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8 章(1 / 1)

大明第一吏 纸花船 2000 汉字|5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不是普通的弱女子。

真算起来,她的军事经验与资历,比李春来还要更为悠久,而且是悠久的多,军事素养绝不是问题。

“李郎,这东西,听着似乎很不错,只是……若万一在操作途中,出现什么意外,怕就……”

俞瑶想了一会儿,不由有些用力的咬住了红唇,担忧的看向了李春来。

她这话说的虽是不够清楚,但李春来对她何其了解?自是明白她的意思。

这玩意,主要用途毕竟是辽地,长途运输肯定是少不了的。

而且,按照李春来的尿性,就算去了辽地,极大可能也是条件极为恶劣的地区。

这一来,什么效用力的就不说了,稳定性才是首要的。

“姐,我也一直在考虑这个事情,本来,我都想用竹子的,毕竟这玩意便宜还好用,奈何保管存放是大问题。特别是辽地那种环境,简直冻死狗,就怕哪个环节考虑不到,出了意外,直接带崩盘那。”

李春来孩子般贴着俞瑶的俏脸,肆意的嗅着她发丝间的幽香。

对自己的大老婆,他显然不用掩饰什么,想说什么便说什么。

俞瑶自也明白李春来的意思,点头道:“李郎,竹子倒也不是不行,可,竹子能发挥出砂石与火药真正的威力吗?”

“呵。”

“这有何难?”

李春来也是刻意在俞瑶面前卖弄,解释道:“姐,手榴弹这种东西吧,最关键的就是打一波的能力。真正大场面,那自然还是靠投石车投射大型炸药包的。那些寻常晒干的竹筒虽是坚硬,但只要咱们将其打薄、然后再在上面挖上些孔洞便是。”

说着,李春来故意‘嘭’的一声,小小吓了俞瑶一跳:“只要这玩意能被抛射到敌人阵中爆炸,越是在空中,那等威力怕是才越强呢。”

俞瑶登时没好气的白了李春来一眼,眼神中却满是欣慰的骄傲。

这也是俞瑶一直以来,最为欣赏李春来的一点,他总能通过他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哪怕有些方式看起来很幼稚,但真实施起来,效果却是出人意料的好。

眼见李春来说着说着就要毛手毛脚的,俞瑶也懒得理会李春来了,不过,正当李春来已经解下了她的薄棉衣,要更进一步的时候——

俞瑶美眸忽然一亮,忙是阻止李春来道:“李郎,你说这样行不行?咱们手里现在还存有不少薄棉子,到时候,就跟匠户们拼砖头一样,十几二十个拼一箱,里面再撑起架子。到时,再多弄些鸡公车,能不能解决这防冻和运输的问题?”

“嗯?”

李春来登时一愣,忙是撑起身子看向俞瑶,“姐,咱们的薄棉子还有多少?”

俞瑶对李春来何其了解?

只看李春来的表情,她便是明白,这事情应该是靠谱的。

忙是娇笑着对李春来说了一个数字。

李春来不由大喜,狠狠的怼着俞瑶亲了好几口:“姐,你可真是我的福星啊。若这般,咱们可就省大钱了啊。我舅手下的一个仓库内,现在就屯着大半仓的竹子呢。”

而说话间,李春来陡然又想起了一个更关键的事情。

之前他与大卫?肯斯特聊天时,便是无意间提起过这件事情,却是由于事务繁忙,给往下了。

此时跟俞瑶这般聊天,又让李春来一下子想起来。

正是鸟铳兵‘定装火药’之事!

别看这玩意儿只是个小发明,技术难度并不高,却是将大大提高鸟铳兵的效率。

同时,也会提升他们的健康程度。

须知,此时许多鸟铳兵,包括崔二等人,都是习惯用唾沫去粘火药的……

He——tui……

另外,有了定装火药,无烟火药还会远吗?

这个时代的鸟铳兵,更准确的说,整个火器部队,之所以无法彻底成为主流,发射时的烟雾也是一个相当关键的原因。

毕竟,不论是阵地战、伏击战,还是野战,你这一轮过去,哗啦啦全是白烟,视野必定会受到影响。

若是打菜鸡,这自是没什么。

可,打女真鞑子这种天生便充满战斗基因的纯亡命,肯定会有问题。

别忘了,此时的大部分火器,对上鞑子的弓箭手,可是并没有压倒性优势的。

眼见李春来关键时候居然发蒙了,俞瑶不由也有些翻白眼。

这厮,总是这样。

但很快,她又止不住的开心起来。

如果这个事情,是在她这边解决,她不仅心里更踏实,俨然也会更有成就感。

想着,她不由狡黠的一笑,偷偷靠在了李春来一边……

第429章 出征

在俞瑶这边开拓了思路、又探知了家底之后,李春来的执行力还是很快的。

两三天的时间,竹筒制手榴弹和定装火药都是排上了日程,并迅速进入到了测验阶段。

因为这两样的技术难度水平都不高,本身材料也不是稀缺材料,成果还是很喜人的。

又过了三天,各项论证、实验,基本上都已经没有纰漏了,几乎直接便可以进入量产的节奏。

不过,李春来还是忍住了。

还是要再经过十天、十五天,乃至是一个月的进一步强化试验。

毕竟,这种东西可不是好玩的,此时如果不把事情考虑全面,一旦用的时候出了问题,怕是大罗神仙也无能为力了。

但实验归实验,青州左营各部的操练,却已经开始朝着新技术的方向转变了。

就在这种疲惫却又兴旺的过程中,日子过的很快,很快便是来到了九月中旬。

这天,李春来好不容易忙里偷闲,正准备去东大牢找黄公公喝个小酒吹牛皮呢。

京师方向,噩耗陡然传来。

刚刚登基一月的泰昌皇帝,驾崩了

饶是早就对此有着一定的准备,可真正听到了这个消息,李春来还是有些懵,一种无法言说的懵

这里面,有惊恐,有畏惧,有不知所措,却又有着一种不太好言说的兴奋

时代,又变了啊

天子驾崩,俨然是天下间的头等大事。

饶是距离老百姓很遥远,但不可避免的还是要对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一些影响。

毕竟,该避讳的东西,总是要避讳的。

李春来原本想找黄公公喝完酒,再去找秦玉奴的,到此时,俨然只能是作罢。

不过,事情虽是重大,对此时沂源老百姓的影响却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毕竟,就在不到两月之前,他们刚刚经历了雄主万历皇爷的驾崩。

思虑良久,李春来也做出了决定。

此次泰昌皇爷的驾崩,他便不去京师凑这个热闹、当戏精了。

一方面,李春来想去扶柩,究竟还是不够资格。

另一方面,饶是即将即位的朱由校仁厚,但自己究竟还是太年轻了,这般去要赏,俨然有点着相了。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大战在即,便是李春来,说没有压力又怎的可能?

便是南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