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她不是。
然而这边刚把李世民劝退,她就给来了这么一出。
真是惊喜啊,只有惊没有喜的那种惊喜。当时他差点把李泰揪过来暴打一顿,然后棒打鸳鸯。
冷静下来后知道这事必须要好好处理,不然真的会坏事儿。
李泰这个人一直在书院学习,岳山对他非常了解,对他的性格人品还是比较放心的。聪明知进退,比较重感情。他要真对岳水儿有感情,倒是个良配。
岳山怕的是他有个不会教育孩子的爹。原本的历史上李泰也是个能人,早期表现的也非常优秀。即便有竞争太子的想法,也表现的比较克制。
但架不住李世民一系列的昏招,成功把两个最优秀的儿子全给整蒙了。
老大以为自己没戏了就各种瞎胡闹,老二以为自己有戏就开始争权夺利,最后哥俩一块儿完蛋。
如果这辈子李世民还这么干x
强行反对也不行。
傻姑娘傻在哪就傻在死心眼认死理儿,你越是反对她就越认准了要去做。
还会引起帝后的不满,我把最宠爱的女儿嫁给你,你就不能把妹妹嫁给我儿子了我家儿子配不上你妹妹是咋地
你说她单纯不能当太子妃,我们认了,不让她当太子妃。现在嫁给亲王你还不同意,两人还是情投意合,你想干啥?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丑话说在前头,大家约法三章。然后在顺其自然,也只能顺其自然。
往好的方面想,俩人结婚还要再过几年,万一期间感情破裂分手了呢。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
这都是什么事儿啊,岳山头大不已。
不过不管咋说,等过几天和李世民夫妇谈过再说吧。要是他们俩同意自己的条件,不给李泰整什么侧妃之类的,不让他掌权,这个婚事还是可以的。
494 蝗灾饥荒
岳山正忙着炒茶和操心妹妹婚事的时候,一个流言慢慢的在京中流传开来。
“你听说了吗,关中的粮食不够了,可能要出粮荒。”x
“真的假的朝廷不是说能治住蝗灾吗”
“朝廷说的是能减轻蝗灾,没说能治住,你打听打听以往哪次蝗灾治住了,能减轻一些就是功德无量了。”
“蝗灾的时候蝗虫铺天盖地,靠人抓那一点管啥用到时候所有的粮食都绝收,肯定闹粮荒。”
“对啊,城中一半的粮铺都涨价了,昨天还是十四文一斗,今天已经十八文了。”
“是啊,据那些粮铺的掌柜说,整个关中都在闹蝗灾,庄稼都要绝收,百姓们都把粮食存起来好熬过这个灾年。”
“肯定的啊,你有粮食你也存起来不会卖。”
“可他们不卖粮,这些粮商们就收不到粮食,他们收不到粮食拿什么卖给我们”
“对啊。”
“对什么对,要发生粮荒了,还不赶紧想办法多买点粮食存起来。”
“那还等什么,快走快走。”
“走走走一起去。”
这股流言也不知道是谁传出,一夜之间蔓延整个长安城,百姓们都慌了。也不管家里缺不缺粮,纷纷跑到粮铺购买粮食。
哪怕粮价已经涨到了二十文一斗,是平时的三倍。
第二天粮价又涨到了二十三文第三天斗米二十五文,这下百姓们终于受不了了,不少人跑到衙门去控诉。
监察御史也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上奏朝廷,李世民大怒,令长安令和万年令想办法平息粮价。
长安令和万年令无法,只能把粮商都请过来商谈。粮商们一通抱怨,说什么进价涨了,运输费用也涨了,他们不涨价要赔钱什么的。
但最后还是表示不能不给明府面子,也不能不体谅百姓,粮价就维持在二十五文,以后不长了。
长安令和万年令松了口气,不涨就好,这样也能和朝廷交差了。
然而第二天就传来一个让他们傻眼的消息,粮铺限售了。他们没想到粮商们居然如此大胆。
百姓更慌了,他们可不知道背后的博弈,只知道粮铺限售,每天只卖那么多粮食,卖完就歇业。
粮铺为什么放着白花花的银子不赚大白天歇业肯定是因为粮食不够了啊。这下粮荒的消息坐实了,长安城的百姓彻底慌了。
长安令和万年令马上约谈了那些商铺,但人家直接来了一句每天运来的粮食就这么多,他们也没办法。
两个位高权重的县令也束手无策。
这股恐慌从长安城迅速传遍整个关中,一时间天下谣言四起。
这个时候,长孙无忌和戴胄不得不出手了,总不能看着百姓一直恐慌吗那会动摇国本的。
于是朝廷控制的那些粮铺和朝廷的储备仓开始往外放粮,看到又有源源不断的粮食,百姓们的恐慌情绪稍减。
虽然贵了点,但总比买不到好。
当朝廷连续不限量卖粮几天后,这股抢购潮才算稍稍平息下去。就在大家都松了口气的时候,时间已经进入五月底。
数不清的蝗虫从地底钻出,铺天盖地的飞向山林农田蝗灾来了,百姓们彻底慌了。
“蝗灾终于来了吗”看着眼前的奏折,李世民反而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
其他大臣也大多都露出同样的表情。
之前只是有迹象,他们心情沉重做了最坏的打算。现在审判结果出来了,反而松了口气,既然灾害已经发生那就别想那些有的没的了,全力赈灾吧。
“传令天下各地官吏全力组织百姓捕捉蝗虫降低灾害程度,也要做好赈济工作,不能饿死一个一个百姓。”
“圣人圣明。”群臣齐声道。
“应对蝗灾的计策要在一个月前就已经颁布,谁还有没有什么补充没有的话就按照此计划施行了。”李世民又道。
群臣都没有说话,之前制定的策略想对来说已经跟完美了,他们没有什么可补充的。
等了一会见没人说话,李世民这才道:“那好,就按照之前的策略施行吧。”
方案确定,朝堂氛围轻松了不少。
就在这时岳山却站了出来,道:“圣人,大灾之年必有饥荒,若不及时处理恐怕会危及国本啊。”
“是啊圣人,现在已经有粮荒预兆。关中粮铺已经开始限售,百姓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粮食。如若朝廷不及时处理,恐有后患呐。”戴胄站出来附和道。
“哦粮铺限售去查过吗是有人恶意囤积粮食哄抬物价还是真的无粮。”李世民眉头一皱,问道。
“臣派人察看过,无粮。”戴胄语气沉重的道。
“无粮”李世民的声音都有些变了,连忙问道:“诸卿可有解决的办法”x
“臣以为当马上从外地调集粮草以解关中之危。”魏征马上站出来道。
“臣附议。”一大群大臣也赞同这种做法。
“那就赶紧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