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学报发行,大家无不惊讶的发现,上面真的刊登了驳斥岳山的文章。
而且渭水学报还玩了个骚的,报纸的一面印的全是支持岳山的文章,另一面印的全是反驳他的文章。
各自二十篇,非常的公平。
不光是那些反对派惊讶,就连支持岳山的人也非常不解。渭水学报不是渭水书院创办的吗?这是想干啥?造反吗?
然而不管他们怎么想,渭水学报始终坚持这个做法,每一期都是一面全是支持岳山的文章,一面反对的文章。
见渭水学报真的不偏不倚,那些反对华夏文明的人才算是放下心来,纷纷往报社投稿。
有些人为了方便投稿和及时看到最新一期的报纸,搬到了京城居住。也算是小小的拉动了一下京城的旅游业和房地产业。
因为渭水学报‘煽风点火’,关于华夏文明的争论越来越大,渐渐的只要有读书人的地方必然有关于这本书的话题。
那些反对派并没有意识到,随着这场争论,华夏文明的内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他们更没有意识到,看似不偏不倚的渭水学报,却让支持岳山的声音进入了他们固有的领地。
让那些以前只能‘听’他们声音的读书人‘听到’了不同的声音,他们再也无法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堵住’大家的耳朵。
旧学派以家族、姻亲、学问等交织而成的那张大网,被渭水学报给撕开了一道几乎无法弥补的裂口。
新学的思想随着这场争论,正式渗透入他们固有的领地,生根发芽。
很快佛道两家入场,所有道观寺庙都开始宣扬华夏文明的内容。
如果说之前的书籍、白纸只给读书人看的话,佛道两家则是把这本书的知识传递给了亿万底层百姓。
比起地位崇高的读书人和高高在上的世家老爷们,百姓更愿意相信和尚道士。
况且他们本来就大字不识一个,也没读过书,心中没有固有的成见,反而更能接受这本书的内容。
而岳山写这本书的时候采用了半叙述半讲故事的形式,即便百姓们不理解这本书的思想,也能记住里面的故事。
原来我们是华夏文明的一份子,原来我们的祖先曾经做过这样的事情,原来道教是这么来的,原来佛教也是我华夏文明的一份子而不是外来宗教……
反对华夏文明这本书的世家和普通读书人还没有意识到,就在他们打满鸡血和支持岳山的那些人大嘴仗的时候,岳山已经借助佛道两家的力量抄了他们的家底儿。
就在这吵吵闹闹中时间进入了九月份,这天岳山正例行在六扇门坐班。到了下午的时候,一名力士连滚带爬的跑进来告诉了他一个惊天的大消息:
太上皇驾崩了。
第666章 李渊驾崩
还没有写好,凑全勤先更乱码。抱歉。还差几百个字,半个小时就能写好。
还没有写好,凑全勤先更乱码。抱歉。还差几百个字,半个小时就能写好。
还没有写好,凑全勤先更乱码。抱歉。还差几百个字,半个小时就能写好。
还没有写好,凑全勤先更乱码。抱歉。还差几百个字,半个小时就能写好。
还没有写好,凑全勤先更乱码。抱歉。还差几百个字,半个小时就能写好。
还没有写好,凑全勤先更乱码。抱歉。还差几百个字,半个小时就能写好。
还没有写好,凑全勤先更乱码。抱歉。还差几百个字,半个小时就能写好。
还没有写好,凑全勤先更乱码。抱歉。还差几百个字,半个小时就能写好。
还没有写好,凑全勤先更乱码。抱歉。还差几百个字,半个小时就能写好。
还没有写好,凑全勤先更乱码。抱歉。还差几百个字,半个小时就能写好。
李渊死了?
岳山愣住了,他几乎都要忘记大唐还有个太上皇了。
算算时间,原本的世界他好像就是今年五月死的。现在九月份,他又多活了四个月,只是还是没能度过今年。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现在他去世了就是国之大事。很多事情必然会出现变数,作为当权者之一,他必须要小心谨慎才行。
话说回来,还好死的是太上皇,要是皇帝驾崩……事情更加严重。
岳山心中‘大逆不道’的想着,脚下却一点都不慢,一路小跑往蓬莱殿赶。等他到达的时候已经有好几位宗室老臣和宰辅先一步赶到。
“圣人在哪?”岳山来到房玄龄身边站好,低声问道。
“里面。”房玄龄一动都没动,低声回了一句。
岳山点点头,也老老实实的站在他旁边不再说话。
随后越来越多的大臣赶来,温彦博、萧瑀、李孝恭、李神符……甚至连躺在床榻上的陈叔达都被人抬了过来。
一开始岳山还奇怪,为啥叫这么多人过来?仔细一琢磨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李渊李世民父子关系太复杂,把这么多人叫过来是为了让他们亲自验证李渊是怎么死的,免得将来产生什么不必要流言蜚语。
很快,朝中有头有脸的老臣和宗室代表差不多都到齐了。几十人聚在一起却没有一丝杂音,只有呼吸声。
等了大约一个多小时,李世民才从房内走了出来。只见他一脸悲伤眼眶通红,显眼在里面刚刚哭过。
众人无声鞠躬见礼,李世民也罕见的抱拳回了一礼。
这时宗正卿李神符出列道:“圣人还请节哀,太上皇后事要紧。”
“一切劳烦宗正卿了。”李世民点点头哀伤的道。
说完他往后退了两步,把位置让给了李神符,这也意味着他把治丧的事情交给了李神符。
李世民是国家的皇帝,然而宗正卿才是宗室之长。虽说天下大小事务皇帝可以一言而决,但很多礼节上都需要宗正卿主持。
李渊的后事如何办理,需要走哪些流程,都要李神符这个宗正卿安排,如此才符合礼法。
李神符也很清楚李世民把这么多人都叫过来的原因,所以第一件事情就是:“诸位,你们都是太上皇时期的老臣,请随我见太上皇最后一面。”
说完就当先进入了李渊的寝宫,其他人排成一列紧随其后。
从寝宫出来,李神符又当着众人的面询问的事情的经过。
“中午太上皇用过御膳之后说要休息一会儿,让我们半个时辰之后叫醒他,他想去钓鱼。”
“半个时辰后我们依令想过来叫醒他,谁知……我们马上就让人去喊御医并禀告圣人……”
李神符问道:“中间没有任何异常?”
那侍者爬伏在地上,道:“没有,往常太上皇也会在中午小憩一会儿,今日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