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2 章(1 / 1)

大明第一吏 纸花船 2000 汉字|5 英文 字 2个月前

八年三月二十四,万历皇爷的内侍和朝廷的来人便一起返程了。

同时,他们也告知李春来,可以提前启程前往京师。

不出意外,京师的回复很快就会传过来,而朝廷的大佬们,包括万历皇爷,恐怕也是想第一时间见到这些功绩的。

已经到了这般,李春来自不会拒绝这种提议。

虽说在宽甸时的战斗,让李春来损失了不少的牲畜,但那不过都是小事!

李春来此时单是现银就有着一万五千多两,尽是从辽地战场缴获回来,直接去天津卫买就是了。

唯一让李春来意外的是,杨镐并没有跟京师的来人一起返京,而是选择继续跟李春来一起。

显然,这老爷子,比心里想的还要更虚啊。

已经到此时,李春来自不会戳破这种东西,而是更为精心的伺候着这老爷子。

主要是杨镐此时能跟他李三爷一块,某种程度上,李春来这边也放心。

否则,万一这老爷子一时想不开,不过日子了,出了什么昏招,找谁说理去呢?

三月二十五,从天津卫采购了不少物资的李春来一行人,正式登陆,一路朝着京师方向进发。

不过此时消息已经传开来,天津卫、大沽口这边不仅有诸多达官贵人,想看看他李三爷,看看费英东和鞑子首级的热闹。

普通老百姓,也想看看鞑子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这也导致李春来他们一整天的工夫,就走了二三十里路,还没走出大沽口呢,全部人的精力,都用来安抚这帮人了。

但各人虽是都有些疲惫,心情却是都挺好。

经过老百姓们的口口相传,现在,已经不只是他李三爷的名声如日中天,毛龙,戚元功,满桂,包括洪斌,陈六子,张黄他们的名声,也都是水涨船高,由世人传颂。

而李春来他们不知道的是

大沽口不过只是第一站,第二天,来看热闹的老百姓更多了,许多人都是举家而来,要好好看一看这十年二十年见不到一次的大热闹。

特别是此时已经临近春耕,田间地头本来便有不少人,许多老百姓,听说李春来他们是打了大胜仗,活捉了鞑子的大高官,都是自发的把各家的物资拿出来,送给李春来一行人。

真有点杀猪宰羊迎王师的意思了。

苦哈哈老百姓都是如此,诸多达官贵人、豪绅大户们肯定也不能干看着,随之也开始对李春来他们赞助。

这搞的大家去京师封赏已经是很happy了,不曾想,一路饭菜几乎管够,还有酒有肉的。

晚上,李春来他们终于离开了天津卫的地头,扎营下来休息,不远处火兵们操持的大锅里,到处都是浓郁的肉香气涌动。

老百姓们平日里过年都不一定舍得吃肉,但在此时,少说也愿意给李春来他们送一只鸡或鸭的。

大户们就更不消说了。

不送个三五口肥猪的,你好意思上前来看鞑子首级吗?

一顿美酒佳肴,吃饱喝足,毛龙止不住感叹:“三儿,哥哥我活了这大半辈子,就这几天,才过的像是人过的日子啊。真的,看到老百姓们这般对咱们,咱们所有在辽地吃的苦,都值了哇!”

不善言谈的满桂也重重点头:“三儿,哥哥再敬你一杯!若没有你,我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这等场面啊。”

“来,三儿,哥哥我也陪一个,啥也不说了,尽在酒中!”

戚元功也笑着对李春来举起了酒杯,眼神一片真诚,没有任何杂质的。

倘若没有李春来,他别说混出身了,怕是小命儿都要不保,早已经留在那片莽莽叠伏的白山黑水间了。

而洪斌、张黄、陈六子他们,虽是没说话,却都是恭敬的端起了酒杯。

李春来在此时不由也有些万丈豪情,红光满面!

纵然付出了很多,家乡的弟兄伤亡近百,现在仅是在船上的棺材就有五十多、近六十口。

但是。

幸运的是,所有的一切,都有回声,并且能得到好的结果,都值了啊!

“来来来!”

“爷们们再多说可就是矫情了,都是自家兄弟,哪来这么多破事儿?来来来,干了!今晚,一定要不醉不归!”

李春来也不废话,率先端起酒杯,潇洒的一饮而尽。

“哈哈,痛快!三儿,我就喜欢你这脾气!干了干了!”

“今晚啥都不管了,不醉不归!”

“喝个痛快”

众人的情绪早就被带起来,登时便是群起而响应,热闹的喧闹声传出去好远好远。



第324章 面圣

后世有位大佬有句名言:“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李春来从未想到过,在某一天,他李三儿竟然也能成为这头风口上的猪。

大沽口和天津卫这边只是开端而已。

待朝廷对于李春来他们确切封赏的消息传出来之后,李春来他们这去往京师的路上,就没消停过。

无数老百姓送鸡送鸭,送粮食送菜,诸多大户们更是杀猪宰羊,拼了命的送给李春来他们。

就算其中有着别有用心者,但大多数人,这种初心显然是好的。

李春来刚开始本还想原价收购这些老百姓送的东西,毕竟,老百姓们也不容易,赚点钱很难。

可很快李春来便是放弃了,完全躺平了

一来,老百姓根本不要他李三儿的银子,二来太多了,着实太多了。

便是李春来有前辈沈万三的万贯家资,怕也经不起这么个折腾法啊。

不过通过这些事情,也让李春来了解、感悟到了更多的东西!

此时的大明,的确垂垂幕已,很多东西都很难再与祖上时的荣光相比,但大明的老百姓们,依然是一群淳朴而可爱的人。

他们并没有对这个世界真正的失望!

这是一种多么宝贵的东西啊,又岂能是他李三爷这一星半点的黄白之物可以比拟?

百姓们的热情虽是让李春来等人的行程稍稍放慢了些,也没有那么多精力看一看沿途的风景。

却是让队伍里每个人心情都是极好。

乃至,说这是很多人一生中最高光的高光点,都没有任何问题。

而李春来在经过了最初几天的浮躁之后,也开始沉稳下来。

随着京师近在眼前了,他必须要打起精神,去应对京师里面的风起云涌了!

大明万历四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一大早,当李春来一行人抵达京师广渠门外的时候,这一热潮俨然达到了最顶点。

饶是前面朝廷便是通知了李春来,让李春来做好应对的准备,李春来他们本身也有了一定的准备。

可这一大早,真正来到广渠门外,李春来众人还是被眼前的场面震惊了。

此时,至少有四五万的竟是百姓,都来到这边看热闹,迎接他李三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