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2 章(1 / 1)

文唐 步兵长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五姓七望的影响力是在太大了,就算有证据也不一定能动得了他们,更何况现在也没有确凿的证据。

“这么多人参与,我就不信他们一点证据都没有留下,查,继续查。”李世民气道。

“卫大茂是最重要的棋子,或许他手中会有证据也说不定。”高士廉在一旁说道。

李世民眼睛一亮,觉得这是个突破口,连忙问一旁的王珪道:“王卿。”

只见王珪稳稳的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好似没有听到他的话,李世民有些不高兴,但还是耐着性子提高声音喊道:“王卿。”

然而王珪就和睡着了一般,依然毫无动静,这些李世民脸色彻底黑了下来。

其他人也都担忧的看向王珪

坐在他身边的陈叔达赶紧伸手推他。

可让所有人都惊呆的是,王珪应手而倒,瘫在椅子上。

大家心中一咯噔,意识到不好,连忙上前喊道:“王相,王相,你怎么了?”

可惜王珪依然没有反应。

陈叔达伸出颤巍巍的手指放在他的鼻翼下方,然后脸色一变,缓缓收回手指。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摇了摇头。

这大家面面相觑,谁都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

李世民也是脸色剧变,连忙喊道:“宣御医,快去叫御医过来。”

赵蒙也知道出大事儿了,连忙跑到门外吩咐自己的手下去通知御医,然后返回屋内小声的道:“圣人,您看要不要让王相躺的舒服一些。”

意思就是王珪瘫倒在椅子上的样子太不雅观,要不要帮他整理一下遗容并把身体摆正。

586 谥号和证据(补昨天的)

刚才还好好的同僚死在自己身边,李世民等人都有些慌神,得到赵蒙提醒才反应过来,不能就这样让王珪歪倒在椅子上啊。

众人手忙脚乱的把他抬起来准备放一个合适的地方,可很快就傻眼了,这是办公的地方,没有床榻之类的,不知道该往哪放啊。

还是赵蒙果断,知道这些宰辅治理国家还行,指望他们处理这种事情就是强人所难。

就自作主张跑到大殿一处墙壁,伸手把墙上挂着的毯子给扯了下来铺在地上,然后指挥大家把王珪平放在毯子上。

之后众人都沉默了,发生这种事情他们也没有心情说话了。

即便御医还没有到来,大家也都已经知道了结果,王珪没了。这种事情,说实话算的上是古往今来第一次了。

还是李世民忍受不了这凝重的气氛,没话找话道:“有没有通知王相的家人?”

赵蒙赶紧出来告罪道:“圣人恕罪,一时手忙脚乱竟忽略了此事。”

“那还愣着干什么,赶紧派人去请啊。”李世民怒道。

“喏。”赵蒙连忙去办理。

其实这事儿真不怪赵蒙,这么大的事情没有李世民的命令谁敢派人向外传递消息?是李世民自己刚才慌了神忘了这件事,赵蒙这是主动把他的失误往自己身上揽。

李世民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只是嘴上训斥几句,没有任何实际的处罚。

王珪在皇宫内故去,这种事情瞒不住也没必要瞒,大大方方的把王珪的家人请过来,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他们,有这么多同僚帮忙作证不会引起什么误会。

很快三名御医在一名力士的带领下一路狂奔而至,匆匆给李世民见了礼就赶紧过来给王珪诊治。

其实已经没有诊治的必要了,王珪已经完全失去了呼吸,躯体开始变凉,脸色也渐渐变灰这都是人死亡的表象。

之所以还让御医过来检查,不过是以防万一,同时也是做给死者家人看的。

果然,三名御医检查过后给出了一个大家心中早就知道的答案。

“圣人,王相已经走了。”

“能查出什么原因吗?”李世民问道。

“这初步诊断应该是忧虑导致心神枯竭,具体情况还需要问过王相的家人才能知道。”御医回道。

“忧虑?我知道了。”李世民挥手让御医退到一旁,心中五味陈杂。

他差不多猜到王珪是为什么死了,本来年龄就大了精力不济,又尤为卫大茂涉案害怕被牵连,整日忧虑忘啜废枕,最终导致猝死。

可何至于此啊。虽然我确实怀疑过你,但也紧紧只是怀疑,最终还是认为你不会干这种事情。所以并没有打算动你。

你现在以这种理由死亡,而且还死在紫宸殿,将置我于何地啊。

发生了这种事情,众人也没有在商讨国家大事的心情了,但也没有人离开。这种时候还是等到王珪的家人到来再走才好。

王珪家业是住在皇城周围的贵族街坊,所以他的家人来的很快,来者是王珪的发妻和长子王崇基。

两人一路疾行,眼眶都是通红显然路上是哭过的,见到王珪的尸体后更是悲从中来放声大哭。

王珪死后王崇基就是一家之主,要担起家族责任,所以哭了一会儿他强忍悲痛向李世民和其他官吏一一见礼并询问发生了什么。

由陈叔达出面给他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并询问了他最近几日王珪的情况。

王崇基告诉大家自从雌鸡化雄之案发生后,王珪就为圣人、娘娘担心,还要操心国事稳定时局导致夜不能寐食不下咽

总之一句话,王珪日夜操劳为国尽忠,至于担心皇帝不信任搞清算之类的话,那是一句都没有,连暗示都没有。

此处也体现出了王崇基的政治智慧,这时候说王珪担惊受怕唯恐受到牵连导致吃不好睡不好最终猝死,既贬低了王珪又有往皇帝身上泼脏水的嫌疑。

而一口咬死他是为国操劳而死,显得王珪忠于王事,也让李世民脸上有光。

在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年代,对皇帝心怀怨愤就是不忠,也容易引起皇帝的反感。

还不如看开了,给自家亡父脸上贴点金,给皇帝一点面子,两好。

这一点从李世民满意的目光中就能看得出来。

之后的事情就简单了,既然大家统一了口径就对外发丧吧。

王珪勤于王事操劳过度引发旧疾,猝死于任上。

如果是平时一个宰辅的死亡可能会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可现在整个天下都陷入了巫蛊之案带来的恐慌之中,哪还有人关心这个问题。

也就同为官员的人稍微打听一下具体的情况,得知是办公途中死亡,也纷纷感慨一声王相忠于王事,乃我辈楷模之类的。

至于还以李世民下毒手倒是有人试图往这方面联想,但并没有多少人相信。

王珪是李建成的心腹,李世民登基之后不计前嫌重用与他,还让他登上了宰辅之位。

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