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大的力量为他们传教创造条件……你反对我传教,我就以大军打开你的国门破灭你的国家,然后把你的子民全部转化成我的信徒……”
“拜火教的起源之地萨珊王朝此时正遭受绿教徒的入侵,而且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最多十年萨珊王朝将不复存在。”
“一旦绿教徒吞并了萨珊王朝,势力会膨胀到不可思议的地步。而没有萨珊王朝的阻挡,绿教徒就可以长驱直入一路打到西域……”
岳山看着道信和武德十大德中的智海、智藏、慧因三人,道:“佛教将首当其冲,你们以为西域佛门能不能抵挡得住绿教徒的入侵?”
道信等四人相互看了一眼,表情沉重。
他们也有怀疑过岳山是不是在说假话,但岳山说的实在太清楚了,就好像是亲眼见到一样,再加上他一直以来的信誉,让四人还是选择了相信他的话。
如果事情真像岳山所说的那样的话,事情就危险了。
智藏忍不住说道:“绿教不但要传教还要凌驾于皇权之上,朝廷不会坐视不理的。”
岳山马上回道:“朝廷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可朝廷的大军只能挡住绿教徒的刀枪,却挡不住他们的思想。”
“一旦他们进攻受挫很可能会采用渗透的方法,派遣教徒进入大唐境内传教。绿教和基教的教义蛊惑性非常强大,想防住他们传教,恐怕要花费十倍百倍的代价。”
说到这里岳山看着众人,质问道:“儒释道三家是大唐的显学,是既得利益者,遇到这种情况难道你们不应该做些什么吗?”
“如果你们还想着什么都不做,等着坐享其成,朝廷和我都不介意提前把你们灭掉,换一个能保护大唐的学派宗教上来。你们应该知道,对现在的朝廷来说,十年的时间足够做到这些。”
孔颖达马上就说道:“岳候,此话你应当对佛道两家请讲,身为新学领袖你应该比任何人都清楚,我儒家维护大唐的决心。”
王远知也马上表态道:“岳候放心,我道教起源于中原,这里就是我们的根基所在,绝不容许外来邪教猖獗。我道家誓与大唐共存亡。”
说到‘外来邪教’这几个字的时候,王远知还斜睨了道信等几名和尚一眼,指桑骂槐的意思直接就摆在连上了。
看的道信等人脸皮直抽搐,但又实在没办法和这样的老人家计较,只能当做没听到。
几人眼神交流了一下,慧因起身以斩钉截铁的语气说道:“虽然佛教起源于天竺,但传到中原已有数百件,和中原文明相互融合已不分彼此,我佛教也愿与大唐一道共同抵御邪教。”
岳山不置可否,只是轻笑一声说道:“空口白话的忠诚谁都会说,我和朝廷要的是你们的实际行动。”
王远知马上就说道:“不知岳候想要我道门如何做,请尽管吩咐,我就算拼上这条老命也要做到。”
这会儿佛教的四人也不敢犹豫了,也跟着说道:“请岳候吩咐,我佛门无不配合。”
岳山这才道明自己的目的:“我需要儒释道三家从现在开始放下争端相互合作……”
众人尽皆沉默。
过了好一会儿王远知才说道:“岳候,非是老道不肯配合,而是我道教的情况你也知道,派系林立,就算我同意他们也不会听我的。”
佛教四人也是同样的意思,他们只能管得住自己派系,却无法左右其他派系。
孔颖达什么话都没说,不是没话说,而是什么都不用说。儒家的情况岳山自己非常清楚,不用他再说什么。
岳山点头道:“我知道你们的顾虑和各家的情况,所以也没有强行要求你们放下所有的争端。我只是希望大家在某些领域达成共识,共同推广我华夏文明。”
孔颖达心中一动,问道:“华夏文明?你的书写成了?”
“成了。”岳山颔首道。
“快给我看看。”孔颖达兴奋的道。
岳山从身后的书架里拿出厚厚一摞子书,正是他的新书华夏文明。他给每个人发了一本,道:
“这本书是我对华夏文明的阐述和总结,诸位且看过再说。”
第657章 华夏文明(中)
《华夏文明》才是岳山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
纵观史书,面积庞大的国家民族成分会很复杂,各种文化信仰交杂在一起。结果就是内部矛盾丛生,在内斗中耗尽最后一滴血。
大唐此时的民族成分就非常复杂,五胡乱华时期的那些势力、隋唐两国兼并的蛮夷、俚僚人、党项、契丹、沙陀人、铁勒,说百族有点夸张,四五十个那肯定是往少了说的。
这些势力有些已经渐渐融入了中原文明,比如鲜卑人、契胡等,还有很多依然结群自居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
只是现在大唐国势正盛他们实力弱小,不敢有别的想法。等到双方实力扭转,这些都是隐患。
事实上安史之乱就是胡人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五代十国时期沙陀人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契丹更是建立了辽国,党项人经过几百年的休养生息也建立了西夏政权……
就这么说吧,唐末到五代十国再到北宋年间,北方的那些势力和政权,大多数都是唐朝时期归附大唐的少数族裔的后人建立起来的,一脉相承。
所以总体来说,盛唐的功绩是远远不如秦汉两朝的。
始皇帝统一六国之后车同轨书同文,不但在国土上完成了统一,也在文化和生活习俗上完成了统一。
汉朝时期汉武帝独尊儒术,从思想上完成了大统一,把境内大部分的族群拧成一股绳形成了‘汉人’这个概念。
唐朝呢,只完成了领土上的统一,大家对自身的认识和生活习惯依然保持原样。
虽然在国外看来大家都是‘唐人’,但事实上内部并非如此。党项人就是党项人,永远都是党项人。沙陀人就是沙陀人,到死也是沙陀人。
都说文治武功,唐朝在武功上还不错,文治方面就差太多了。如果不是出了韩愈和柳宗元两位大宗师,给打个十分八分都是看得起他们了。
当然了,要是诗词也算文治的一部分的话,那就给他们打个二三十分吧。
岳山要做的就是尝试着统一大唐境内百族的思想,尝试着把大家拧成一股绳,最好能真的创造一个‘唐族’出来。
《华夏文明》就是他的第一次尝试。
但如何把这本书的思想宣扬出去就成了问题,识字率太低,想把这本书推广到基层太难了。
前面也说过,百族都是结群自居,他们有自己的习俗和文化,愿不愿意接受《华夏文明》还是另一回事儿。
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