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换成其他地方的人可能还真的有点束手无策,然而这里是大天朝,拥有着世界三大天然饮料之一——茶。
茶叶的维生素c含量比橘子柠檬还要多好几倍,体积小易储存食用方便……堪称大航海时代最佳饮品。
看来是时候把炒茶和茶砖工艺搬运过来了,岳山心中想道。
炒茶和制作茶砖对岳山来说没有任何的难度,还是那句话,有钱有权有势,想要什么吩咐下去自然有的是人帮他完成,制茶亦是如此。
说起茶叶的产地,很多不懂的人估计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彩云之南,没办法,电视上经常出现那里的茶园。其实中国整个南方地区都产茶,甚至中原地区也有茶叶种植。
陕西地区种植茶叶的历史也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战国秦汉时期,所以长安周围是有茶园的。
所以对于岳山来说收集茶叶非常的方便,而不用像后世某些网络里的主角那样,要去抢人家的茶或者跑到彩云之南摘茶。
他这边在悄摸摸的搞发明创造,外面因为朝廷的一道旨意变得热闹起来。
前天皇帝请文武百官吃饭桌子上的菜肴居然全是蝗虫,这个消息不胫而走。不多大多数人都不相信,蝗虫这种东西连百姓都不吃,皇帝会吃?
当越来越多的消息传出,让大家不得不相信,就是蝗虫。这下所有人都搞不懂了,皇帝这是发哪门子疯啊?
很快,一道昭告天下的圣旨解答了所有的疑惑。
关中地区可能要闹蝗灾——什么?关中地区要闹蝗灾?许多消息迟钝的人这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然后就陷入了恐慌。
不过圣旨还是要继续听的——圣旨里说了朝廷已经知道这件事情,提前做出了应对,已经开始调集天下粮草入京,大家不用担心饥荒的问题。
然后大家才稍稍安心。
继续——圣旨里还说还有人散播谣言说蝗灾是上天警示之类的意图朝廷抗击疫情,为了破除大家对蝗灾的恐慌,皇帝才请百官吃蝗虫宴。
你们看,圣人和百官都吃了,一点事儿都没有。这说明蝗虫并非什么神神怪怪的东西,是可以吃的,也是可以防治的。
而且圣人还当场杀了妖言惑众的都水使者郑昀澄,对了,这个姓郑的是荥阳郑氏子弟,五姓七望啊,说杀就杀了。
这说明圣人是真的下定决心了,谁再敢散布谣言就杀谁,同时也表明了圣人抗击蝗灾的决心。
这下百姓们终于镇定下来。
有时候大家最怕的不是困难,而是遇到困难没有一点的办法。朝廷都提前站出来拿主意了,他们也就有了主心骨。
后面就是干货了,朝廷直接拿出了指导意见。
太子殿下心系百姓亲自试验找到了一些针对蝗灾的有效办法,一是多养鸡鸭,既可以防灾又可以创收。
第二个办法就是夜间点燃火堆,引诱蝗虫扑火。
同时为了激励百姓捕捉蝗虫,皇钱一斤。还可以用蝗虫换粟米,一筐蝗虫换一斗粟米。
然后就是一通废话,说什么圣人圣明啊,蝗灾不可怕啊,鼓励大家共度难关啊之类的。
这道圣旨明发天下二十七道三百六十州一千五百余县,且长期有效。
这个旨意一下天下沸腾,万民高呼圣人圣明太子万岁。
什么,你说太子万岁?想死吗?然而在唐朝的时候万岁还不是皇帝独有的称呼,你可以说任何人万岁。李家父子在民间的威望再次登上了一个高峰。
得到消息的李世民笑的嘴巴都合不拢了,赏赐了岳山不少的产物,就连太子那边都赏了几匹蜀锦。
李世民虽然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但对子女的教育是真的操碎了心。就拿李承乾来说,堂堂太子居然没有一套精美的华服。
虽然他不缺丝绸制作的衣服,但蜀锦、苏绣这种东西那是碰都别想碰,敢穿出来腿都给你打折了,就怕李承乾养成骄奢淫逸的毛病。
现在破天荒的赏赐蜀锦,可见他是多高兴,对李承乾的那份报告是多么的满意。
百姓们也纷纷动员起来加入灭蝗的行列,圣旨上说的明明白白,大家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干吧。
于是整个大唐的夜晚都变的亮堂起来。除了火堆烧蝗虫,还有不少人想办法养鸡鸭。
可是这个时代有没有掌握人工孵蛋的技术,鸡苗鸭苗全靠大鸡孵蛋数量可想而知。平时还没看出来,等大家都需要的时候就出现了‘苗慌’……
跑遍整个长安城都买不到一只鸡苗鸭苗,即便出高价也买不到。
然后就有人把目光对准了书院,没办法,书院的养鸡场养鸭场是长安出了名的。在大家看来他们最不缺苗……
于是大家蜂拥而至,有人跑了几十里就为了买几只鸡鸭苗,这可把于志明给吓坏了,赶紧去找岳山。
而此时的岳山呢,正带着几名仆人在院子里炒茶呢。
488 炒茶(第三更,求票)
岳府后院,一口大铁锅架在院中央,一个仆人在灶膛口烧火,一个人拿着一把扫帚不停的挥舞,还有三四个人围着大锅指指点点。
“翻,快翻,太慢又糊……坏了,火太大了……”
“不好,冒黑烟了要糊了……”
“哎呀,又糊了。”
眼见着又一锅茶叶炒制失败岳山有些失望,但并没有让人就此停下,而是继续道:“别听,继续翻炒,等把流程走完了在回过头总结原因。”
闻言,大家顿时收声继续进行炒茶的过程。过了大约十几分钟的样子,炒茶的人大喝一声:“好了准备起锅。”
其他四名围观人员马上行动起来,有拿箩筐的,有拿铲子的,还有拿来湿布块准备把锅取下来的。
一通忙碌之后总算是把这一锅茶叶整理了出来,岳山就和六名仆人一起观察茶的成色总结经验。
“看这颜色,比上一锅的还要黑,失败了。”成老实也就是负责炒茶的那个人失望的道。
“这还用看成色吗?味道都能闻出来,这满院子都是焦糊味儿。”另外一个叫马大才的人道。
眼见众人开始互相挑毛病,岳山赶紧道:“行了,都知道失败了,现在总结总结失败的原因,争取下一次改进。”
见他发话六名仆人马上就安静了,然后开始总结经验。
“火太大了,我觉得炖肉用的小火就行。”成老实第一个开口道。
“这次是我的,火确实没有控制好。刚生火的时候我就觉得火势有些控制不住,赶紧压火苗,已经有些晚了。”负责烧火的陈大忠连忙检讨道。
“没事儿,下次火势小一点,就按照成老实说的,就用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