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5 章(1 / 1)

文唐 步兵长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程。

毕竟前世今生他对兵法的接触都仅限于书籍和影视作品,而从后世学来的那些经验能不能照搬到唐朝还不一定。

与其自己冒险搞出一个奇形怪状的规矩,还不如把这个工作交给土著们。只提出要求制定大致的框架,其他的交给土著们就好了。

相信他们做的不会太差。

事实再一次证明了岳山的猜测是对的,孙才等人确实在他提出的条条框框之下制定了一个较具可行性的计划。

至于这个计划是不是真的能行得通,那就等试验过后再说了。反正对了是他领导有方,错了是对方脑子有问题,和他没什么关系。

当天下午,学子们的先生就去了教室,在那里见到了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学生们……

第二天早操时间,学子们按照往常习惯在门口排队去操场参加晨练,然后就被隔壁百骑司宿舍传出的杀猪一般的叫声给吓了一跳。

那声音实在太过于凄惨,以至于他们还以为对方撞鬼了。

当看到几名百骑司成员相互搀扶着一瘸一拐出现在门口的时候,所有人顿时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

想想也知道,就昨天那训练量,他们不腿疼才怪。

只是他们都这么惨了还要晨练吗?

是的,他们肯定需要训练。只不过今天进行的只是单纯的康复式训练,岳山对他们的要求很严格,可也知道这种情况下还要进行高强度的训练有么有效果且不说,更大的可能是被练废。

时间就这样缓慢流动,岳山每天往返于书院、军校、家中,日子很忙碌也很充实。

书院不提,军校也渐渐步入正轨,各项后续的学习计划相继展开。虽然还没出什么成果,但相信不久的将来会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这天,兵部衙门口来了一位三十余岁的壮汉,只见他身高五尺有余、黑面短须、眼神坚毅但面容中却带着一丝疲倦,看样子像是赶远路而来。

壮汉在门口看了看,正准备往里面走的时候忽然听到身后有人说道:“敢问这位兄台,应招复命是在哪个部门?”

他转头看去,发现是一名二十岁左右面容俊朗的年轻人,正面带微笑的朝自己行礼。心中顿生好感,于是道:“这位郎君也是应招参军的吗?真是巧了,某冀州苏定方也是应招而来。”

年轻人也惊喜的道:“如此那真是太巧了,在下卞州刘正则见过苏兄。”

第二百六十章 逆贼苏烈

视线拉回到一周前,这天苏定方正在家中教授自己十岁的儿子练武,突然见到管家惊慌失措的跑进来。

“大郎,大郎,不好了,不好了。刘县尉带着大群兵丁把我们家大门堵上了。”

“什么?刘阿狗欺人太甚,看我今天怎么教训他。”苏定方大怒道,说完操起手中的棍子就往外走。

他儿子也义愤填膺的拎起一根木棍跟在后面。

刚走到门口却被一个女子拦住:“夫君你这是要去做什么?”

“夫人不要拦我,今日我非要好好教训一下这个刘阿狗。”苏定方道。

“为何要教训他?”女子惊讶的道。

“为什么?把我的兵器收走我忍了,不许我随意出门结交朋友我也忍了,可今天他又带人堵门是什么意思?真当我苏烈好欺负不成。”苏定方怒道。

“谁说他无故堵门的?人家可是依礼送了拜帖。”说着女子说道。

“拜帖?怎么可能。他刘阿狗不硬闯大门就不错了,会送拜帖。”苏定方不信的道。

“是真是假你看一看不就知道了。”女子拿出一份拜帖递给他道。

这……看过拜帖苏定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真的是刘县尉的拜帖。可他什么时候这么有礼貌了?

之前因为自己是窦建德的属下就多番防范,后来跟着刘黑闼造反失败返乡后更是被当贼一样防着。还好的是他苏定方也是本地的名人人脉广才,否则日子只会更惨。

即便如此,兵器、盔甲之类的也全部被收走,还不允许自己离乡,不让结交朋友,时不时的就有人上门检查……

而这些都是刘县尉一手操办的,可见他对苏定方的态度是多恶劣。

可今天他破天荒的送了拜帖过来,着实让苏定方惊讶。他吃错药了还是脑袋被门夹了?

这时管家也知道自己闹了乌龙,连忙过来请罪。苏定方自然不会责备这位忠仆,安抚几句就让他去准备迎客。

“不管刘县尉今日为何而来,他既然依足了礼数夫君就不能失礼,喊打喊杀的会惹乡亲笑话的。”女子劝解道。

“多谢娘子提醒,要不是你今日我恐怕就要成为笑柄了。”苏定方感慨的道。

“郎君净说些外气话,快去换身衣服迎客吧。”女子看向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柔情蜜意,道。

等苏定方换好衣服来到大堂的时候,那位刘县尉已经被迎了进来,正坐在那里喝茶。

“刘县尉来访,有失远迎,恕罪恕罪。”苏定方道。

“哈哈……定方兄太见外了,都是乡里乡亲的无需那么多的繁文缛节。”刘县尉热情的说道。

他这和之前截然不同的态度让苏定方心中更加的疑惑,这不会是得失心疯了吧?

虽然刘县尉表现的很热情,可苏定方却没有忘记之前的事情,也没有心思和他寒暄,直入主题的道:“不知刘县尉今日来访所为何事?”

“喜事,我先给定方兄道个喜。”刘县尉也不生气,笑着说道。

“刘县尉说笑了,喜从何来?”苏定方道。

只见刘县尉从袖中掏出一份文书,递给苏定方道:“兵部公文征召定方兄参军,且用的是八百里加急,命你三日内出发前往兵部报到。”

“什么?”苏定方震惊之下也顾不得礼仪了,一把抢过文书翻阅起来。

冀州武邑县苏烈苏定方,没错就是自己的名字,公文下方盖的正是兵部大印没错。可……

“这……我有些不明白,还请刘县尉解惑。”苏定方依然有些不敢相信的道。

“定方兄乃是我武邑名人,之前只是误入歧途,现在明主在世拨乱反正,自然不会放着你这样的大才不用。”刘县尉恭维道。

苏定方差不多清醒了过来,听到刘县尉的回答自然明白他也不清楚其中的内幕。

说大才纯粹是胡扯八道,他苏定方在武邑县这个小地方确实有几分名声,在整个国家面前也就是中庸之才。

自己在窦建德和刘黑闼手下的时候也只是个普通将领,否则也不会被放还回乡。

靠着在武邑县这点名声,就值得兵部亲自下发征召公文?用的还是八百里加急。要真是如此的话,那大唐对人才的标准也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