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7 章(1 / 1)

三国之天下无双 风云乱舞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除了诸葛瑾十五岁能够自立之外其他孩子都不过十一二岁,小的甚至才几岁,这样的年纪很难自己照顾自己。

只有诸葛玄这个做叔父的照顾他们。可如此一来,就不得不按照诸葛玄所说,举家搬迁到长沙郡。

“嫂夫人,此番前来料理兄长后事,最主要的是想将你们一起接往长沙郡生活你看何时启程会比较好?”

作为小叔子,诸葛玄倒也对这个大嫂还算比较尊敬,虽说这个女人只是后来嫁给自己的大哥,但不管怎么说也是明媒正娶的大嫂。

可这个大嫂却并不打算按照诸葛玄所言,在他心中诸葛玄只是贪图诸葛家的钱财而已。

若是还留在阳都县,家产什么的都还在,不管怎么说,她这个当后妈的也有一些生活来源,也能自己当家作主,可若是听从诸葛玄的话,举家搬迁到了长沙郡,一切可都要听从诸葛玄的,到时候人在屋檐下,总是要看诸葛玄的脸色。

所以这就是诸葛亮继母不愿离开阳都的理由。

“二弟呀,非是我这个当嫂子的不愿离开阳都,而是那长沙郡人生地不熟的,举家搬迁过去,总是感觉有一些陌生不太好吧。”

“嫂夫人,你放心,虽说我不是什么大人物,但好歹如今在长沙郡也有个一官半职,照顾你们一家老小还是不成问题的,若是你们,不想离开,一直停留在阳都县,虽说如今琅琊和长沙都归属刘争大人所有,我过来倒也不需要耗费太长的时间,可是天高路远的总是无法顾及你们,照顾不到你们孤儿寡母的。”

诸葛玄这么一说自然也是说到了继母的心坎里。毕竟家中还有五个孩子要养。就算依靠这些田产能够有些收益,但五个孩子的生活起居各种消耗还是很大,若是能够让诸葛玄帮衬一下,不管怎么说也能够减轻很大的负担。

不过继母可没有那么容易说动,她灵机一动继续对诸葛玄说。

“我看不如这样吧,我年纪大了实在不愿迁徙,就留在阳都县养老吧,小叔,你把这些孩子带过去,好生照料如何?”

诸葛瑾,诸葛亮等人始终和继母也没有血缘关系,在继母的眼里虽然有一个母子的情分在,却没有那份亲情。这样一来就会让继母对诸葛亮等人的行踪以及生活,并不太放在心上。

不管是他们留在阳都县还是跟随诸葛玄离开,对继母而言都无所谓。

诸葛玄一听自己嫂夫人这般言语,聪明的他自然是明白对方是什么意思,却也不再多说,知道多说无益,只能心中叹了一口气,满口就答应了下来。

“好吧,既然如此也只能这样了。”

说罢,诸葛玄就打算告辞去和诸葛瑾诸葛亮等人吩咐一番,让他们收拾收拾行李,过几日便启程离开。

不过恰好在这个时候刘争带人来拜访了。

当然刘争来拜访的时候并没有直接去见继母,而是去找了诸葛瑾,因为在刘争看来如今诸葛瑾的父亲死了,身为长子的诸葛瑾就成为了家中主事之人。

而且刘争这一次来的目的也主要是因为诸葛瑾,毕竟诸葛亮年纪还太小。不值得刘争大非周章。

在门口通报一声之后,小斯便领着刘争去找了诸葛瑾,诸葛瑾在自己的房中读书。

听到仆人说有人找他,便出来了,见到刘争之后倒是很惊讶。他记性很好,一眼就认出了刘争是几个月之前,在他父亲葬礼上来过的人,而且临走之时还给了他一包钱财,这份恩情一直记在诸葛瑾的心中。

后来他也刻意去打听了一下刘争是什么人,不过以他的能力自然无法探听到刘争的真实身份,后来这些日子他们诸葛家在阳都县颇为受到县令的重视和帮衬,这就让诸葛瑾聪明的小脑瓜里越发对刘争感到好奇。

第六百三十四章 诸葛瑾的想法

“诸葛小弟数月不见,别来无恙。”

诸葛瑾见到是刘争,自然也是颇为欣喜,主动上前和刘争交谈起来。

“没想到这么快又见面了,还让大人登门拜访,真是抱歉,我应该出来迎接的。”

“其实我这次来也是专门为你而来,不如我们进去谈吧。”

刘争主动和诸葛瑾攀交情,诸葛瑾也知道刘争的身份不一般,自然很客气的引导着刘争进入内服自己的院子。

进入府中的人不多,刘争只带了典韦,孙策,周瑜三人。

诸葛瑾只会认为周瑜和孙策二人是刘争的跟前仆人,典韦是护卫。所以也不会多想。

进了诸葛瑾的院子,倒是朴素,除了一些桌子之外,就是几颗不算太高的树木,看起来,应该是诸葛瑾自己栽种的。

小院子里,有一个凉亭,诸葛瑾就邀请刘争等人在这凉亭里暂时坐上一会。他自己去泡茶。

刘争随意打量着这小院子的环境,虽然简单,倒也赶紧,颇为符合诸葛瑾的形象。

小凉亭里的一角,还放着一个竹子制作而成的箱子,上面摆放着一些书简。

之所以是书简,而不是纸张书籍,是因为虽然这个时候已经有了纸这种东西,但是纸张这个东西还是属于贵重物品,普通人家很难弄的到,造纸术虽然在百年前就已经有了,但是发展了这么久也没有太大的起色。

当然主要还是纸张的产量提不上来,加上印刷术等技术也还未出现。

刘争看着这木箱子上的竹简,脑子里大致上就有了一些想法。

书籍这个东西,一直都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要想要有所成就,必然少不了多读书。

加上刘争开设了军事学堂之后,老是用竹简作为书籍也始终都不是一个方便的事情,书本太多,论语,孔孟,这些用竹简弄出来,何止一大箱子,纸张制作的书籍,好处也更多,容纳的字更多,更加轻便,更加容易携带。

等这一次回去之后,刘争就决定大肆折腾造纸术和印刷术。

反正造纸术已经出来了,刘争只需要找到两个会造纸的匠人,推广一下足以,至于印刷术那就更加简单了。

他小的时候上学学校里没有打印机,还是用的最基础的油墨印刷,印刷出来的试卷。虽说刘争折腾不出来油墨印刷,但是捣鼓一个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还是简单的。

就在刘争还是思考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时候,诸葛瑾已经将泡好的茶端了上来。

“大人,喝茶。”

诸葛瑾对刘争还是比较恭敬的,毕竟不管怎么说,刘争的年纪,也始终都比他要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