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95 章(1 / 1)

文唐 步兵长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朝代也没有经历过大唐这样的局面啊,远在千万里之外的领土很难有效治理,采取分封就是最好的方法。

反对的人以清流为首,支持的人则以宗室为首,两个群体背后都有支持者不停的拱火。

清流的支持者大多都是故土难离派和没资格参与分封的,宗室背后支持的基本都是自认为有资格获得分封的权贵。

两派打的那叫一个狗头淋血。

新学派难免也参与了进来,也是有支持有反对的。两帮人都想拉岳山下水,私下没少找他主持大局,不过都被他拒绝了。

理由都是现成的,闭关着书不问政务。

为了躲避这场风波,连筹建博物院的事情都暂缓了。

不过他对这件事情一直都保持着关注,只是他的关注点不是分封本身,而是李世民隐藏在分封背后的那一步大棋。

削弱权贵阶级的特权。

之前他给李世民讲过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的话题,其中就有谈到过税收问题。

想让国家延续的更长久一些,不至于因为财政不足而亡国,就必须收回权贵阶层的免税特权。

但想做到这一点实在太难了,难到了岳山这个穿越者都认为眼前毫无办法。

必须要通过两三代人彻底打败世家和权贵阶层,才有那么一两分希望。

可李世民却在没有办法中创造出了一个办法,利益交换。

改革实际上就是利益再分配,利益被损害的一方自然会反对。现在李世民用了一个巧妙的方法,用更大的利益交换你的免税特权。

海外的领地对大唐来说就是鸡肋,鞭长莫及很难完成有效统治,反而导致朝廷结构臃肿管理成本成倍提升。

但对于那些权贵来说就不一样了,是他们实现家族质的飞跃的机会。从一个权贵成为事实上的诸侯王,谁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对于此时的人类来说地球太大了,大到了大唐的权贵都不够用了。李世民完全不用担心无地可分,只要那些权贵愿意,能把他们都送出去。

而这些权贵则占据了拥有免税特权的大多数,把他们送走,剩下的那一小部分还不是任凭朝廷摆布。

真要是让他把这件事情做成了,中国真的有可能提前一千多年实现官绅一体纳粮的伟业。

照现在的情况看,这种可能性非常大。因为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一个人反对这件事情,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分封本身上,默认了封国换特权的存在。

可以说这是一个阳谋,也是一个双赢的结局。最妙的地方在于,居然没有人意识到这个是局。

每每想到这一点,岳山都对李世民佩服不已,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到这个点子的。

文唐

第792章 学院派亮相

重启分封的议论很快就传遍了大唐,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但凡有点见识的都要叨叨几句。

反分封派和分封派的争执也越来越大,甚至很多地方出现了两派斗殴的情况。

在这个争执的过程中,清流很快就被权贵阶层给压制了下去,毕竟权贵才是执掌天下大权的群体。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分封派就获得胜利了,因为一个谁都没想到的群体站出来扛起了反分封派的大旗——学院派。

“哈哈……好,好,好呀,真是太好了。”看着手中的报告,李世民高兴的连连叫好。

“什么事情让二哥这么开心。”长孙无垢捧着一杯茶放在他面前说道。

“你看看你看看,学院派出身的寒门士子扛起了反分封的大旗,和分封派的旗鼓相当。”李世民指着报告说道。

长孙无垢也没有避讳什么,站到他身边默默看了起来。自从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破了之后,长孙无垢已经越来越多的参与到了朝政中来。

只是她很懂的分寸,从来只站在李世民背后,有什么事情也都是私下商量,不会在明面说一句和朝局有关的话。

看完上面的内容,长孙无垢的眼睛也亮了起来,欣喜的道:“恭喜二哥,学政体系推行二十年终于可以撼动世家豪强了。”

李世民欢喜的道:“哈哈……朝廷养士二十年,心血没有白费啊。你看看,他们为了朝廷居然敢当面锣对面鼓的和权贵争吵。”

长孙无垢眼珠子一转,笑道:“您不是希望重启分封吗,学院派站出来反对不是阻挠了您的计划吗,为何您还这么高兴啊。”

李世民道:“不一样不一样,他们并不知道我的计划。,并非有意破坏。站在他们立场上反对分封才是符合大唐利益的,要是他们都反过来支持那我才应该头疼。”

长孙无垢道:“那您准备怎么收场?强行重启分封,恐怕会伤了寒门士子的心。”

李世民道:“不着急不着急,让他们多争论一段时间。争论的时间越长,特权换封国就越深入人心。等到重启分封的时候,朝廷收回特权才不会遭到反弹。”

“至于学院派的士子们,我相信他们会明白我的苦心的。就算现在不明白,将来也会明白。”

“嗯,不行,士子们的力量还是太薄弱,我要给他们找几个帮手壮壮声势才行。要不就让翠岚放点风声出去?”

长孙无垢连忙阻止道:“万万不可,翠岚的身份太敏感,我怕他一出声权贵直接就认输了。”

李世民深以为然的道:“也对,换个人。嗯有了,让上官仪、于志宁等人声援他们。”

关心分封事情的不只是权贵和清流、学院派,还有宗教圈子,尤其是佛教对这件事情尤为的关心。

“大法师,我佛门数十位大德写信过来,希望您能游说圣人重启分封。”辩机来到玄奘面前小心翼翼的说道。

“我知道了。”玄奘似乎一点都不奇怪,随意应了一声继续翻译经文。

“您猜到了他们会这么做?”辩机道。

“这有什么难猜的。”玄奘放下手中的笔,决定好好教导一下这个自己看好的弟子,道:“朝廷限制宗教的发展,对我佛教的限制尤大。”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想限制佛教,很多权贵都是佛教的信徒。如果他们有了封国,佛门就能在那里不受限制的传教。”

“可以说封国之事一旦成真,我佛门将会迎来一次大机遇,这就是他们为什么要支持重启分封。”

“原来如此。”辩机恍然大悟,但随即又疑惑的问道:“可是我看大法师似乎无意插手此事,难道您不支持分封?”

玄奘摇摇头道:“我支持不支持都没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不在于你我,也不在于哪一方人多,而在于那寥寥三五人而已。”

辩机露出了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