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99 章(1 / 1)

文唐 步兵长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哪个是假。

这一世因为有了岳山这个书法集大成者,又有长孙无垢的芙蓉小楷在,他对王羲之的书法追求远没有那么强烈了,也没有让人去寻找原本的兰亭集序字帖。

只是岳山所有作品的原本都被他收走了,被当宝贝一样保存起来。

尤其是十思疏字帖,更是被他当成了心头肉一般,不是那种他特别器重又同样喜欢书法的大臣,连看都不给看一眼。大有带进坟墓的意思。

“你来宫里应该不只是给我看书吧?”李世民又问道。

岳山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道:“圣人圣明,我是来向您请罪的。前段时间太专心著书把良种繁育的事情给忘了,等书写完才想起来……良种繁育还顺利吧?”

“哼。”李世民瞪了他一眼,不屑的撇过头懒得回答他的问题。

长孙无垢笑道:“要是没成早就把你给揪出来了,还能让你安心把书写完?”

“三月初土豆就已经种下去了,按照你写的手册,两三个芽孢切成一块埋进土里,所有的土豆总共切出了一千三百九十一块。”

“为了保证肥力足够,苗株间距比你规定的要大许多,刚好种满了一亩地。后续长出了一千三百二十七株苗,又因为未知原因有五株死亡,其余长势良好。”

岳山点点头,就算他去种也就这样了。但随即又疑惑起来,她怎么对这些数据这么了解?不会是……

“娘娘不会是你亲自负责良种繁育的吧?”

“除了我还能是谁?”长孙无垢摊摊手道:“你们俩一个比一个忙,我又不放心让别人管只能自己盯着了。哎,天生就是劳碌命呀。”

“呃……”岳山尴尬的摸了摸鼻子,讪笑道:“娘娘辛苦了,天下百姓会感念你的。”

长孙无垢没好气的道:“少阿谀奉承。甘薯育苗也很成功,现在秧苗有一尺多高了。”

岳山赶紧道:“一定要赶快,谷雨前后种植甘薯产量最高,过了日子就不好了。”

长孙无垢道:“还用你说,昨天我就已经让人移种了,估计现在都种好了。”

岳山赶紧鞠躬道:“娘娘辛苦了,我替天下万民感谢您。”

长孙无垢道:“少来这套,要真感谢我就来点实际的。”

“有什么吩咐您尽管说。”

“我也写了本书,你帮我看看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文唐

第692章 女则和女校

长孙无垢写的书?岳山脑海里马上浮现出一个名字:《女则》。

原本的历史上她亲手编撰的一部书籍,生前没有出版,病逝后李世民帮她整理出来并出版。

只是可惜这部书并没有流传下来,后世互联网上流传的所谓《女则》不知道是哪个大手子编的。

也正因为书失传了,大家都不知道内容。现代很多人都误以为和班昭的《女诫》一样是教女子顺从的书,事实上或许并非如此。

历史上史学家对她这部书的内容都讳莫如深,最多也就是说一句:采古妇人得失事,成《女则》十卷(二十卷?三十卷?历史记载分歧很多)。

只能通过一些历史名人的闲言碎语来一窥面貌:有人抨击这部书徒有虚名,根本就不是用来规范女子言行的。

隋唐是民族大融合的重要节点,民风剽悍风气开放,女子上阵杀敌的都有。长孙无垢是鲜卑族,有记载她最欣赏的人就是谢道韫。

谢道韫是什么人?敢爱敢恨敢言还敢上阵杀敌的奇女子,长孙无垢以她为榜样又怎么可能写出《女诫》那样的书?

种种迹象都表明,《女则》和《女诫》不是同一类型的书,甚至很多主张可能都是相反的。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她的《女则》并没有流传下来,唐朝都很少有人提这本书,到了宋朝就已经失传了一部分,到了明朝前中期就彻底失传了。

原因就是,男权社会没有人愿意见到一本鼓励女性‘积极向上’的书出现。

尤其是宋朝时期儒家彻底压倒其他学派,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独尊儒术。

《女则》的很多观点都和儒家提倡的三从四德相违背,但长孙无垢又是儒家推崇的皇后榜样,总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脸吧?

最好的处理方法不管不问不传播不印刷,就让这它悄无声息的消失。到了明朝时期对女性的约束更加严格,《女则》彻底消失。

前世关于《女则》这部书岳山也想过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现在终于有机会要一窥真面目了吗?

他有些激动。

很快一名力士抱着十几本书走了过来。

岳山有些懵,别告诉我箱子里装的都是你写的书。

然而下一刻长孙无垢就让他明白,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指挥力士把书放在石桌上,长孙无垢道:“这就是我写的书,叫《女则》。是我收集古时女子事迹编撰而成,你帮我看看。”

岳山不敢相信的道:“这些都是?”

“对,总共十二本分为二十卷。”长孙无垢下巴微微扬起,道。

岳山深吸了口气,才缓缓的说道:“我且不说这本书的内容,就这个篇幅也很难大规模传播,甚至能不能流传到后世都很难说。”

长孙无垢脸上自得的表情顿时就僵住了,道:“为什么?”

岳山道:“你可以细数一下,能流传到现在的书籍,除了史书有几部是大部头。”

“百万字千万字的书我都能写出来,但我写的所有书籍都会一再的压缩字数,有时候甚至会删除许多想说的话,只留下最核心的部分。”

长孙无垢忍不住问道:“为何要如此?”

“因为书的篇幅越长就越不利于传播。印刷困难,价格更高,保存困难,但凡丢失一本整套书的意思就不完整,也就失去了大半的价值。”岳山道。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篇幅和能否流传下去有很大因素。

两部质量一样的书,一部有五本,一部只有一本,同样印刷一百套,只有一本的那一部流传到后世的可能性更大。

就算撇开千百年后的事情只看当下,只有一本的那部书传播范围肯定要比五本的那一部更加广泛。

长孙无垢那么聪明,岳山稍加解释她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虽然觉得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摆在眼前让她不得不信。

这让她大受打击。

她写书是为了什么?不是自娱自乐,而是希望能传扬出去甚至流传千古。

这本书是她的得意之作,满以为已经问世就会引起轰动成为楷模之类的。

谁知岳山连书的内容都没看,只凭借篇幅就给她浇了一盆冷水。关键是她还觉得岳山的话有道理,这让她很沮丧。

一旁的李世民心疼自家老婆啊,马上说道:“观音婢你别听他瞎说,只要书写的好不怕没人看。你放心,我让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