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代皇子出家、安天下大乱
“……”
沉默的凝视着慧寂,裴文德没有再继续追问什么,而是就这么一言不发的望着对方。
连带着房梁上的小青也平静了下来,只是那略显波动的眼神,说明她的心情并没有表面看上去的那么平静。
“唉,终究是不撞南墙心不死。”
无声的叹了口气,慧寂直到这个时候才终于选择道出了所有的真相。
“罢了, 不管你们未来如何,但师兄我这次的确是有求于你的。”
表情收敛、神色肃穆的慧寂低下头,用一种悲伤却又带着些许惆怅的语气说道。
“相信师弟你也看到了国运的演变,看到了那条勉力维持的‘潜龙’了吧!”
明明是疑问的句式,但慧寂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却采用了肯定的语气。
“纵使我以‘圣心之佛’镇压国运, 终究不比赵归真那牛鼻子的罗浮道盘。”
“当今大唐的形势,外有西北边垂吐蕃来袭,回鹘又侵扰塞境, 加之南方诸蛮作乱犯上,可谓是四面楚歌。”
“内则黄河决堤、水淹千里,淮南天旱、人皆易子而食,可谓天灾不断。”
“更遑论,天灾之外还有人祸……”
“无论是牛李党争、藩镇割据、赋税混乱、私茶泛滥,都是足以动摇国本的祸根之源,想要扫除非一时所能及也。”
这还是裴文德第一次如此直观的听人讲述大唐的现状。
仅仅只是听闻,就比他一路上看到的那些灾民还要更加令人触目惊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今的大唐之所以还没有全面崩溃,纯粹是倚仗唐武宗李炎自身的威望与手段。
“比我想象中更多要严重多了,但这肯定不是最关键的难题。”
忍不住插嘴打断了慧寂的讲述,裴文德知道自己师兄的性格,能够被他如此轻描淡写提出来的问题, 他大概率都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
“的确如此,这些天灾人祸虽然看似繁杂,但无外乎内外两种。”
“先安内后而攘外,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于内,可开仓赈灾、救民于水火, 自然能收拢民心,安抚百姓。”
“于外,诸般作乱皆起于贪污,派名将戍边、重整军纪、彰显仁义,自有武力驱逐那些作乱之辈。”
“待到时局稳定之后,撤职文官武将之首脑,安插自己心腹制衡,以‘杀一儆百’之势彻底断绝牛李党争与官宦勾结的祸患。”
“到那时,法律先行、百姓思安,天下自会重归太平。”
一字一句的说出自己未来数年、乃至数十年的施政抱负,慧寂此刻的眼里充满了光彩,就好像看到了一个他梦想中的“人间佛国”。
只是在说到最后的时候,慧寂眼中的光彩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掩不住的惆怅。
“只可惜,我当初为了让琼俊彻底跳出棋盘,以‘青囊之法’断其龙运、灭其尘缘,方才能瞒过那些心怀不轨之徒。”
“如今琼俊虽有魄力背负天下人的愿景与期望, 可终究与凡尘无缘了。”
“为今之计,需有人代其出家、重聚国运,我才能够肆无忌惮的放手一搏, 与琼俊一同挽这大厦于将倾。”
……………………………………………………………………………………………………
在慧寂接下来的描述中,裴文德终于弄清楚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按照慧寂一开始的想法,他是想借助裴慧的势力,一点点崭露头角、逐渐走上政治舞台的。
奈何计划没有变化快,气运之妖——黄巢的出现完全打乱了慧寂的计划。
为了降服那只蝗妖、避免对方造成更大规模的蝗灾,慧寂不得不暴露自身,单人深入神策营、劝服那些被蝗妖蛊惑的士兵们。
由此,慧寂在抵达长安之前便暴露了自己的行踪。
朝堂上的各方势力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都开始或拉拢、或打压慧寂,让他根本无法像计划中那般一点点崭露头角。
好在这个时候他发现了琼俊和尚,一个新的计划便自然出现在其脑海之中。
既然已经无法像计划中那般潜移默化的强化自己的影响力,那为何不索性人前显圣、扶持一个自己更欣赏的人物呢?
