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7 章(1 / 1)

文唐 步兵长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没有什么决策权的。岳山肯让他坐在这里就已经是对他最大的尊重了,自然不会反对。

“哈哈……不可惜不可惜,新城建好需要小半年时间,这段时间书院刚好用得上。再说旧城的人也不会全迁徙过去,还是要留一部分人在这里生活的,书院不会浪费。”岳山大笑道:

“而且等新城建好了我给你修建一座比现在这座还大好几倍的书院,全棣州所有的学子都可以来这里读书。”

“此言当真?”于克训问道。

“当真,在做的都可以给你作证。”岳山道。

“好,那我就等着岳候的新书院。”于克训欣喜的道。

然后田学臣也表态同意,至于李道彦和孙仁师属于军方人员在这件事情不适合发表意见。

实际上这件事李道彦早就知道了,迁城是件大事儿,必须得到朝廷的首肯才行。在离开京师的时候岳山就已经打过申请,李世民和诸宰辅自然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所以说他是拿着朝廷办法的许可证来上任的,否则也不会一来就说迁城的事情。

反过来说,此事朝廷已经通过决议,厌次县的官吏同不同意都无所谓了。谁敢拖后腿直接踢走就行,狠一点直接拿下。

迁城的事情就此通过。

“迁城容易,安抚民心难,就怕有人从中作梗。”田学臣严肃的道。

“所以此事必须公开透明。把迁城的原因详细的写下来派人去讲给百姓们听,我相信大多数百姓还是懂是非道理的。”岳山马上就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对策:

“记住公文要写的简单易懂,最好用口语的格式去写,这件事情就交给元峰你去办吧。”

“喏。”甘元峰起身领命。

“这么做的目的是防止别有用心的人蛊惑百姓,无法裹挟百姓只靠那一小嘬人翻不了天,我倒是巴不得有不开眼的跳出来。”岳山冷笑道。

“虽然我们不怕那些老鼠,但也不得不防,免得阴沟里翻了船。”岳山转身看着孙仁师道:“孙将军,这次百骑司没有跟来,本候和棣州的安危就交给你们棣州水师了。”

“请岳候放心,只要末将还有一口在,就不会让岳候和诸位同僚伤到一根汗毛。”孙仁师郑重的道。

“好,我相信孙将军。关于水师扩建的计划,是我说还是你说?”岳山又朝李道彦问道。

355 威逼利诱

岳山自然不会忘记自己主要的目的——组建水师。

这是几年前就提出来的计划,打造一支远洋水师去美洲,当然了,现在叫东胜神州,去那里寻找高产的粮食作物以及药材等等。

只不过前两年被突厥绊住了手脚、李世民刚刚登上皇位、朝廷没钱等等原因,只是在荒凉的渤海县驻扎了一个营的水兵。

船还是内河平底船,数量更少,大大小小加起来不到十艘基本没有远洋航行能力。

岳山为啥要把盐场放在北方的渤海湾一带,而不是放在气候更加合适的南方?不就是为海军打基础吗。

至于北方战线,那都是后来才有的想法。

虽然李世民派了李道彦过来担任都督掌管兵权,但建军的计划还是岳山在做,李道彦是实施者和监督人。

所以由他来宣布水师扩军计划也不算是越俎代庖。

“水师折冲府将扩充至五个营三千人,人员全部从棣州招募。厌次县一个营的人数,剩下的四个营从其余八县招募。招募的对象最好是有家室、勤恳、比较贫穷的人。”

“这……岳候,府兵不都是招募良家子吗?”孙仁师惊异的问道。

“海军和陆军以及内河水军皆不相同。”岳山解释道。

内河水师只有在行船的时候才活动在水面上,平时生活什么的还是在陆地上,即便长时间不下船也能看到陆地。

但海上航行尤其是远洋航行则不同,很多时候一两个月见不到陆地都有可能。人是陆地动物,长时间远离陆地会变得空虚焦躁,在遇到点困难很容易就崩溃。

良家子家庭富裕没有后顾之忧,当陆军的时候能放下一切一心杀敌,所以府兵战斗力非常强大。

但是当海军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就成了缺点,在海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可能就选择走极端。

穷人则完全相反,他们有家人要养活,自己要是死了一家人都饿死了。所以当陆军的时候偷奸耍滑,只为保命,战斗力远不如府兵。

但在海上有后顾之忧缺成了优点,他们有家人要养活,自己死了家人怎么办?在早于极端事件的时候他们的韧性更足,更能爆发出战斗力。

大航海时代的欧洲不就是这种情况吗。人渣、罪犯、亡命徒在本地活不下去了,为了活命驾一条小船就驶向了大海。

这些人就是第一批探索者,有一部分侥幸跑到荒岛或者别的地方发了财转身一变成了大富豪,就吸引更多人驶向大海。

于是大航海就开是了。

有史学家认为大航海的兴起是欧洲人为了寻找糖,但寻糖那都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海上早就飘满了探索者的船只。

所以寻糖说不过是欧洲人为了美化自己的祖先粉饰自己的历史罢了,就好像他们把奴隶贸易当成人口交流,当成解放全人类一样。

话题又扯远了。

岳山认为就探索海洋来说,有后顾之忧的穷人比无后顾之忧的良家子更适合。只要给他们一些安家费,他们就敢拼命就能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等到大唐对海洋有了足够的了解,探索出了固定的航道,海员就无所谓是良家子还是穷人了。

听到岳山的这个逻辑,别说是孙仁师了,在座的有一个算一个,无不瞠目结舌觉得三观受到了刷新。

然而见他说的信誓旦旦,大家又不得不信。毕竟远洋航行是什么样的他们也不知道,连反驳的办法都没有。

孙仁师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人,对他来说管他兵员从哪里来的,先把人招过来再说。从统领六百人的营校尉一跃成为折冲府将军,他已经很满足了。

见他都同意了,其他人就更不说什么了。

任务分配完成大家就各自去忙碌自己的那一摊,岳山和李道彦则去后院休息。

倒不是有多累,而是多日乘船他走路都有些摇摇晃晃,所谓的休息只是为了调整状态。

到了晚上田学臣等人为他们举办了一场简单又不失热闹的晚宴。

第二天一大早,厌次县衙门全员出动。

两个衙役或者临时办事员一组,拿着铜锣后面跟着一位识字的人,直接下到各村镇去宣传迁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