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8 章(1 / 1)

大明第一吏 纸花船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是一下子好了许多。

以前怎么就没发现,小李三儿这个小崽子,看起来也有这么顺眼的时候呢?

看着众人一片和谐,皆是欣欣向荣的模样,李春来的心里却是长长吐出了一口气。

以赵阳明这龟孙模样,并不是他李三爷不想搞死他!

以后若但有机会,李春来绝对要送赵阳明这种杂碎去西天终生游!

只是,此时诸多军务上的事情需要赵阳明协调暂且不说,李春来的老娘亲人,可还都在沂源城呢。

包括诸多弟兄们的亲人。

若是不把这后方稳固好了,大家又怎可能踏实的去辽东如何?

与浩浩汤汤的时代大势相比,一时间的个人荣辱,又算得了什么?

况乎。

不闻汉人有一句千古流传的至理名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吗?”

更不要提,李春来此时看似是吃下了这个哑巴亏,可他李三爷的为人,怕是要切实入人心了。

……

李春来与赵阳明都是达成了一致,起码是在表面上达成了一致,沂源上下,真的已经是达成了一个统一的利益共同体。

接下来再处理各项事务,那自然是事半功倍!

很快,关于李春来新组建这支新军所需的各项物资、包括人手事务,便是风一般飞速的传达下去。

而关于李春来正式就任军职的仪式事务,也迅速被敲定下来,便定在明日中午。

县衙方面,包括沂源守备方面,军政双方双管齐下!

共同对几乎所有沂源士绅、宗族长老、包括诸多读书人,都是一起发送了喜帖。

这迅速在沂源上下引发了更大的波动。

一时间,本就因此而热闹的沂源县城,不由更加的热闹,所有人都在议论着、商议着此事。

特别是李春来招募这批新军待遇极为优厚的事情,也随之扩散开来。

许多想改变当下状态的汉子,都是蠢蠢欲动,就等着李春来这边征兵的详细通告,正式发出来了。

然而。

就在一切都走上轨道,几乎是国朝这二百多年来,沂源上下最一心、最顺利的时候。

沂源东大营,丁公公的临时驻地。

在丁公公的临时中军内,李春来却是为这支新军的番号问题,消耗了无数脑细胞,直愁大了脑袋!

第211章 沂源第二千总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

古往今来,不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一个借口,一个正义的借口,从而让自己代表正义,占据民心。

李春来有着那个灵魂的积淀,对此更是慎之又慎!

按照丁公公给李春来搞下来的这个职务,是‘沂源东大营副千总’。

若赵阳明非要挑刺儿,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扯后腿——

李春来甚至完全可以独立出沂源守备,乃至是独立出沂源地方之外,直归丁公公这边直领!

因为李春来这是‘战兵’职务,是要上阵打仗卖命的,是‘兵者,凶器也’中的那个‘凶器’。

与那些只能种田、煮盐、挖矿、押运的普通军汉们,俨然有着云泥之别!

不过赵阳明此时既然已经上道了,主动为李春来提供方便,以李春来的心胸,自不会再耍什么没格局的小性子。

因为李春来非常明白!

军队这种东西,如果不能根植与某一地,根植与老百姓心中,起码是扯起这层虎皮,那就是无根的飘萍,根本就不具备成为强军的核心条件!

然而就算诸多头大、不好解决的事务都已经上了轨道,此时新军番号却又让李春来更头大,更不好解决了……

按照国朝惯例,游击职以上才能开营。

李春来此时不过只是区区副千总,而且是还没正式踏入军职的‘准副千总’,又有什么开营的资格?

但是就算不开营,这个番号,却必须李春来亲自来定!

主要是这里面的牵扯太深也太甚了,言语都不是太好表述的。

就比如,后世对某个人最高的歌颂,便是‘伟大的XXX的缔造者’!

李春来此时,做的就是这个‘缔造者’的工作!

而且。

这还不是跟很多人借用别人的平台,‘借壳上市’一样,是李春来必须自己从无到有、必须将其中全盘掌控的一个过程。

又岂能不烧脑?

直想了小半个时辰,丁公公有事外出都回来了,李春来却还是没有什么头绪。

丁公公不由笑骂:“三儿,这是咋了?你小子脑子不是挺机灵的吗?怎么现在就跟个猴儿一样抓耳挠腮的?”

李春来心中只要问候丁公公祖宗十八代,面上却是陪笑道:“公公,您就别取笑小的了哇。小的虽是读过几天书,却是真没咋读明白。而且,对很多规矩,小的又不是太了解……公公,这等大事,还是得您帮小的多想想办法呀……”

丁公公不由哈哈大笑:

“三儿啊三儿,看到你个小猴子被难住,杂家不知怎的,心里咋就这么舒坦呢?

不过,你小子究竟年轻,不知道规矩也是正常。

这事情嘛,其实也不复杂。

若实在没办法,便先借沂源的壳子吧。毕竟,就现在这般状况,你也不可能从其他地方再招人。有沂源这个壳子加身,你想来也更好掌控麾下。”

“这个……”

李春来闻言几如五雷轰顶,茅塞顿开。

丁公公这狗太监虽说很多时候都是不阴不阳,让人很难以接受,但是,他究竟碧瓦红墙中的白骨堆里爬出来。

他站的那种高度,特别是那种远见,绝对是此时李春来能切实接触到的最高级别了。

忙是连连对丁公公行礼:“公公,有您老这句话,小的就踏实了哇。不若,咱们就叫沂源第二千总,以彰显咱们对皇爷的忠心……”

丁公公显然不是笨人,不由一个机灵,很快便是捕捉到了李春来这个‘第二’的含义。

第一千总,那自是赵明阳的,隶属青州地方,要守卫沂源地方哇……

忙是看向李春来的眼睛。

李春来轻轻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已经下定了决心。

丁公公不由‘桀桀’笑出声来:“好,好啊,很好啊!”

他接连说了三个‘好’字,道:“三儿你既然有如此决心,杂家又岂能不支持你?此事,便这么办了!明日,你正式任职之后,事情定下来,杂家马上便禀报皇爷!”

“谢公公!公公您对小的的提携抚照之恩,小的永生永世都不敢忘怀哇……”

……

离开了丁公公的临时中军,李春来本来想去杨德山家里拜访,却又止不住想起了表妹珊儿……

长叹息一声后,随即作罢,派人去请杨德山到家里谈事情。

所谓‘得陇而望蜀’。

人的贪心的确是无止境的,但李春来此时要做的,却是克制克制再克制!

通过与丁公公的交流,包括自己的反思,李春来已经很清醒的认识到,他到底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简而言之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