于是为了防止在计划成功之前,琼俊被人扼杀于摇篮之中,慧寂提前做了一手准备。
断其龙运、灭其尘缘,让琼俊像一位真正的出家人一样,再无任何牵挂。
并且为了让这种运作更显真实,慧寂还将琼俊的命格、龙运转送给了裴慧,让她成为了明面上替琼俊挡灾的“代替品”。
当然了,慧寂并不指望自己的这番操作能够瞒过裴慧。
但裴慧身上的命格、龙运的确是如假包换的,能够让她有资格问鼎“女帝”之位。
如果慧寂原本的计划顺利的话,他会在最后关头以“转运之法”再将命格给转回来。
可是令慧寂万万没想到的是,裴慧居然从头到尾就没想过自己登顶九五之位,她只是单纯的想借助“帝王命格”来炼制飞升丹。
这也就导致李炎现在虽然传位给了琼俊,但琼俊却早已失去了承载这份国运的命格。
现如今,唯有再找一位有资质的人与琼俊转运,方才能够避免这场危机。
但这位“转运之人”必须得先满足两个前提条件才行。
第一是其本身就有成为“伟人”的资格。
据慧寂的观察,目前除了那些天生的皇族之外,也就只有像裴慧、裴文德这样的“祥瑞灵童”才有这个资格。
第二则是“转运至人”得继承琼俊现在的运势——即出家当和尚。
要是裴慧还活着,慧寂自然能够毫无心理障碍的下黑手,强行转换二者的命格。
大不了,大唐历史上又多出和武则天一样“出家当尼姑”的后宫嫔妃,根本就不会影响大局。
可现在有资格与琼俊转运的是裴文德,这就让慧寂有些犯难了。
而这也是慧寂先让赤狐给小青做心理工作,然后自己又亲自现身劝说裴文德的原因。
——代皇子出家,安天下大乱!
卷末 僧名法海
一年后,潭州同庆寺。
“师父,该喝药了。”
只见张楚生先是轻敲了一下禅房的门扉,然后才小心翼翼的朝着里面喊道。
“知道了,这次又是什么药?”
闻言,灵祐禅师立马结束了自己今天的早课,一脸无奈的望向了那道缓缓裂开的门缝。
“这次是护肾养肝的,师兄说是对你目前的身体状态有好处。”
张楚生其实知道灵祐禅师不喜欢喝这些药。
但无奈对方的身体的确是一天不如一天了,他也只能按照师兄的吩咐,每天定时定量的看着对方喝下去。
“天天喝药,我现在喝药都快比的上吃饭了。”
再次无奈的叹了口气,灵祐禅师起身推开大门,顺势便从张楚生手中接过了那碗药。
“你师兄呢?他这才回来几天,怎么人又不见了?”
听到灵祐禅师这么问,张楚生顿时眼珠子一转,一时间竟不知道该不该说实话了。
“好了,你不用说了,那臭小子是不是又下山去了?”
看到张楚生那欲言又止的表情,灵祐禅师当下就明白了一切。
“是青姐下山了,师兄又去找她去了。”
自从裴文德和小青重新回到同庆寺之后,类似的一幕就不时的会上演。
从一开始的惊奇到现在的习以为常,张楚生都不知道自家那师兄来来回回找了多少次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裴文德与小青之间似乎并没有太大的矛盾。
这种“你追我逃”的奇特相处模式,反倒成了两人之间默契的另一种体现。
“唉,孽缘呐!”
微微叹了口气,同样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的灵祐禅师也只能这么说了。
毕竟裴文德身上发生的事情,灵祐禅师早在他回来的第一天就问的一清二楚了。
“都怪慧寂那劣徒,他迟早哪天得把天都捅出个窟窿来!”
……………………………………………………………………………………………………
傍晚时分,沩山脚下,宁乡县内。
“我就知道你在这里……”
伴随着一声叹息声,只见一位身披僧袍、颈带念珠的少年僧侣推开客栈的大门,一眼就看到了不远处正在喝酒的青衫女子。
能够让少年僧侣抛开那些求签拜佛的香客,第一时间下山找人的,估计也就只有这位青衫女子了。
“我这次下山可没带多少钱,到时候咱们就一起留下来给店家洗碗吧!”
