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为人师的义务,还请杨妃和汉王恕罪。”
“清水候快别这么说,您是国之栋梁为大唐基业操劳,本不应该在劳烦与您。只是身为人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拜得名师学得真本事,所以才有此不情之请,又岂敢怪罪与您。”杨妃诚恳的下拜道。
岳山哪敢接他的礼,马上侧身站到一边,说道:“这次回京我应该许久都不会离开,汉王也到了入学的年岁,这样吧。我去请示圣人,让他过几日就跟在我身边学习吧。”
“谢清水候。”杨妃难掩喜色的道。
这么多年的恭谨终于有了结果,以岳山的能力当能护住她和李恪,这样她在宫中也就能松口气,不用如此担惊受怕了。
确实有不少隋炀帝的旧臣感念他的恩情,但他们都不能和杨妃有任何牵连。一来是身份太敏感,二来勾连后宫本身就是重罪。
为了大家好,最正确的做法就是相忘于江湖,所以杨妃是孤独无助的。
岳山是她能找到最适合为她们母子提供保护的人,身份高贵,深的皇帝信任,和皇后关系也好,不会有人怀疑他的用心。
当然了,前提是她老老实实做人,不能搞事情。否则岳山绝对是第一个抛弃她们的人。
这一点她很清楚,她也真的没有搞事情的想法。一心只想平平安安度过一生,让自己的孩子当个太平王爷就好了。
送走杨妃后岳山本来想去找李世民说这件事情,不过被长孙无垢给制止了。
李世民正在处理公务,这时候因为这点小事儿去麻烦他不合时宜。而且这件事儿由她这个皇后去说反而更合适。
一来比较方便,李世民每天都会来立政殿,不留宿也会来坐坐,就是几句话的事情很简单。岳山直接去找李世民,就显得过于重视了,反而会让人多想。
二来也显得皇后通情达理,主动帮别的嫔妃的孩子拜名师,李世民会更加喜欢她,宫里宫外都会夸她贤惠。
一举多得。
岳山自然没有反对的道理,道过谢之后就离开皇宫回到侯府,给徐山鹰通报好消息。
刚走到自家门口,就发现段纶牵着马站在那里。
388 侠气段尚书
“段尚书,你这是?”岳山不解的问道。
要说你不是来拜访的,谁都不信。可你过来拜访不进门站在门口是几个意思?
“岳候,可等到你了。”段纶拱拱手高兴的说道:“我知道你今日不便待客,但又特别想来感谢你,所以就不进去了,在门口说两句话就走。”
“哎,段尚书这又是何必,咱们不过都是为朝廷尽忠。”岳山自然知道他是什么意思,摇头道。
“话是如此说,但人都是有私心的,岳候使我工部出了大彩,让我老段脸上有光,于公于私都要感谢你。”段纶郑重的道。
“好吧,你的谢意我心领了。顺便给你透漏个消息,多研究研究春申江。”岳山笑笑道。
这倒不算是泄露国家机密什么的,李世民已经下定决心开发春申江一带,这几天势必会召集重臣商讨此事。
段纶是工部尚书,搞基建开发离不开他,所以肯定会征求他的意见。提前给他透漏点风声做做准备,到时候能在李世民面前出点彩。
当然,一般人岳山肯定不会说的,不过和段纶的合作非常愉快,双方现在都有往盟友方向发展的意思,自然要表现出该有的善意。
“春申江吗?”段纶有些疑惑,显然是不知道这条河在哪,不过也没有问岳山。春申这个名字太有特色,很容易就能联想到春申君,回去翻翻春申君的资料自然就知道了。
“某明白了,谢岳候指点。”段纶拱手表示感谢,然后一拍手道:“对了,上次你让我寻找的银矿找到了,我组织了一批人手开挖,现在已经练出白银百石存储在工部仓库,你看要如何处理?”
“居然这么多了吗?”岳山欣喜不已,道:“还要劳烦段尚书把白银运送到书院吧,刚好最近有时间,也是时候把它们处理了。”
“好,明日我就遣人把银锭送去。”段纶很爽快的道,根本就没问岳山要用它做什么:“银矿还需要继续开采吗?”
“自然是需要继续开采的,不过以后开采出来的白银我不能白要,会用钱从工部购买。”岳山说道。
“都是为国效力,何来购买一说。”段纶摇头不悦的道。
“白银我有大用,总不能一直让工部白白做工,该有的规矩还是要立好的,免得以后麻烦。这事儿段尚书你就听我的吧。”岳山劝道。
银币的事情牵扯太大,眼下不能告诉任何人,只能用规矩来劝说段纶。
不过还好,段纶在他说的郑重,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但也知道必然有不便说的原因,于是就点头同意。
之后两人聊了两句,段纶就告辞离开。
看着他远去的身影岳山心中赞叹,果然不愧有‘少年以侠气闻名,性情豪放不拘小节’的评价,行为确实有侠气。
京中想来拜访岳山的人车载斗量,可大家都知道今天不适合,就没什么动静。
只有段纶,一个人牵着马就来了,门都没进站在门口聊了两句就离开,一点架子都没有。
换成任何人都不会做这种事情。不问而堵门这是失礼行为,站在门口等人又显得太降低自己的身份。
我想感谢你,就来了,说完就走一点不墨迹。所以岳山才说他有侠气,这非常难得。
之后岳山回到府上,告诉徐山鹰可以去提亲了。两人一个高兴的只知道傻笑,一个害羞的躲在了里间。
此时府上的人大约也知道发生了什么,惊诧之余纷纷向两人道喜。
当然了,免不了有人在背后幸灾乐祸说三道四,不过没人在意就是了。
把这件事情解决岳山就准备出京回家,本来他是不打算让徐山鹰护卫了,毕竟今天他要去提亲。
徐山鹰却坚决不同意,说宁愿不娶亲也不能让他一个人离京,香凝也站出来支持他的决定。
岳山有些无奈,但更多的是高兴。这说明两人不忘本,有忠心。就没有再坚持,让徐山鹰陪他一起回四姓坪。
至于提亲的事情,自然不能着急,要挑个黄道吉日才行。说起来还是岳山缺乏常识了。
前世相亲没谁在乎这个,这辈子还没到考虑婚姻的年龄,老婆的问题就解决了。所以忽略了在古代提亲、定亲、结婚、出行、殡葬之类的都是讲究日子的。
两人骑马一路走出城门,岳山还特意观察了一下城门外自发形成的那个集市,发现和之前差不多,只是少了许多三五扎堆到处游逛的流氓。
随便找了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