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7 章(1 / 1)

文唐 步兵长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已经是一笔无法想象的财富了,他实在不敢想十万斤金银是什么概念。

“对,只要你能找到这里的金银矿让朝中大臣见到利益,不用我们推动,他们就会主动要求开发海洋。”岳山道。

“有没有信心?”

“我就算豁出命去也要拿到这里。”刘仁轨握紧拳头,郑重的道。

“佐渡岛的事情可以缓缓图之,先把新马岛经营好。”岳山提醒道。

“老师放心,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我明白。”刘仁轨回道。

……

规划小组经过近二十天努力罗列除了数万条需要解决的问题,岳山又把各个小组的精英抽调到一起组成了审核团。

逐条逐条的进行分析,把一些没有营养的、重复的、没有必要处理、没有必要从国家层面处理的等问题剔除。

即便是精剪之后还剩下三千多条个问题。

他又让人把这些问题按照轻重缓急、完成的时间长短等等进行了分类。

最后把这些问题提交给了李世民,而且他提交的是两份。

一份是没有精剪过的几万条问题,一份是精剪过的。

“我大唐居然有如此多的不足之处?”李世民简直惊呆了,差点以为岳山在整他。

“这还是少的,我只是从长安周边地区抽调了部分专业人员。要是从全国各地抽调人才,问题会更多。”岳山肯定的道:

“但圣人也不要沮丧,这里面大多数问题历朝历代都有,并非我大唐特有的。否则也就不会有改朝换代存在了。”

李世民神色稍霁,只要不是自己的问题就行,但看着那份厚的吓人的资料他不禁头疼起来:“这么多的问题要解决到几时啊。”

“大多数问题其实都不算是问题,就算不解决也没事儿,但解决了必然会让百姓更加富足国家更加的强盛。”岳山解释道:

“还有些问题是潜伏的问题,眼下新朝刚刚建立二十载并不受这些问题的困扰,几十上百年后才会爆发。我们有的是时间解决。”

“只有一部分问题是亟待解决的……所以如果把这些问题分门别类制定长远计划,其实并不难。”

“不难?你说的轻巧,不难你来解决。”李世民不满的瞪了他一眼道。

“额……不是有宰辅在吗,要他们不就是解决问题的吗。”岳山赶紧往别人身上甩锅。

“呵……你还要不要脸,这话要是让宰辅们听到了,信不信他们堵你的门。”李世民嘲讽道。

“都是为国朝效力吗。能者多劳,能者多劳。”岳山讪笑道。

玩笑过后,李世民正色道:“你的意思我明白,朝廷确实需要一份长期的规划,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问题确实很多。”

“关键是各地主官三到五年更换一次,能真正任职满两届六到十年的少之又少。每一个官员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想升迁,都想尽快做出政绩。”岳山道:

“所以大多数官员都不愿意为本地做长远规划,不顾后果只看眼前利益,我们必须要从国家层面上制定长远计划。”

“就算官员调任,下一任官员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捞政绩的时候,也要兼顾国家的长远规划。只有如此,才能减少因人废事朝令夕改,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556 军机处版的内阁

“你说的道理我都懂,可归根结底人力有时而穷,这么多问题千头万绪我几时才能理清。”李世民无奈的道。

“不是有宰辅和群臣在吗,着他们商议就是了。”岳山再次说道。

“呵呵……”这次李世民没有开玩笑,而是轻笑了一声没有回答。

岳山先是不解,皇帝这是什么意思?是不信任宰辅的能力还是不相信群臣本事?不过毕竟是和李世民打了好几年交道,略一思索就猜到了他的想法。

不是不相信群臣的能力,而是不相信他们的忠心。

人都有私心,做事必然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途径,或者说会在做事的过程中为自己谋利。

同样一件事情,在不同的官员眼里就代表着不同的东西,大家千差万别。真把决定权交给他们,就剩扯皮了,这辈子都别想成事儿。

一般的事情也就算了,从国家层面上制定政策就不同了,牵扯太广。搞的好一切都好,搞不好会动摇国本。

绝对不能轻易把事情教给他们做决定,就算交给他们讨论,作为君王心中也要有一个标准,不至于被官员的言论左右的思想。

有人说君王不需要什么都懂,只要会用人就可以了。这话不错,但要真把这句话奉为圭臬,会死的很惨。

身为帝王确实不需要什么都懂,但不管做什么样的决断,事先都会做专门的调查。只有了解清楚了这件事情,衡量得失才会决定做或者不做。

否则,你在会用人,用不了多久就会发现事情全乱套了。

岳山整理出来的建议,皇帝必须要先过目,心中有底儿之后才会拿去给宰辅讨论。宰辅讨论过后在拿到朝堂上征集群臣的意见。

三千多条建议,涉及各行各业,李世民纵使有十个脑袋思考也不够用。

所以有时候臣子太会挑刺了也不行,一口气几千条。

这个时候找宰辅商量成了貌似最合理的方法,集中众人的智慧从中挑选出眼前最紧要的计划实施。

然而正如刚才所说,谁能保证这些宰辅没有私心?谁能保证挑剩下的那些建议就不紧急不重要?

万一哪个人藏了一手误了大事怎么办?

如果没有岳山整理出的这些建议李世民还不会想那么多,因为压根就不知道这些,也无从烦恼。现在知道了,难免会精益求精,难免会患得患失。

“都是你做的好事。”李世民头大的揉了揉太阳穴道:“不行,问题是你搞出来的,必须给我想个解决的办法。”

“呃……”岳山又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

要是知道李世民会想那么多,他就不提这么多建议了,选几个关键的出来交上去就完事儿了,轻松。

不过解决的办法他还真有。

“组建内阁。”岳山道。

“何为内阁?”李世民赶紧问道。

“内阁只是我随便起的名字,功能是以备君王随时咨政之用。”岳山解释道:

“三省六部的衙门皆在承天门外,圣人想招人咨政多有不便。我建议可以挑选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事务之用,辅佐君王处理政务。”

“那内阁的职务岂不是和宰辅相冲突了吗。”李世民皱眉道。

“不,内阁的作用仅仅是咨政,承旨办事。且它是个临时机构,也必须是临时机构,办公场所和官员设置上没有正式的规定,也无品级和俸禄。”岳山意味深长的道。

如果是个后世人听到这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