听到这位少年僧侣的调侃,早已在柜台恭候多时的掌柜先是一愣,随即便连忙笑着摇了摇头。
“师父说笑了,这些酒才值几个钱?”
“只要您开口,青娘子就算把整个酒窖搬空,我都没什么意见。”
说到这里的时候,掌柜的声音短暂的停顿了一下,然后才略微感慨的说道。
“毕竟当初是您建立的‘避难营’收留了我……”
“也是在您的帮助下,我才开了这家客栈,不用再过那食不果腹的苦日子了。”
掌柜自问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人,所以对于这位少年僧侣的帮助可谓是铭记于心,永世难忘的。
“掌柜的客气了,小僧只是再尽自己所能罢了。”
少年僧侣、或者说裴文德朝着掌柜双手合十道。
“哼,倒是越来越像真和尚了,连‘小僧’的称呼都出来了。”
不知道是不屑还是真的醉了,看到裴文德那副标准僧侣姿态的小青顿时冷哼一声。
“呃……”
有些尴尬的瞥了小青一眼,裴文德赶紧放下合十的双手,然后在掌柜那满脸笑意的注视下走向对方。
“小青,你又喝多了。”
伸手将最早的小青搀扶起来,早已习惯了对方这副模样的裴文德难得的抱怨了一句。
“你又不是不知道当时的情况,你以为我愿意搞成现在这副模样吗?”
裴文德知道以小青的酒量,如果不是她自己想醉的话,区区一些凡酒根本不可能让她醉倒。
“说起来,你这次到底喝了多少?”
“要不是驿站那边告诉我你在这,我还真不知道你一路都喝到这来了。”
这间酒家并非裴文德一路找来的第一间酒家,由此也可以得知小青这一路上究竟喝了多少酒。
“还有剑……”
贴着裴文德的身体,小青只是微微抬了一下眼皮,旋即就把全身的重量压在了对方的身体上。
“知道了,知道了!”
一把将小青背到背上,只见裴文德在抱怨之余,也不忘将那柄依靠在酒桌上的青蛇剑带走。
“掌柜的,这次又麻烦你了。”
“我身上的钱在前面那些酒家花完了,小青的酒钱我下次再带给你。”
根本不用裴文德打招呼,掌柜就已经熟练的摆了摆手。
“些许酒钱而已,根本不值一提。”
“如果师父还要再跟我提着酒钱,下次我就不招待青娘子了。”
面对掌柜的好意,裴文德最终只得笑着离开了这间酒家,然后沿着自己来时的路一点点的走回去。
“唔,你明明不用来找我的,我认路……”
似乎是真的喝醉了,只听爬在裴文德背上的小青轻声的低喃着。
“嗯,我的确可以不用来找你。”
听着自己耳边传来的微弱声音,裴文德不由得笑了。
“不过一想到你可能会在某个地方醉倒了,然后暴露原形大闹一场的时候,我又没办法说服自己不来找你。”
此话一出,裴文德明显感受到自己耳边的呼吸声急促了几分。
下一秒钟,一发笨拙却沉重的头锤砸在了裴文德的后脑勺上,让他忍不住惊呼了起来。
“哎呀!你来真的呀?!你不知道这很痛的吗?”
没有回应裴文德的惊呼,睡眼朦胧的小青只是把自己调整到了一个尽可能舒服的姿态,然后便沉沉的睡去了。
“你这家伙……”
很明显感受到了小青的状态,裴文德尽管疼的有些咬牙切齿,却还是压低了音量的嘟囔道。
“真不知道这些见鬼的习惯是跟谁学的,我可不记得寺里有招待过酒鬼。”
并没有使用任何的神通法术,裴文德只是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逐渐颠簸的路上,像是十分享受这种感觉一般。
而随着裴文德背影的逐渐远去,夕阳将他与小青的影子一点点拉长,直至最终彻底重叠在了一起。
第十四卷 释迦佛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