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1 章(1 / 1)

文唐 步兵长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边坐在了单人纺纱机前,一手摇动手柄,一手抓着一束棉絮。

随着嗡嗡声响起,她抓棉絮那只手和抖拉面一样抖动起来,细细的白线快速的缠成棉锭。

“好好好。”岳山高兴的嘴巴都合不拢了。等包大娘把手中的棉花纺完他才问道:“多头纺纱机呢?也好用吗?”

“那个更好使,纺线特别快,就是操作起来有些麻烦。一个人用还是这个单头的好使。”包大娘回道。

“多头的本身就不是给一个人使得。”岳山简单的说了句就来到织布机跟前,发现上面已经摆好了线织了有半匹布。

看到这半匹布他就知道,不用看了,织布机也好用,不过还是让包大娘坐上去织了一会儿。

听着织布机那熟悉的‘哐哐哐’声,岳山的眼睛有些湿润。这都是小时候的记忆啊,以为再也听不到了,没想到穿越到一千多年前再次听到了。

“包大娘,你带着人好好研究一下这套机器。光织出布还不行,还要把布织的好看耐用。仓库里一半的棉花交给你了,好好研究,有成果了重重有赏。”

“大郎放心,老婆子我知道了,一定不让您失望。”

“剩下的棉花制作成棉被棉衣,一定要用最好的布料,我要送人。”

“喏。”包大娘眼睛一亮,兴奋起来。

用最好的布料、送人,肯定有宫里一份,自己制作的衣服能送进宫被圣人和娘娘穿在身上,那是天大的荣耀啊。

至于她是如何猜到的……这都不用猜,李世民两口子来岳山家实在太频繁了,府上的人都见过两人不少次。也知道岳山但凡搞出什么新鲜玩意儿都会往宫里送一份。

这次还特别强调要用最好的布料,那必然会送进宫。

她猜的没错,这些棉衣棉被岳山确实准备送宫里几套,剩下的京里有头有脸的包括关系比较好的人都会送一套。

目的很简单,想尽快推广棉花种植,最好的办法就是从高层着手。只要高层见到它的好处,一道命令下去就能在全国推广。

把棉纺的事情交代下去之后岳山就再次投入到《论语正义》中去。

论语正义造成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开始还有人用何宴的《论语集解》和皇侃的《论语义疏》做类比,但很快这么做的人就变少了。

在闲谈交流中也渐渐的很少再有人提及这两本书,谈论语必谈《论语正义》。岳山的学问也正式被大家认可,称之为岳学或者是新学。

龙首山书院也水涨船高,无数求新求变的读书人都把这里看做儒门新学的圣地。

许多以前对龙首山书院不屑一顾而没有参与入学考试的读书人悔不当初。所有人都知道,以后再想考龙首山书院就更难了。

岳山的声望达到一个高峰,也就意味着繁忙季节到来,无数慕名而来的人找他探讨学问。有些人他可以拒绝,有些人必须要接待。

远的不说,眼前就有一大堆他无法拒绝的人——大字典编撰组的成员们。这些可都是一方学说的代表性人物,拒绝他们就相当于是拒绝了一大批人物。

所以,这些人每一个岳山都要亲自接待。

不过还好有李纲在,他以自己的资历压人,把百多号人分成了十批。岳山一批一批的接待,虽然累了点,但节约了不少时间。

大字典编撰组的人好说,外面的大儒不好招待啊。别人是一个人来的,总不能告诉人家,你先等等,凑够十个人在一起来见我。

要真如此,他也就不用混了。

而且为了更快的宣扬论语正义宣传新学,他还要尽可能多的讲公开课,给更多的人讲解经意。

粗略计算了一下,接下来三个多月他别想闲着。

岳山并没有厌烦或者感到疲累什么的,当一个人真正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是不会产生这种情绪的。

相反,更改是享受更多一些。

现在岳山就更享受这种和人交流学术的感觉。

418 梁师都

时间不知不觉进入了深秋,再次送走了一位远道而来的大儒之后,岳山终于获得了一天的空闲时间。他马上喊来了徐山鹰,一起去城里散散心。

“老徐,听说你婆娘有喜了?枪法真牛。”骑在马上,岳山问道。

“嘿嘿……希望是个带把的。”徐山鹰不好意思的笑道。虽然不知道生孩子和枪法好有什么关系,但他不是个好奇的人,并没有追问。

“儿子女儿都一样。说起来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更加贴心孝顺,比儿子强多了。”岳山笑道。

徐山鹰只是笑笑没有说话,女儿怎么可能会和儿子一样?女儿嫁出去之后就是人家的人,吃人家饭听人家管,就算孝顺又能怎么样?身不由己啊。

儿子在怎么样也是自家人。

岳山自然也知道这些,但后世的带来的观念总会影响到他,对生儿生女还真没有太过于纠结。

他也知道自己的想法对古人来说太另类,并没有强迫别人听自己的。再说整个社会结构就是如此,自己来自于后世的想法确实不适合古代。

于是转移话题道:“将来你是想让让你儿子从文还是习武啊?”

“文武双全可以吗?”徐山鹰憨笑道。

“……”岳山顿时无语了,好半晌才道:“好你个徐山鹰,看你浓眉大眼的没想到这么贪心。”

两人边笑边走,路过军校的时候岳山伸头往里面看了一眼,眼珠子顿时就转不开了。

“吁……”把马停住后他指着里面道:“老徐,你看看他们在干吗?”

徐山鹰稍微起身看了一眼,道:“好像在分马……”说道这里他眼前一亮,惊讶的道:“这些马个头好高大。”

“高大吗?”岳山心中一动,想到了一种可能,连忙说道:“走,我们过去瞅瞅。”

说完调转马头往军校走去。

到了门口之后被守门的哨兵给拦住了,岳山出示了腰牌才让进入。倒不是哨兵不认识他,而是规矩就是如此。

进入校门,岳山直奔大操场,刚过来就见到了李道宗。

“翠岚,什么风把你给吹过来了?”李道宗热情的道。

“祭酒这是哪里的话,我可是军校院长,来这里看看不是很正常吗?”岳山道。

“哈……你还知道你是院长啊?自己想想多少天没来过这里了。”李道宗质问道。

“呃……不是忙吗,你看我得空就过来了。”岳山讪笑道。

“我看你是被这些马吸引过来的吧。”李道宗不客气的道。

“祭酒果然智谋过人,一猜就中。”岳山竖起大拇指,敬佩的道。

“你……”李道宗气结。

“对了,这些马是……”岳山赶紧转移话题,问道。

“刚从陇右马场运送过来的良驹,圣人专门调拨了五十匹给军校。怎么样,是不是非常神俊。”提起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