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完全是污蔑。就拿造船来说,中国古代在宋朝就学会了制作船模和图纸,而西方还要等几百年后才掌握这种技术。
包括牵星术什么的差不多也都是宋朝才总结形成,而且也都早于西方。
但唯有一点远远落后于西方,那就是海船的设计。
中国古代的重心始终是放在陆地的对海洋并不重视,设计船只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在内河行驶,于是基本上都是平底船。
到了海上自然而然的也继承了平底船的设计理念,并没有人意识到海洋上需要一种全新的船只。
但平底船吃水太浅,到了海上无法抵御大的风浪,只能在沿海行驶,因而不能真正深入海洋。
另一方面是对于季风洋流等水文条件了解不够。想想当年的鉴真东渡为什么失败那么多次就知道了,还有元朝忽必烈攻打倭国失败。
历史把两次失败归结于运气,归结于‘神风’,岳山更愿意把它归结于对水文情况不够了解。
为什么说‘百年海军’?难道打造造船真的需要百年吗?还是说训练一直能征善战的水军将士需要用百年?都不是。
真正需要用百年去探索的,是大海本身。季风洋流只是其中一部分。
有人会说了,季风洋流真的这么重要吗?不可能吧。
事实上就是这么重要。
想一想,一支军队熟悉海洋任何地方的情况,另一支除了能征善战啥都不懂。让他们在大海上自由交战,最后获胜的是谁?
不说别的,把敌人引到一个他们不熟悉的地方,紧紧是利用季风和洋流都能把他们玩死。还有礁石区啊什么的。
当然了,季风洋流上面的只是海洋的一部分,想成为一支强大的海军需要了解的还有更多。
海洋那么大,想了解这些东西没有百十年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才有‘百年海军’一说。
唐朝人虽然不缺少冒险因子和扩张理念,但那都是针对陆地而言的,对海洋真的很佛系。
岳山要做的就是改变这种情况。
首先就是新式海船,尖底好办,经验老到的船工多试验两次就能造出来。
难点比较大的是‘八面来风,唯头不可行’,这个对风帆的利用可以说达到了极致,需要一次次总结才行。
其次是训练一支新式海军,灌输海洋、海权、海防概念,给他们点燃海洋扩张的火苗。这一点甚至比海船都重要。
至于观察了解水文条件什么的,眼下不急。大唐陆地上的外患还没有解决,对海洋的探索并不迫切,有的是时间研究。眼下先把大唐周边的水文环境研究好就足够了。
大棒加红枣的办法非常有效,梅家的人对于岳山的话再也不敢有任何质疑。不管是什么要求,都会仔细论证一遍又一遍,没有十足的把握不敢拒绝。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这位清水候不只是杀气重,还有真本事。虽然对造船不了解,但很多想法都让他们眼前一亮,大有‘原来还可以这样’的感觉。
经过他的指点,梅家的众人都觉得获益匪浅,这样下去原本看上去根本就无法实现的新式海船好像也不是不可能完成。
有了这种感觉之后,他们顿时就把恐惧丢在了脑后,全心投入到新式战船的研究设计中去。
船只刚进入德州,也就是新棣州地界的时候,他们已经拿出了三艘船只设计图。
而此时岳山也暂时把他们放在了一边,棣州也太多事情等着他去办。
352 希望
金鸡报晓夜幕退去,沉静了一夜的厌次县城好似活了过来,变得热闹起来。
赶路的、寻找工作的、叫卖的、吃饭的……这本来没什么好奇怪的,任何一座城镇差不多都是这个样子。
奇怪的是这些人的表情和状态——即便是最贫困的人,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眼神里充满对生活的向往。
而这股生机皆源自与一个人。
“吴老二,又出来找活儿啊?吃过没,来块炊饼。没钱先欠着,过连天再给也不迟。”一个卖早点的小贩大声的吆喝着。
“好几个二狗子,又骗我。吃个屁的炊饼,等会劳资找到活儿干了,一文钱不花也能吃饱。你的炊饼还是留着自己吃吧。”吴老二眼睛一瞪骂道。
“哈哈……”周围活吃饭或赶路的人都笑了起来。
“吴老二你别不识好歹,换成半年前你求我都不赊给你,现在劳资好心好意让你欠着,你……真是不识好人心。”二狗子一点都不生气,一边给别人装炊饼,一边会骂道。
大家都是几十年的乡里乡亲,互相嘲讽几句属于拉近感情。当然,这种拉近感情的方式要看人,一个不好可能就成仇了。
“要是半年前你肯佘给我,我把你当祖宗供起来,现在劳资也不稀罕。”吴老二看着热腾腾的炊饼咽了口唾沫,嘴上却一点都不客气。
“半年前?你想的美。那时候你全家都不值一文钱,我敢佘给你吗?你用啥还,你婆娘吗?”二狗子说话更毒。
“呸,你婆娘最有味儿,劳资床榻都摇塌了……”吴老二也毫不客气的回骂起来。
周围的人原本听得津津有味,但眼见这俩开起了荤段子都把头转到了一边,不过耳朵竖的一个比一个直。
不过对于两人一部分话,众人都非常认同。
“是啊,半年前谁敢相信我们这些苦哈哈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一个食客说道。
“还半年前,俩月前我都不敢这么想。”另一名食客接话道。
“就吴老二就二十亩种不出庄稼的地,别的啥都没有半年前谁敢赊吃食给他?现在连最抠门的二狗子都主动赊炊饼给他了。为啥?有把子力气就有活儿干就能挣钱。”
“是啊,有活儿干就有饭吃,这样的好日子以前连想都不敢想啊。”
“清水候是我们厌次县的大恩人啊。”
“俩月前我在码头卸货,一天累死累活一文钱都赚不到,只给几个窝窝头,我一家几口就靠着几个窝窝头活着。现在同样的活儿,不但有五个大子儿还管饭,我干一天够全家吃三天,还能吃饱。”
“你还好,我才惨。因为身子骨比较弱,根本就找不到活儿,只能去挖野菜,去海边抓小鱼小虾养活全家。
现在去挖盐田,管饭一天也有两个大子儿;我婆娘也在海边给军爷们晒海带,一天也有一个大子儿。我俩一天三个大子儿就能养活一家七口人。”
“你在挖盐田?好差事啊,听说将来干得好了有机会被留下当盐农,那可是金饭碗。”
“嘿嘿,确实有这个机会,不瞒你们说,我们管事儿的昨天还夸我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