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东南二洲都合适,只是这里还处在探索阶段,把藩国建立在这里估计也没人愿意去。所以我准备先在南洋诸岛进行分封。”
长孙无忌道:“若圣人欲重启分封,必须要立法不得在大唐本土实施分封,否则必酿大祸。”
李世民深以为然的道:“本土分封乃取祸之道,我会圈出哪些土地可以分封,哪些不允许分封,辅机无需担忧。”
长孙无忌道:“那臣无疑义了。”
等他坐下李世民又看向其他人,道:“你们就没有意见?”
房玄龄起身道:“不知圣人准备给哪些人进行分封,皇室宗亲还是全部贵族?”
李世民道:“全部分封不可取,外臣只有功绩卓着着才可分封,皇室宗亲亦只有亲王及功勋卓着者可得。”
这一下众人就有意见了,不是因为只有功绩卓着的外臣才得分封,那么多贵族不可能都封国,必然要分出三六九等的。
有意见的是对皇室宗亲的分封,太严苛了。亲王才有几个,以宗室而立军功者更是稀少,要是这样干会被骂薄待宗亲的。
刘洎说道:“圣人不可啊,皇室宗亲皆为太祖子孙岂可区别对待,更不可落于外臣之后呀。”
岑文本道:“应当先封皇室宗亲再分封外臣,请圣人三思。”
其他人也纷纷表态,先宗室再外臣。宗室都还没分,哪个外臣敢受封。
李世民道:“岂可因宗亲而忘功臣。”
不过他也接受了一部分建议,道:“不过你们说的也有道理,若不分宗室难免会让人认为我刻薄寡恩。”
“那这样,先分封亲王及有大功于社稷的宗室,再分功臣,最后在分其余宗室。”
见众人还要劝,他不容置疑的道:“此事无需再议,就依此行事。”
“喏。”众人无奈领命,但心中都很开心。同时也觉得跟着这样的皇帝,值了。
就在他们以为事情结束的时候,李世民又抛出了一个大炸弹:“既然诸位都不反对分封,那么现在我们来讨论另外一个问题,诸侯王在大唐本土的食邑和特权要不要调整。”
“嘶……”众人皆心惊肉跳,就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果然如此。皇帝这样要借着分封的机会开始削弱权贵的特权了。
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机会选的好,可以说太好了。
如果直接削权贵特权,必然会引起所有人反对,可现在……你要不要封国?想要就交权。
封国重要还是特权重要……他们会说都重要,但非要二选一的话大多数人都会选封国。
当然了,权贵就是权贵,不可能把所有特权都收走,现在的问题是朝廷想收回那一部分特权。
这将决定着群臣对此事的态度。
长孙无忌道:“不知圣人想如何调整,还请示下。”
李世民道:“食邑与封国二者选一,要食邑就不封国,封国就交出食邑。”
对于这一点众人都没有异议,这一点很好理解,封国都有了再要食邑就是贪婪了。
“选择食邑者特权不变,主要针对的是选择封国的权贵。他们享受的大部分特权都将保留,主要针对的是其在本土的财产特权。”
“凡是选择封国的,可以经商,但不许在本土大肆置办田产。其财产将不再享有免税特权,必须和普通百姓一样缴纳皇粮国税。”
众人又等了一会儿,见李世民没有在继续往下说的意思,房玄龄才出口问道:“就此两点吗?”
李世民道:“对,就这两点,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都感到不可思议,本来他们以为皇帝会提出很苛刻的交换条件,心中都提了一口气。没想到板子高高举起,就这样轻轻的放下了。
在他们看来这根本就算不上削弱权贵特权,而是很正常的行为,皇帝要是不采取这样的措施那才有问题。
权贵拥有封国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取大量财富,要是再允许他们在本土大肆置办田产。
诸侯王的权势只会越来越大,朝廷越来越虚弱,对他们采取限制是必然的。
确认李世民对权贵特权的削弱如此简单,众人都放下心来,齐声道:“臣等无异议。”
李世民道:“那诸卿就好好考虑一下,这场分封该如何进行吧。”
会议结束众人走出紫宸殿,都在思索会议的内容。
长孙无忌走在最前方,褚遂良跟在他身边道:“长孙公,这夏国公的手伸的未免有些太长了吧。居然越过政事堂代表朝廷和佛教达成协议,眼中还有没有朝堂诸公,还有没有法纪。”
“呵呵。”长孙无忌轻笑一声拍了拍他的肩膀,什么都说就当先一步离开了。
只留下褚遂良面色变的异常难看,看着长孙无忌的背影,眼中满是愤恨。不过很快就恢复正常,面带微笑的找到刘洎,道:
“刘相,博物院之事你就这样同意了?”
刘洎无奈的道:“不同意又能如何?圣人乾纲独断根本就没给我们反对的余地啊。”
褚遂良愤慨的道:“圣人非刚愎之主,这样反常必然是受人蛊惑。自魏相亡故您就是清流领袖,可不能坐视贼人当道而置之不理啊。”
刘洎道:“贼人?不知褚相所指何人?”
褚遂良道:“还能是谁,自然是那个靠鬼神之道蛊惑圣人之人。必然是他不甘寂寞才鼓动圣人创立博物院,以达到复起的目的。”
刘洎眉头皱起,道:“你是指夏国公?”
“嘘。”褚遂良慌张的四下观望,压低声音道:“您小声点,隔墙有耳啊。那位和宫里的力士勾结很深,尤其是大太监赵蒙,更是他的座上宾。您在这里说他坏话,小心遭到报复。”
刘洎闻言非但没有畏惧,反而提高声音说道:“我辈清流自当于宵小之辈势不两立,岂能因畏惧不敢言?如果夏国公真敢勾结内侍,我必参他一本,褚相说他和大太监赵蒙勾结,可有证据?”
见不少人都朝他们看来,褚遂良心惊肉跳,心里已经在后悔为什么来找刘洎。
知道这老头刚烈,却没想到他这么直,这种话怎么就敢在皇宫里嚷嚷出来了。
但后悔也完了,只能拉住他说道:“要说证据,我亲眼见过两人勾勾搭搭。”
刘洎责备道:“既然亲眼见到为何不早早禀报圣人?”
褚遂良道:“我倒是想,可没有证据啊。夏国公在圣人心目中的地位你也知道,我空口无凭就上奏,只会引起他们的警觉。”
刘洎道:“那也要上奏,只有这样才能震慑的住他们,明日早朝你我就一起上书圣人言明此事。”
褚遂良现在肠子都悔青了,连忙劝阻道:“刘相别着急我正在收集证据,等拿到铁证在一举把二人搬倒,您可千万别上奏打草惊蛇。”
刘洎这才说道:“好吧,等你证据收集齐全了一定要告诉我,我和你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