抱期望,却又突然被满足的感动不言而喻,张宁知道刘争虽然在很久以前就直言脱离黄巾军,从此和黄巾军再无瓜葛,但是刘争心中却一直记挂着张宁和黄巾教这件事情,并且要帮助她重新复兴黄巾教。

这种一直都被刘争牵挂着,惦记着的那种感动,一下子就充斥着张宁的心,让张宁看着刘争,对刘争有太多的感动。

一度认为自己找对了人,这个托付终身的这个男人,没有让她失望。

“对啊,难道你忘记了吗?曾经我不是答应过你在你嫁给我之后,我一定会帮助你复兴黄巾教,完成你父亲的遗志!”

“现在既然我要称帝了,那我曾经答应过你的事情自然也要完成,虽然我不能带领黄巾军统一天下,但是我可以推广黄巾教,将黄巾教的教义传播到这天下,并且我打算推举黄巾教为国教,还要设立一个官职叫国师,就有宁儿你来担任第一任国师,日后这个职位将由我们的孩子代代相传!”

刘争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和张宁一说,他甚至连黄巾教日后怎么处置,都已经想好了。

张宁没有想到刘争对她的事情居然如此上心,一直记挂在心中,听着刘争描述自己的计划,张宁抱着刘争,紧紧的抱着,感受着这个男人给她带来的安全感和依赖感。

在刘争把话说完之后,张宁甚至都没什么要补充的。

“宁儿,这就是我粗略的计划,具体怎么实施,如何推广就完全交给你了,你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张宁此刻被刘争的话感动的一塌糊涂,又哪里有什么要补充的,她一扭身从刘争的怀中挣扎出来,然后反身用手一推将刘争推倒在床上。

“夫君,妾身没什么要说的,妾身如今只有一个想法!”

“什么想法?”

刘争用平淡的语气冲着张宁询问。

张宁慢慢的俯下身子,靠近刘争的身子,一点点将自己的嘴凑到了刘争的嘴上。

在能够感受到对方的鼻息时,张宁用魅惑的语气缓缓开口。

“妾身妾身只想给你生个孩子!”

说罢,张宁的嘴就封堵在了刘争的嘴上。

刘争还想说什么,但是感受到了张宁如此炽热的主动。所有的话都化作行动,迎合着张宁。

一番少儿不宜的画面在这闺房之中持续了整整一晚。

第二天,刘争醒来的时候腰都还有些累。

接下来的这一个月的时间,刘争并没有闲着,虽然很多事情都不需要他去做,去参与,但有些事情还是只有他才能够做,其他人没办法帮他。

那就是组建朝廷里的文武百官,册封谁当什么职位,这个事情只有自己琢磨一下才能够决定,而不能询问这些人的意见。

如今刘争手下文臣武将众多,如果不仔细思考的话,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他这些日子以来一直在琢磨着追随在自己手下的这些将领,该当什么样的官职,册封什么样的爵位,现在是直接延续汉朝的制度,还是重新制定新的制度?

其他的官职这些都还好,刘争都能够接受,只是爵位制度让刘争觉得有些繁琐。

并不让刘争十分认同。

第七百五十五章 称帝

汉朝的爵位制度其实很复杂。

最开始,是沿用的秦朝的二十等爵制度,不过另外设立了王爵。

最开始的王爵,是有功之臣可以得到,不过后来汉高祖刘邦把异姓王斩尽杀绝,从此之后,王爵就变成了只有皇室可以得到。

王爵之下,就是二十等爵,这二十等爵就是二十个级别,从最低级的公士开始,一直到最高级的彻侯。

不过后来,汉武帝刘彻在位的时候,为了避讳,彻侯变成了列侯。

再然后,也是因为汉武帝,常年和匈奴交战,为了筹措军费,开始卖爵位,二十等爵制度,除了最高级的列侯和关内侯不卖,其他的爵位,皆可出售,花费一些钱财或者粮食就可以买到。

这个风气,发展到东汉之后,就更加盛行了。

特别是汉灵帝时期,不仅是爵位可以买卖,就连官职都可以卖。

除大规模赐爵外,汉朝后期又正式实行卖爵制度,出钱可以买爵,入粟可以买爵,用奴婢也可以买爵。入粟买爵的办法导致爵位的泛滥成灾,军功爵制也失去了原来奖励军功的作用。

导致,到了三国时期,随便一个什么人,拉出来,都是什么什么侯。

完全失去了身份地位的象征。

刘争正是觉得,这样的爵位制度,没有什么吸引力,顶多就是一个名头而已,不实在,所以想要改变爵位制度,启用类似现代军衔这种模式来给自己手下的这些文臣武将册封爵位。

一共十二级。

武将就用下士,中士,上士,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少校,少将,中将,上将这样的十二个等级的制度给他们册封爵位。

而从事政务的文人才用学士,硕士,博士,院士,四个称呼,分一二三等,同样是十二级来决定他们的爵位。

这样一来,简单又好记,大家还没什么好比较的,晋升制度也比较完备。

新的爵位制度,能够带来新鲜感,同时彰显出刘争的与众不同,还要他显示爵位高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