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72 章(1 / 1)

三国之天下无双 风云乱舞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4个月前

皇帝刘辩已经是弱冠之年了。

这个年纪,早已经可以自己亲政了,只不过,如今天下大乱,朝廷还需要刘备这个大将军来帮忙把持,小皇帝只能够管理管理内政,对于对外用兵一事,话语权并不是很高。

冀州的战事传回来之后,引发了朝堂上的震动。

早朝。

诸多大臣,开始为冀州战事发声。

先开口的,自然是种辑。

种辑因为之前清君侧,诛杀何苗有功劳,已经从一个小小的侍中,晋升成为了九卿之一的大鸿胪。和他的先祖种嵩一般。

“陛下,冀州急报。”

种辑站出来,冲着龙椅上的小皇帝开口说了一句。

种辑的开口,让朝堂之上的众人都将目光落在了种辑的身上,其中有人好奇,有人疑惑。

有些人消息灵通的,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而又一些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的人,只能等着种辑开口说出着冀州方面的急报。

相对于那些还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的大臣们坐在龙椅上的小皇帝,对于种辑即将说出来的情报倒是异常的感兴趣。

在种辑开口之后,便立刻冲着他询问道。

“爱卿有话快说!”

“陛下,我们的斥候从冀州传来急报说大将军派遣去的兵马在冀州遭遇大败,损兵折将丢盔弃甲,险些还丢了兖州。”

发生在冀州的战事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了,就算他们远在洛阳,也早就知道冀州战场上发生的是什么事情。

无非就是大将军刘备派遣马超,赵云二人率领骑兵前去兖州,会合兖州刺史张飞一起进攻,北伐的刘争。

对于发生在冀州的战斗朝堂上的这些文臣武将们倒是也同样很关心,只是战争发生在冀州,这一来一回消息传递需要很长的时间。

他们所能够得到的消息都是几天之后才能够得到的。

消息的落后让他们没办法,在朝堂上指挥前线的战斗,不过倒是可以评判一下战场上两军交战之后所引发的结果。

之前在邺城遭逢大败的时候。张飞便将消息快马加鞭传送到了洛阳。

当时就有不少的文臣弹劾张飞的所作所为。

不过当时,导致战场大败的并非张飞的主要过失,而是赵云。

加上马超的失踪,已经让朝堂上这些文臣们十分不爽,迫切的想着换将派遣其他兵马过去助阵。

不过这件事情毕竟还是大将军刘备说了算。

张飞是他的三弟,赵云又是他最信赖的武将。

没有刘备的命令,其他人就算颇有微词,也不敢当着刘备的面,来数落刘备的不是。

上一次没有商量出个所以然来。好在后来张飞又率领兵马重新打了回去,并且斩杀袁尚夺取大半个冀州。

这个消息传回来之后,倒是十分鼓舞士气。

让朝堂上的这些人都颇为惊喜,一个个都认为有了张飞和赵云的出手,这一次必然能够击败刘争,重新将失去的冀州夺回。

也给刘备长了不少的脸面。

大伙对于冀州的战事也就越来越期待了。

这一次种辑说起关于冀州的急报时,坐在朝堂上的小皇帝还以为是冀州已经被张飞给收复了。

可当种辑说,非但冀州没有被收复,反而张飞,赵云等人损兵折将。险些连兖州都丢了的时候,小皇帝也就坐不住了。

“什么!爱卿所言非虚?”

龙椅上的小皇帝猛的站起来显得有几分失态,也是被这个消息给震惊到了。

不仅是小皇帝对此大惊失色,在场的文武百官也都同样一个个脸色大变。

就连一向好脾气的刘备此刻也同样是被这个消息给震惊到了。

不过刘备被脸上并没有表露出任何的变化,因为这个消息他之前就已经得知了。

此刻从种辑的口中听到也没有那么惊讶了。还是在他可承受的范围之中。

种辑口中的话并没有接着说,因为大家知道此刻这个消息询问刘备会更加清楚。

所以在小皇帝问完之后,大家都齐刷刷的将目光看向了另外一边,站在最前面的大将军刘备身上。

“大将军,刚才种辑所言,可是真的?”

小皇帝迫切的询问,刘备想要知道这件事情的真伪。

见到所有人都在这个时候看向自己,刘备知道自己不站出来给他们解惑,只怕是不行了。

略微一犹豫之后,刘备便主动上前行礼。

态度谦卑的冲着龙椅上的小皇帝回答。

“陛下确有其事,只不过这件事情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

众多文臣武将以及小皇帝询问刘备,自然只能如实回答。

他刚想要解释,就看见龙椅上的小皇帝,整个人的脸色都已经阴沉了下来。

很明显,现在的小皇帝已经有些愤怒了,只是碍于刘备的身份。一时间不好发作。

况且他虽然已到弱冠之年,但是光平自己的能力是无法执掌整个朝堂的,还必须依靠刘备这些老人才行。?

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争端

刘备意识到了小皇帝的怒气,不敢停顿,马上继续说。

“陛下,我三弟之所以这一次会战败,主要也是因为,那刘争动用了豫州的兵马。”

“刘争在冀州布置了近10万大军,又有豫州的兵马相助,前后夹击,而我三弟张飞在豫州仅有6万人马驻守,就算有马超赵云,两位将军的骑兵相助,兵力比之那刘争还是要差上一截。”

“想要击败那刘争确实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况且我听说他们只是在冀州战场上战败也就是没有功劳而已,眼中战场上的局势还未明了,暂时不好多言。”

这个消息其实刘备早些时候就已经得知了,之所以一直没有说出来,正是因为他担心在朝堂上讨论这件事情会影响朝堂上这些文武百官的情绪。

特别是有许多政见和刘备不同的官员,会在这个时候弹劾他。

弹劾自己不要紧,可现在整个大汉已经江河日下,刘备想不出他下台之后还有谁能够接替现在这个烂摊子。

就算有人刘备也绝对不相信这个人比他还更加想要大汉强盛起来。

所以刘备不愿意下台,只能将一些不太好的消息压在自己心里,将捷报告诉小皇帝。

这件事情本来他也不打算跟小皇帝说。

可奈何种辑在这朝堂上直接说了出来,他也不好回避,只能硬着头皮和小皇帝说了。

小皇帝对于刘备其实还是有几分防备的。

因为小皇帝从小的遭遇,就让他对别人不太信任。

特别是对那些外戚,好在刘备乃是汉室宗亲,小皇帝对刘备的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