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3 章(1 / 1)

文唐 步兵长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3个月前

阶级的人所利用。

想参加社会活动想培养其他特殊爱好可以啊,只要你有钱。

玩钢琴一架钢琴几万块,一节钢琴课几百块,普通家庭谁能负担得起

所以每年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大学的学生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普通百姓家的孩子想走自主招生路线,做梦吧。

可以这么说吧,考试成绩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接近公平的东西,才是穷人最应该维护的一项制度。

然而搞笑的是,很多普通家庭出身的人甚至就是穷人出身的人,居然高呼唯成绩论不公平,鼓励素质教育,要搞自主招生。

说的好像国家放开自主招生,他们的孩子就能免试上大学一样。

尤其是曾经许多穷人家的孩子为了反对唯成绩论,高考时候交白卷,故意写零分作文。用愚蠢已经不足以形容他们了,脑壳里装的都是米田共啊。

试问,那些鼓吹素质教育,那些鼓吹自主招生的专家学者的孩子为什么不弃考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为什么不弃考

前世岳山就是最反对搞素质教育和自主招生的,曾经在各种论坛发表过自己的观点。然后他悲哀的发现,无数连饭都吃不起的键盘侠在围攻他。

前世岳山人微言轻,现在他有这个能力了,必然会断绝这种情况。我就是要一刀切,就是要唯成绩论。

当然,古代和现代也有不同。古代书院是私立的,怎么招生人家自己说了算岳山管不了。但想当官必须要通过科举考试。只是现在一切都还是草创阶段,言之过早。

不过对于此时的书院弟子来说,能免试进入龙首山高级书院接受名师大儒的教导,已经是非常优厚的奖励了。

即便如此,三天后也有六名学生决定放弃这个机会,甚至有两名直接选择了退学。

岳山早就预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并没有失望,他也能理解那些家长和学生的选择。

就好比大家正在大学快快乐乐的读书,突然有一天学校告诉你,想让你去阿富汗、叙利亚、索马里等地实习,你会怎么想

对于大唐人来说岭南就是这么危险的地方,他们不愿意去也是正常。

他又挑选了六个人凑够二十人小队交给李德武,由他来讲解一些关于岭南的知识。

另一边医学院也同样热闹,由太医院、医学院、佛道两家医务工作者组成的医疗小队也集解完毕,正在医学院接受统一教导。

至于药方不得不说药王名不虚传,有岳山给出的关键药物,在孙思邈的带领下医学院很快就拿出了几十个药方。

至于具体效果,还要等到了岭南亲自验证过才知道。反正有一点可以肯定,吃不死人。

而且为了治病救人为了研究出更合适的药方,孙思邈已经决定亲自带队去岭南。

虽然岳山很不想让他去,但为了大局考虑还是同意了。不过也从李世民那里讨要了一支五十人的精锐小队,专门保护他的安全。

皇商行也同样忙碌起来,全国收集需要的医疗物资和生活用品。

学政司也没闲着,孔颖达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动员了数百名读书人去岭南传播圣人之学。他的计划是在岭南地区开设四五所高级大学,数十所蒙学。

这可以说是学政司组建以来第一次大动作,孔颖达等学政司的官员们非常上心。

至于朝廷就更别提了,现在整个朝堂都在围绕岭南大开发转。

李世民一天一小会三天一大会,就是在讨论岭南大开发的事务,连对突厥人的作战计划都暂时押后了。

不管在哪里搞开发首要是得人,尤其是要有得力干将主持,为了岭南大开发的官员人选,朝堂陷入了争执之中。

大家都想让自己的人去,还能坐上关键位置。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谁都没想到的人入京了。

442 宁纯

朝堂之上百官齐聚,李世民高坐龙椅俯视群臣。岳山伸长脖子盯着门外,不一会儿就见到一名五十余岁须发斑白的老人龙行虎步的来到大殿内。

这就是宁纯岳山好奇不已。身高五尺,躯体壮硕犹如青年,皮肤黢黑,加上不类中原人的面孔,确实很显眼。

前天宁纯就入京,不少人想去拜访这位因为岳山吹捧而名动天下的俚僚人刺史,不过可惜的是他直接就被皇帝接到了宫中促膝长谈。

今天是他第一次上朝也是第一次出现在大唐朝堂露面。

只见宁纯来到殿内下拜道:“合州刺史宁纯,拜见圣人。”x

李世民从龙椅上站起,来到台阶下亲自把他搀扶起来,道:“宁爱卿之忠义我早有耳闻,也一直盼着能亲眼见见我大唐的肱股之臣,今日终于见到你了。”

宁纯没有想到皇帝居然对他如此重视,感动的虎目流泪,哽咽道:“我臣微末之功,不值得圣人夸奖。是我无能,不能灭了那些反贼为圣人解忧,请圣人治罪。”

这种情景岳山见过好几次了,但前几次他都觉得很别扭,假装的成分太大了。眼下却觉得是那么的情真意切。x

“宁爱卿哪里的话,我又非昏聩之君岂能分辨不出谁忠谁奸,若无卿,岭南早不复位朝廷所有矣。”李世民诚恳的道:

“清水候曾经和我说过,我大唐不能让有功之士流血又流泪,当赏罚分明,我深以为然。宁爱卿之功当重赏。”

说到这里,李世民提高声音道:“宁纯听封。”

宁纯愣了一下,马上跪下道:“臣在。”

“宁纯守土有功兼具教化百姓封为黎国公,实封七百户,荫两子赏绫罗绸缎千匹、金十斤”

封赏还没念完宁纯已经泣不成声,只能不停的用头磕地来表达自己的激动。

其余重臣也纷纷侧目,没想到皇帝居然如此礼遇这位俚僚人出身的刺史。

倒是没有人因为俚僚人的身份鄙视他,唐朝算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包容性的朝代了,朝堂上百族并立。

突厥人、胡人、蛮人、鲜卑人、沙陀人、匈奴人只要有才能都可以成为大唐官吏,出现在朝堂之上。

大家惊讶的是封赏如此之重,可谓是一步登天啊。

冯家以岭南数州之地降唐才被封了个国公,没想到宁纯一个刺史就被封国公,还恩荫两个儿子。

这个封赏也出乎岳山的意料,他以为封侯就不错了,没想到李世民这么大方。不过他也能理解李世民的打算,树立典型。

你们这些岭南的人都看清楚了,跟着我大唐混就能封候拜将封妻荫子,你们还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