垢的动作很快,第二天就把皇家园林里的一处别院改成了钟表作坊,召集了百余名工匠开始打造钟表。
为了让钟表制作技术晚一点泄露出去,还抽调了一队的禁军把守。
这么大的动作自然瞒不住人,不少人都悄悄打听在做什么,自然是什么消息都打听不到。
这些人并没有放弃,很快就查到这家作坊大量采购木料和漆料。
难道在制作家具?可什么样的家具需要这么保密,不会又搞出什么新式家具了吧。
需要用到大批量采购木材和漆料,他们也只能想到做家具。而且当年岳山就这么干过,设计出新式家具悄悄囤货,瞅准机会大捞一笔。
所以这个说法很快就被大家接受,纵使还有怀疑的也不敢冒那个险去刺探情报。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不值当的。
因为这个误会,钟表作坊反而安全了。
有些想赌一把的人也开始囤积木材和漆料,准备等皇商行推出新式家具的时候迅速跟风喝点汤。
……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岳山的日子过的充实而又有意义。
白天去上班,晚上回家陪媳妇。
上班也不累,要么就在六扇门坐坐处理公务,偶尔去李世民面前转悠转悠,或者光明正大的翘班去东宫玩耍。
毕竟他还顶着太子妃师父和太子授业师父的头衔,给两人上课天经地义谁都挑不出刺来。
当然他也不是真的为了玩耍,该上的课还是要上的。
李承乾的手术伤口已经愈合,但还不能下地行走。伤筋动骨一百天,他脚弓骨被踢断没有三两个月是好不了的。
对于挽救了自己的岳山,他非常的感激,打心底里接受岳山成为他的至亲之人,而不再是什么半个老师、半个臣子、妹夫之类的。
对此岳山也能清晰的感受到,自然是非常开心。
太子心中认可的至亲,和太子的老师、妹夫是有本质区别的。用游戏术语来说他这是一波肥,只要不浪没有输的道理。
武畅心中的石头也放了下来,开始安心养胎。
太子妃养胎自然有御医专门制定的方案,不过岳山看了那份计划之后直接撕掉重新写了一份。
加强锻炼,三个月前以散步为主避免大量运动。三个月到七个月之间运动量要加大,甚至可以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七个月后减少运动量,恢复以散步为主。
切记不要偷懒卧床。
饮食也把大量补品给去掉了,山珍海味也少吃,实物以素食为主,滋补用的所谓养胎安胎药也尽量少吃或者不吃。
宫中的御医对此自然是有意见的,但涉及到岳山他们又不敢反对,只能去禀报了长孙无垢。
这倒不是打小报告,而是为了自保。
不管最后采用谁的法子他们都要事先给皇后报告,否则真出事儿了他们也要担责任。
长孙无垢把岳山叫过去交流了一番,最终决定采用岳山的法子。
前世今生岳山都没有伺候过孕妇,他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呢。当然是书上看的。
尤其是骆驼祥子,他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初中,虎妞难产而死让他很长时间都心里不痛快。所以对于这一段情节记得尤为清楚。
其中有一段就是分析虎妞难产的原因:穷人家妇女即便怀孕了也要干活,身体就很强壮。孕妇吃的也不好,胎儿就比较瘦小,生产的时候就比较容易。
虎妞本身就是富贵人家的小姐,手里又有钱,怀孕之后什么都不干身体比较虚,什么好吃就吃什么营养过剩,胎儿也比较大。
所以生孩子的时候难产,最后体力耗尽死了。
当然了,她死的主要原因还是落后的生产方式,要是早早就请医生或者送医院,还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这里只单纯说生育方式,不讨论骆驼祥子整本书的意义。)
可老舍先生关于难产原因的描述也是非常有道理的,孕妇不锻炼还营养过剩,肯定会提高难产的概率。
适当锻炼,适量的饮食,才是最好的养胎方式。
在岳山救了自己的丈夫后,武畅他是非常信任的,自然是严格按照他的方法进行养胎。
……
这天半夜他正抱着自家媳妇睡觉,忽然被一阵敲门声吵醒:“郎君,圣人急召您入宫觐见。”
第645章 叛乱和移民
华州有人聚众造反。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岳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倒不是说他没预料到会有人造反,恰恰相反,清查人口、清丈田亩必定会有人聚众对抗,他只是没想到这种事情会发生在华州。
看看它的地理位置就知道了。
前据华山,后临泾渭,左控潼关,又阻蓝田关,历为关中军事重地。
大唐日常在此驻军一个折冲府六千余人,这次为了防止有人作乱又抽调了一个折冲府驻防。
一个屁大点地方驻扎着一万两千多精锐府兵,在这里造反那简直就是厕所里打灯笼找死啊。
你想造反也换个别的地方啊,选在这里,真不知道那些人是怎么想的。
“华州郑县豪强郑氏,家传六代,一县之地七成皆落入其手。方圆数十里一根草一滴水皆为其所有,百姓但有取用必要缴纳钱财。其家佃户万余户,奴仆上千。”张鸿拿着一份文件读道:
“七日前户部清量组到达郑县……郑氏家主郑丛林以各种手段阻挠清查工作……我工作组从华州都督府申请一队府兵协助……”
“在府兵强行开道下,三日就清出隐户两千余户,被拐卖人口七百余人……又有百姓上告永业田为郑氏侵占,共计一万七千余亩……”
“郑氏情知不妙,于昨日纠集自家奴仆佃户万余人攻击我工作人员,造成十一名户部官吏、二十七名六扇门捕快和二十一名府兵死亡,其余人在府兵保护下撤入都督府内。”
“现郑氏裹挟数万人围困县城,包围都督府……”
读完之后张鸿躬身把奏折放到李世民桌上,然后退到自己的座位上静静的坐好。
诸位宰辅重臣皆面色严峻,李世民的脸色宛若寒冰。
这件事情实在太恶劣了,天子脚下聚众造反必然会天下震动,一个不好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李世民生气的还不只是这些,一个如此庞然大物就盘踞在他眼皮子底下,他居然毫不知情,这才是最危险的。也意味着他对天下的掌控存在着巨大的漏洞。
不过毕竟是马上得天下的皇帝,什么样的大阵仗没有见过,并没有因为愤怒就失去理智,而是质问道:“华州刺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