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5 章(1 / 1)

文唐 步兵长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大开发,在朝廷的心目中这里的地位甚至不如更偏远的岭南。

这就是房玄龄等人迁徙人口的时候不考虑这里的原因,没有存在感。

但经岳山一提醒,在回想这一片地域的气候环境,他们顿时就明白,不论是经济价值还是战略价值,鄂州至潭州一带都比岭南更具开发价值。

房玄龄忍不住击掌赞道:“妙呀,鄂州至潭州为长江沿岸,坐拥水运之便利又有沃土良田可供耕种,开发好了也是不次于岭南的粮仓。”

“且此地恰好处在南北之间,是南北之纽带。若把此地开发出来,就可以顺利沟通整个南方,岭南地区的很多问题亦可迎刃而解。”

杨师道也道:“当年孙吴就对这里进行过开发,后来虽有所荒废但基础尚在,再次开发的难度要小得多。”

魏征也赞同的道:“此地亦属于南方,但不论是气候还是环境都较岭南更加适宜生存,北方人迁徙过去也能适应,不用担心水土不服的问题。”

长孙无忌跟着道:“当地各级衙门齐全,大量移民亦能妥善安置迅速恢复生产,确实比岭南更加适合。”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从各种角度分析往鄂州至潭州一带移民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大有一种不往这里移民就是弊政的架势。

对岳山的建议李世民也深以为然,想把中原尤其是山东、河南、河北拥挤人口大规模迁徙出去,除了北方新占领的土地外,再也找不到比这里更合适的地方了。

而且难得群臣也达成了一致意见,他也不再犹豫,当即做出决定:“好,就依翠岚所言,往鄂州至潭州一带迁徙人口。”

但随即另外一个问题就来了:“此事重大必须有一良臣统筹管理方可,且想尽快的开发此地亦需能臣支持。诸卿以为谁最合适?”

众臣神色一肃,相互望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火花。

鄂州至潭州地域广阔横跨数州之地,如果连濒临州县也算上,地域几相当于两道之地。

朝廷要开发这里,需要可不只是一个统筹管理的大员,下面的很多官员同样要更换。这种扩大自己派系的机会谁都不愿意放过。

只有岳山,什么表示都没有。

先亲自主持棣州大开发,后来岭南的宁纯又加入他的派系,从皇帝到群臣都不太可能让他去主持这里的开发。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什么都不用管了,正因为成了局外人,他的意见才更加重要。

众人各自提出了自己的人选,争的那叫一个激烈。

李世民一言不发,他是乐于见到臣子起争执的。

比如岳山刚才毫不留情的扫了一圈人的面子,他看的就很开心。

况且这些人虽然有私心,但举荐的大多都是有真材实料的人,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都可以用。

何为大局?他自己的想法才是大局。

这么大的事情他这个当皇帝的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想法,他也有自己的人选。先把自己心目中的人选安排好,才会考虑别人举荐的人才。

长孙无忌等人也清楚这一点,他们举荐的人才自能作为参考,皇帝不会完全按照他们的想法用人。所以稍微争执了一番后,大家共同举荐了十几个人。

李世民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意见,而是看着岳山道:“此策是你提出来了,可有合适的人选?”

岳山迟疑了许久,才说道:“还真有一个人选,特别适合去主持大局。”

“谁?”

“太子。”

第646章 矛盾和背道而驰

太子?

岳山此言一出就好像捅了马蜂窝一般,众人先是一愣,然后勃然变色。

长孙无忌第一个跳起来反对:“不行,太子乃储君岂能轻易离京。”

杨师道、魏征、韦挺、李靖、李绩等人也强烈反对,有些人语气还比较冲,就差指着鼻子说岳山不安好心了。

房玄龄顾及双方之间的情分,说话婉转了许多:“太子重伤未愈,不宜离京。”

李世民的表情看起来也不赞同这个建议,但并没有直接反对,他想听听岳山的意见在做决定。

遭到众人反对岳山一点都不奇怪,没人反对才奇怪,说明太子的地位要不稳了。

正因为重视李承乾这位储君,他们才会如此激烈的反对。尤其是他刚刚遭遇袭击重伤未愈,群臣更是敏感。

所以岳山并没有着急,等众人情绪渐渐稳定才说道:“太子乃一国储君,未来要肩负起国之重担亿万生民之存亡。”

“你们觉得一个从小被禁锢在京城这弹丸之地,从未见过外面世界的人能做到吗?”

“所以朝廷才为他延请大儒为师,教导他学问、做人做事之法。”长孙无忌马上反驳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达练即文章。现在太子已经过了读万卷书的阶段,需要行万里路把书中的只是变成自己的。齐国公以为如何?”岳山道。

听到这两句诗众人眼前一亮,果然不愧是新学领袖出口成章,而且还是两连击。

放在平时他们肯定要大大的称赞一下,只是现在场合不对,他们都没说话。

但在座的即便不是学问大家也都是读过书的人,能欣赏的来文章,优美的诗句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让他们愿意去思考诗句里的含义。

所以在听到这两句诗之后,不少人下意识的开始思考,让太子去南方主持此事到底可不可行。

长孙无忌没想到岳山会用这样精妙的诗句来堵他,但身为舅父他不愿意让李承乾冒任何的风险,依然反对道:

“关中之地甚大又安全,足够太子增长见闻,何必舍近求远去那荒僻之地。”

岳山眉头紧皱,没想到长孙无忌居然会说出如此无知的话,关中和其他地方的情况能一样吗?在这里体验民间疾苦增长见闻,就是个笑话。

既然他已经不准备讲道理,那也别怪我不留情面,想到这里他突然放声大笑:“哈哈……”

长孙无忌脸色瞬间就阴沉了下来,道:“清水候何故发笑。”

见他这么配合,岳山心中给他点了个赞,面上却冷笑道:“齐国公的话让我想起了一个典故。”

长孙无垢也意识到自己可能掉进岳山的坑里了,有心不想回答他的问题。

但别人的兴趣已经被勾起了啊,见他不想开口,房玄龄就问了一句:“不知是何典故?”

“何不食肉糜。”岳山讥讽的道。

殿内顿时静可落针,大家也都猜到岳山可能会怼长孙无忌,但没想到会怼的这么厉害。这已经不叫怼了,叫羞辱。

长孙无忌瞪起了眼,眉毛一根根竖起,脸上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