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
李春来这等豪气自不是没有收获的。
一大早,诸多明军夜不收,便是纷纷冲出营地,奔向各个方向,探寻这股鞑子镶蓝旗小主力的消息。
而这么多明军精锐护卫,李春来也不再过于害怕,当即便是令部队拔营前行,赶往塔山铺方向。
因为心里有事,走的很快,刚刚中午出头,李春来一行人便是抵达了塔山铺。
这时,各方面也陆续有消息传回来,那股镶蓝旗的鞑子,早已经不知所踪。
有经验丰富的老夜不收,根据他们留下的痕迹推测,他们此时应该已经退往东面深处方向了。
不过,饶是这般,李春来依然没有贸然,而是很狗的苟在了塔山铺,继续休整一日,待明日消息更准确之后,再继续前行。
今夜是上元佳夜,李春来少不了又破费一番,结交了更多的明军各部夜不收,包括一些塔山铺本土的基层军官。
一通折腾下来,都快要子时了。
营地内。
吹了吹冷风,消了消酒意,李春来刚要回自己的帐篷内休息,一身总旗官袍 的俞瑶,却是快步上前来堵住了李春来的路。
旋即蹙着柳眉,美眸死死的盯着李春来的眼睛,却是不说话。
“咋了?”
“俞小姐,嗝,这么看着我干甚?我这几天好像没得罪你吧?”
李春来止不住警惕起来,饶是他酒量很好,今晚却着实喝的有些多了,止不住的打了个酒嗝。
俞瑶柳眉不由蹙的更紧。
片刻,看的李春来都不自在了,这才低低道:“李大人,你,你知不知道,你这么无度的招待这些人,咱们的粮草,已经不多了!”
“嗯?”
李春来也一下子清醒了不少,看了看俞瑶,旋即拉开帐帘道:“现在还剩多少?咱们进帐里来谈!”
俞瑶其实是有些害怕李春来的。
她着实是看不透这个年轻却是深邃的男人,特别是今晚李春来又喝了这么多酒。
但此时外面北风呼啸,刀割一般,着实是太冷了,她还有更多的东西,需要仰仗李春来,也不好撕破脸。
想了想,一咬牙,还是跟着李春来进入到帐内。
帐内,李春来往火盆里又添了些炭火,用扇子用力扇了一会儿,本来不太暖和的温度很快便上来了。
李春来也看着俞瑶的眼睛道:“咱们的牲畜,还有多少?”
俞瑶见李春来漆黑的眸子里已经一片清澈,也稍稍松了一口气,却依然蹙眉道:“咱们从盖州过来时,一共带了一百多只羊,三十多头猪,现在,羊已经不到五十只了,猪还有九头,都不到十头了”
“这,这么快?”
李春来也被吓了一大跳。
其实,他也很明白,用这种以色侍人的方式,其实是很不理智的。
色究竟会衰先不说了,万一,再碰到那盖州李福凯一般的人物,起了什么歹心
李春来还真不好防!
哪怕是进入到了辽沈腹地。
可,若是不这么办,以李春来的身份和底子,显然很难打开局面!
他本身就是强自凑过来的自干五
这俨然陷入到了一个死循环。
看着李春来尴尬的模样,俞瑶不由露出了一丝冷笑,心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虽说这话不能说出来,可看到李春来吃瘪了,俞瑶心里还是有些止不住的小畅快。
能看到这位大名鼎鼎的李三爷吃瘪,一般人怕是也没有这个机会啊。
然而还没等俞瑶心里乐完,李春来忽然很规整的深深对俞瑶一礼,道:“俞小姐,此事,说起来都怪我李三儿孟浪了。现在已经这般,我李三儿又该如何做,才能挽回局面呢?还请俞小姐教我。”
“”
俞瑶登时愣住了,本来脱口就能出的话,却是看着李春来的恭敬模样,一个字也再说不出来。
因为,当她真正的站在李春来的角度上来思考,忽然发现,她前面那些所谓的想法,尽是破绽的
倘若李春来不这么豪气
他们,怕是还陷在那雪城营地里,怎可能来到这安全的塔山铺军营里呢?
第233章 抵达沈阳
次日一早,天气不错,李春来一声令下,队伍当即离开塔山铺,沿着官道一路北上,直奔海州方向。
昨夜时,俞瑶虽是没有给李春来提出什么有效的建议,可李春来这一通卖惨又卖乖的,与俞瑶之间的关系,已然是拉近了许多。
到了这个程度,李春来很明白,他可以通过这种装款爷的方式,一路安稳的赶赴沈阳。
可!
想要真正做成事,想要立功勋,想要得到真好处,那就需要切实的关系,或者说缘分了。
俞瑶她们俞家这一小支,看着似是略有卑微,只是千总级别,但他们已经在辽地经营十几二十年。
特别是又在毗邻抚顺前线的奉集堡一线。
这等底蕴,俨然不是李春来能比的。
李春来可不是来混日子的,而是来切切实实立功勋的,自然得尽力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从中获取最大的利益。
至于频繁招待各路人马、粮草见底的问题,李春来却不会担心什么。
这其实是个非常简单的人性问题。
有钱便用有钱的玩法,没钱,那便用没钱的玩法。
核心便是要善于拒绝!
没钱的时候,招待人便不用肉食了呗,正好借此机会,剔除大部分混子,看看有没有能真正值得结交的人。
反正他李三爷的脸皮,早已经比城墙还厚,一般人想套路他李三爷、撸他李三爷的羊毛,那肯定是得多花不少心思的。
尤其是李春来已经通过诸多方面了解到,过了海州,便是彻底进入到了大明的腹地,已经属于安全区。
即便还有小部分鞑子游骑作祟,但效用力已经是微乎其微。
傍晚时分,队伍顺利抵达海州。
在这个辽地腹心真正的城池,气氛俨然与盖州等地有着很大的不一样。
饶是此时已经傍晚,天色就快要黑下来,可城门并没有关闭,而且周围人很多,特别是从塔山铺北面那条路过来的辎重物资队伍。
喧闹之间,跟关内的城池几乎没有什么分别。
李春来看到这种状态,也开始真正的踏实起来。
就算鞑子和那些明军中的败类再大胆,又怎敢在这种局面下作大乱?
真当万历皇爷和那位新任的杨经略,都是吃白饭的吗?
那位杨经略或许对打仗并不太在行,但玩弄手段,搞政治斗争,恐怕全辽地能玩的过他的,也不多!
李春来此役虽是作为自干五,入辽来援。
但他走的是内廷的路子,万历皇爷都是知道有他小李三儿这么个人,各项手续自是很齐全的。
完全可以进入海州城里休整。
但只扫了一眼海州城的状态,李春来便是明白,这地方现在没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