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1 / 1)

文唐 步兵长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了:“你说你还会别的东西?不是骗人的吧?”

“是不是骗人秦王拭目以待,将来自会知晓。”岳山给了他一个不软不硬的钉子,然后又用尊敬亲昵的语气对长孙无垢说道:“就算以后我一无所成,不是还有姐姐在吗。有秦王妃当姐姐,以后还发愁没有荣华富贵吗。”

“你呀……”长孙无垢伸出手指在他额头轻轻点了一下,语气中再多了三分的亲昵。

能把阿谀奉承说的如此自然,非但不让人反感,还觉得开心,这个弟弟果然是个人精。长孙无垢心中早就看的透彻,但她依然很开心。

精明总比傻子好,她如是想道。

只能说,再聪慧的女人一旦感情用事起来那智商也是为负的。

看着这个无耻的小子,李世民觉得手掌一阵痒痒,只有和某张厚的令人发指的脸皮亲密接触才能止痒。但在老婆面前他必然是不敢这么做的,干脆就把心思转移到了如何把马蹄铁的利益最大化上。

长孙无垢和岳山这一对新鲜出炉的姐弟则在一旁亲密的交谈。

主要是长孙无垢详细询问他家里的情况,顺便对他家艰苦的生活表示心疼,还鼓励他好好读书将来好某个好差事云云。

直到仆人再三提醒说天色已晚,再不回去城门就要关闭了,姐弟俩才依依不舍的告别。

临走的时候,李世民又问了最后一个问题:“小子,你是怎么知道我的身份的?”

“这个世界如此疼惜尊敬自己妻子的,除了秦王我再也想不到别人了。”岳山如是回道。

这个回答让长孙无垢莞尔,然后幸福的望着李世民。

李世民却是一愣回过头深深的看了岳山一眼。

他想过无数种可能,中庸一点的有我以前见过你之类的,奉承一点的可以说如此英武不凡必定是秦王之类的。用尊敬妻子做为理由,是他绝对没有想到的。

但仔细想想,却又觉得这个理由居然是最适合此情此景的。仅仅只是一个回答,就让李世民看到了这个少年过人的智慧。

“呼”送走李世民夫妇之后,岳山长长的吐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才放松下来。

说不害怕那是骗人的,对方可是这个世界最有权势的人之一,一句话就能决定他的生死。但还好他抗住了压力,一番谋划得到了最好的结果。

是的,岳山是个穿越者。前世他是一名高中历史教师,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就穿越到了初唐武德年间的一名少年身上。

让他庆幸的是,他穿越的时间节点还算不错。武德六年,窦建德、王世充等有能力争霸天下的势力已经相继被灭,战乱年代已经临近尾声。

少年岳山家住陇西,全家被朝廷的一纸政令迁徙到了长安城外。少年水土不服夭折,被来自未来的灵魂穿越附体。

连年战乱长安人口流失严重,李唐建立之初就数次从各处迁徙民户填充人口。被迁徙过来的以富户居多,但也有一些如岳山家这样出身陇西的平民。

陇西可是李唐的龙兴之地,李家向来自称陇西贵族出身。这里的人对李家最是忠心,同样也深的李家的信重。

要不然,以岳山家的条件,是不太可能被迁徙到京都的。

连年战乱致使人口大量流失长安也不例外,人口比起前朝锐减几倍,大量土地被闲置。

岳山一家就被安置在长安县北一十里外的龙首山脚下。这个龙首山可不是后世铁岭那个龙首山,唐代铁岭是属于不毛之地。

这个龙首山很小只有六十余里长,但头入渭水尾达樊川,土地肥沃水陆两便,堪称是一块宝地。

同时被安置在这里的还有冯、陈、杨三姓村民,算上岳姓总共有四姓人家,所以这个村子就被叫做四姓坪。

岳山家很穷,在陇西的时候是地主家的佃户,迁徙到长安才被分配了一百四十亩田地成为自耕农。

“唐之始时,授人以口分、世业田,而取之以租、庸、调之法,其用之也有节。”这是史书上关于唐初授田的记首发

男子只要长到十八岁就可以获得一百亩地。其中八十亩是口分田,死了要还给国家,二十亩是永业田可以世代传承。女人就只有四十亩口分田。

岳山家四口人只有父母分到了田。岳山才十岁、他妹妹只有六岁是没有资格分田的,所以总共分到一百四十亩地。其中六十亩为溪边的良田,八十亩为山地。

获得了土地大家对朝廷自然是感恩戴德,然后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但未来始终是未来眼下土地尚未开垦,大家只能靠朝廷救济为生。吃救济粮能不饿死就不错了,想吃饱吃好纯属奢望。

吃不饱肚子也要干活啊,要不然地始终荒着永远长不出庄稼来。四姓坪不分男女老少只要能动的都下地了,连岳山六岁的妹妹都要帮忙拔草捡石块。

但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岳山。这个年代重男轻女,他是家中的独苗自然被父母溺爱。

身体健康的时候都不舍得让他干活,更何况还差点因为水土不服死掉。

只是岳山自己可不愿意当个米虫,在这个稀粥都喝不饱的年代也不允许他这么做。

在家养了两个多月,身体终于恢复正常之后他开始行动。

第五章 野心

搞发明挣大钱什么的直接就被排除了。以现在他的年龄和力量来说,真找到什么挣钱的办法也很难保得住。他的目标很简单,一定程度缓解粮食问题。

他把目光对准了村旁的小溪。这条小溪最深处不足两米宽只有三四米,虽然不大鱼虾却很多。

至于为什么别的村民不过来捕鱼……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不懂的如何捕鱼。二十一世纪看来只是一些常识性的东西,在这个年代那都是传家的技能,传男不传女。

织网捕鱼是,设置陷阱捕猎也是,甚至种地的经验都是。

岳山并没有织网,那东西太复杂了不好搞。他选择了更简单的办法,鱼笼。用柳条编一个笼子四面留四个倒喇叭形的入口,就是最简易的捕鱼工具。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前世他也没编过笼子,只能一点一点摸索着来。花了好几天时间编废了不知道多少个鱼笼,才终于弄出来一个比较像样的。

今天是第一天实践。

把鱼笼放进水里他就爬到树上看风景,不知不觉竟然眯了过去。在嘈杂中醒来就发现树下多了一群人。

这些人的身份一看就不简单,在这个人命不如草芥的时代,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