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4 章(1 / 1)

大明第一吏 纸花船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莲中,真不算啥……不过,这位孔小姐我与她有过几面之缘。别看她面上长的很甜美,可心机很深。若,若她真提前便与马哨子有筹谋,怕是,真不足为奇啊……”

李春来缓缓点头,心中许多东西也开始通透起来。

这片河山内外,多少英雄豪杰?

纵然另一个时空,明末的历史是汉人颓败成片、兵败如山倒的历史,但是内斗内行、外斗外行,可不是闹着玩的。

目前的种种现状都在表明,关于孔小姐和马哨子的这个猜测,八九不离十啊。

若是这般,他李三爷又当如何?

真要发大兵,攻伐马哨子这个底子深厚的真亡命吗?

李春来也止不住陷入了深思。

。阅址

第400章 马哨子的信

新青州左营,能剿灭马哨子部吗?

李春来思虑良久,还是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但是,这个过程若放出去,怕必定会引发轩然大波。

什么玩意?

大名鼎鼎的李三爷,在辽东战场上活捉了费英东,威名传遍整个大明,现在在自己老家的地盘上,碰到个土土匪,还得瞻前顾后、磨磨唧唧的?

开国际玩笑吗?

但对李春来而言,这还真不是玩笑。

若是时间往后推迟两个月,哪怕是一个月,李春来可能根本不犹豫,直接便点齐人马去怼马哨子了。

然而此时,新青州左营的事务不过刚刚铺展开,火器化还处在最初始阶段,各方面还都没走上轨道呢。

现在去搞马哨子,倒也不是不能搞,可,一旦去搞,只能用冷兵器战这等最笨的法子了。

核算一下成本。

没有极为优良的前置条件,可以一战而下,这显然不智。

关键此时李春来并没有紧要的政治任务,逼着他李三爷必须要怎样怎样,自不会贸然。

乃至,李春来也想看看,这件事如果真捅出篓子来,各方面会是如何反应!

在战事上保持克制的收缩状态,在政治、人等其他方面的因素上,李春来却开始逐步发力。

首当其冲的第一条,便是拿地。

李春来通过各种关系,开始在翠烟阁附近的沂水畔,大肆购买土地。

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原始版的房地产开发了。

本身这片区域是核心位置,李春来拿地已经是高价,比市价要高出了一成还多。

而之后,不论是拆除这些民居,还是建造新的园林和商业街铺面,都是拉动一部分沂源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政治层面上,李春来也是做出一个姿态来,他李三爷,是个恋旧的人,有银子是宁可花在沂源老家的。

这件事很快便是在沂源引发了大凡响。

随着最开始卖宅子的几家人,很快便是得到了李春来这边高出市价的现银,欢天喜地的去别处另置地买宅。

搞的附近那些房子破旧、却是无力修缮、又想住新宅子的老百姓,都主动找到李春来这边。

哪怕价格稍稍低一点,也要把宅子卖给李春来。

李春来此时还有近十万两两现银的储备,自是来者不拒。

在这股风潮的带动下,前面封城时遗留的萎靡,很快便是开始消散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沂源上下许多地方,都开始大兴土木。

另一方面。

在李春来与马五细谈了几次之后,也开始初步铺设情报网络的骨架。

说实话,马五其实远非是搞情报工作的最佳人选。

这厮,虽是出身江湖,很是通透,做事也比较稳当,但究竟缺乏远见,更缺乏胸怀,守成或许可以,开拓还是太勉强了。

但此时,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李春来只能先把这个架子撑起来。

第三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李春来开始进一步细化军队方面的工作。

此时这般状态,不搞马哨子是不搞他,李春来却决不能没有准备。

万一马哨子这铁憨憨,一时想不开,非要来搞沂源城,那都未必不可能。

这种人,就像是老林子的土霸王,横行无忌惯了,在没有遭受到真正痛击之前,是不可能听懂人话的。

新青州左营该有的防备与调动,是绝不能少的。

三管齐下。

沂源的局面不仅开始稳当,隐隐都有了第二春般的繁华之势,普通人谁又理会马哨子是哪根葱?

都开始努力着、憧憬着未来的生活。

就在沂源这种欣欣向荣、一片祥和之中,马哨子终于有动作了!

却并非是对哪里动手,而是一把火烧掉了他的老巢,主力人马已经不知所踪

大明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九日傍晚。

李春来收到了这个消息,一时也是惊的目瞪口呆。

什么情况这是?

说好的搞事呢,他李三爷都已经准备好了饮料瓜子矿泉水,就等着看戏,然后收拾烂摊子呢。

谁曾想,马哨子这铁憨憨,居然,跑了???

但最初的无厘头之后,真正冷静下来,李春来却也止不住陷入了深思。

老话说,树挪死,人挪活。

马哨子此举,看着是彪呼呼的,让人摸不到头脑,但具体到实际中,却绝对是明智之选。

理由自也非常简单。

一山不容二虎。

马哨子部若始终盘踞在沂源东部的这片山区中,早晚,早晚都要跟虎踞龙盘的李春来发生冲突。

纵然李春来此时正处在青黄不接之期,只是纸老虎,可马哨子真跟李春来硬碰硬,显然讨不了好。

而只要他有他那几百精锐在手,又似是与那孔小姐有着某种勾连,天下之大,何处去不得?

接下来几天,李春来派出了诸多人手,想打探下,马哨子这憨货,到底是跑哪去了。

但这货就像是人家蒸发了一般,根本就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不说他是早有预谋,但选择的这个节点,的确是相当合适的。

这个时节已经逼临初秋,经常有雨天,莫说马哨子本就对周围的地势地形熟之又熟了。

便是不熟,只要小心着点,一场大雨过后,谁还能还老林子里找到什么痕迹?

丁公公对此自也是有点懵的。

几天时间,接连对李春来发了七八条讯,询问李春来具体情况。

俨然,他也是希望马哨子能搞出点事来的。

李春来如实给丁公公汇报情况之后,后心里也不由惊出了一身冷汗。

在政治斗争层面,丁公公的狠辣,他李三儿至少在此时,完全是望尘莫及啊。

这是拼着自己掉块肉,也得杀鸡儆猴,表现出立场来啊。

还好。

还好马哨子跑了。

若不然,还真不知道怎么收场。

魏朝和魏忠贤自也不傻,他们很快也领悟了这个消息中的深意,在莱芜那边呆了七八天后,便是告别了丁公公,施施然又回到了沂源。

但到了这个环节,魏朝也不敢再作了。

血淋淋的现实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