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来,包括开凿隧道、如何设计修筑桥梁的方法。”
“切记,我知道的也不一定是正确的,只能作为参考,你们一定要先验证过后在去做。还是那句话,亦缓不亦急。”
李大亮点点头,正色道:“谢夏国公指点,我会小心行事的。”
这时李世民又道:“再仔细想想,看还能不能再想起什么重要的东西?”
岳山道:“咱们还是继续说宏观角度规划铁路的问题吧。”
李世民道:“这有什么好说的,到时候我会朝中大臣商议的。”
岳山摇摇头道:“不是这样的,这件事情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刚才我说过,大唐的疆域太广阔了各种地形都有。”
“规划路线的时候必须要把每一地的地质情况都考虑进去,确定铁路线适不适合经过那里。圣人以为朝中大臣有几个懂这些东西的?”
“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我以为最好的办法就是组建专门的机构,培养招募专业人才。”
“圣人想修哪条铁路,把命令下达给他们。让他们规划处几条合适的路线,然后圣人在从中挑选一个最符合心意的。这才是完全之道啊。”
“还有专门研究桥梁修建的人才,专门研究打隧道的人才……针对各种地质条件都要有不同的人才,让他们来解决修筑铁路遇到的各种难题。”
“铁路修筑是一个涉及无数行业的综合性事业,现在大唐根本就没有这么多相关人才。朝廷必须要未雨绸缪,从现在就开始着手培养才行。”
李世民道:“你又在给我找难题啊,人才培养岂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岳山道:“确实不容易,之前您废除匠籍大大激发了工匠们的积极性。”
“以前那些在籍的工匠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孙继承自己的手艺,现在都把手艺当成宝,传男不传女。”
“工部名下的工匠比之前多了好几倍,工作也更加认真负责,这一点李尚书应该最清楚。”
李大亮道:“确实如此,圣人高瞻远瞩一举解决了困扰历朝历代的大问题。”
李世民心下也有些得意,虽然废除匠籍是岳山一力坚持的,但确确实实是在他手里终结的,是他的政绩。
但他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道:“但工匠毕竟非正途,真正有本事的人恐怕还是会选择读书出仕这条路,朝廷想培养足够的相关人才恐怕会很难啊。”
岳山想了想道:“其实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就怕圣人不愿意。”
李世民道:“你先说说什么办法。”
岳山道:“在官吏体系之外专门设立一个全新的公职体系,就像是提刑司的司法官一般。”
“只是这个公职体系不管军不管民也不管法,负责研究百工,但能享受官宦的待遇吃国家的皇粮。”
李世民头疼的道:“刚说你给我找难题,现在又找了个更大的难题,这个策略必然会招致百官反对的。”
岳山不以为意的道:“百官反对大多是害怕损害到自己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在他们眼里反而变得不重要了。”
“圣人您是一国之君,必然要从国家的利益出发。您觉得有必要,就应该去做。您今天要是不做,以后就算花费十倍百倍的代价也不一定能做成。”
李世民揉了揉太阳穴,道理他都懂,可这事儿真棘手。瞅了一眼都快把自己缩在柱子后面去了的李大亮,他问道:“夏国公的法子你以为如何?”
李大亮哪敢表态,支持得罪百官,不支持得罪皇帝,只是推脱道:“此乃国之大事,当有圣人乾纲独断,臣悉听圣人旨意。”
李世民道:“行了,我知道你的意思了,你还有事吗?”
李大亮知道自己该告辞了,连忙起身道:“臣的事情已经说完,请告退。”
李世民道:“嗯,回去好好试验水泥的方子。”
李大亮道:“喏。”然后后退几步转身离开。
等他离开,李世民似乎也不想再谈这些话题,转而问道:“和皇后说过了?”
岳山道:“说过了,皇后和太子妃决定让晋王今天就跟我回去。嗯,晋阳公主也一起去我家暂居。”
提起这个女儿,李世民心情陡然变得沉重起来,道:“也许,她在宫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去你那里还能散散心。离医学院也近,方便诊治。你……嗯,你帮我好好照顾她。”
岳山道:“圣人放心,我会的。”
李世民似乎被扰乱了心绪,没心思在处理政务,起身说道:“走,咱们去后宫,我去陪陪淑儿。”
说完两人一起去了后宫。
他们到的时候,长孙无垢还在忙碌这替她收拾需用的物品。
文唐
第784章 玄装和辩机
弘福寺。
送走岳山之后玄奘回到后院,没有翻译经文,而是回想刚才两人的交谈。后面又取出一副地图,开始计算着什么。
如果岳山看到这幅地图一定很惊讶,虽然不是世界地图,也不如他朝廷手里的精细,但大致轮廓却囊括了中东亚大部分地区。
这幅地图是玄奘从商人手中购买,加上自己的见闻添补而成,被他视为珍宝。
这时,辩机端了一壶茶过来了,道:“大法师,喝点水歇息一会儿吧。”
“嗯,放那吧。”玄奘头都没抬的回了一句,又继续对着地图研究。
过了一会儿他感觉到辩机还没走,就抬起头问道:“有什么是吗?”
辩机迟疑了一会儿才说道:“我知道这件事情不该多问,但夏国公不是一般人,佛教视之如虎亦畏之如虎。若让其他人知道了您私下和他达成协议,恐会引来非议啊。”
玄奘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露出欣赏的笑容道:“你不错,是个纯粹的佛门子弟。坐吧,有些事情正好我也想找个人商议商议。”
辩机惊喜不已,这代表着他获得了玄奘的信任。要知道他可是视玄奘为学习对象的,或者说佛教太多年轻的僧人都把玄奘当成偶像一般。
原因自不必多提,孤身一人西行天竺取回真经就足够了。
“谢大法师。”他恭敬的行了一礼,在一旁坐下。
等他坐好,玄奘说道:“明日我欲向朝廷奏请,抬佛祖入圣贤祠。你意下如何?”
辩机精神一震,道:“可是夏国公许诺了什么?”
玄奘也没有隐瞒,如实道:“是,夏国公言只要我上奏,朝廷自会准许。”
辩机听出了这句话的玄机,而且他想的更深,问道:“必须您上奏?这……敢问大法师是否许诺了夏国公什么。”
玄奘颔首,对他的机智非常满意,道:“夏国公要我佛教举教入华夏。”
辩机瞠目结舌,道:“这……这如何可能……”说到这里他脑海中灵光一闪,想到了一种可能,连忙道:“老子化胡?”
“呵呵。”玄奘轻笑道:“你能想到这一点,很不错。但老子化胡只说一直被我佛教抵制,这点你知我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