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二十个字的描述中看到了另外一个女人悲剧的一生。
岳山对裴淑英的钦佩没有减少,她坚守自己的婚姻并最终迎来美好的结果,没有什么可指摘的。
有问题的是李德武这个人,抛下二十年的患难夫妻去找另外一个女人,恐怕人品也好不到哪去。
也难怪他坐拥那么好的资源也一直得不到重用,到死才混了个鹿城县令。岳山对他是没有任何好感的。
但考虑到裴淑英和那个可怜的后妻,岳山却也不得不捏着鼻子为这个他并不喜欢的人谋划一二。
没有穿越也就罢了,既然穿越了,他也想试着看能不能改变一下那位悲惨女子的命运,毕竟娥皇女英的典故可是被传颂数千年的。
至于裴寂一家愿不愿意听他的劝告,他也没有办法,只能说尽人心听天命吧。
家主再次夜晚突然回家,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一阵鸡飞狗跳才算歇息下来。岳山再次享受到了温暖散发着香味儿的被窝。
这种感觉实在太让人沉醉了,他都有点忍不住想把香凝带回四姓坪伺候自己了。
以前他觉得自己是个正直有坚守的人,可是现在他渐渐的发现自己越来越像是个唐朝人了。
都能坦然享受侍女暖被窝这种万恶的封建残余现象。果然,一个人想要始终保持初心实在太难太难。
就这样嗅着残留的香味,他胡思乱想间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早上刚刚醒来还没挣开眼睛,他就发现了一件略显尴尬的事情……要换一条新裤子了。
不过还好,前世他也是老司机一个,倒不至于无颜见人之类的。很自然的从香凝手里接过新裤子换上,反倒是想看笑话的香凝自己的脸颊一直都带着一抹羞红。
吃过早饭,岳山火速赶回四姓坪。
这里千头万绪还没有一个可靠的人帮忙打理,他是一刻都离不开啊。这个时候他忍不住怀念起周尚云来,要是有他在,自己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可惜啊,现在自己手下连这样的平庸之才都没有。
想起周尚云岳山就忍不住直咬牙,劳资这么信任你,你居然是个间谍。害的我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到现在连个幕僚都不敢找。
下次别让我碰到你,不然一定打的你妈妈都不认识你。
书院这边现在真的是个大工地,地上堆满了建筑材料,工地也是人头攒动。因为时间很赶,朱五能为了能赶上工期找了比平时多三四倍的工人。
这些工人分头协作同时开工,地基还没打好大梁、檩条、门窗就已经开始制作了。将来房屋框架搭好了,直接把门窗装上就行,能节省大量的时间。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在于,必须提前计算好尺寸,要不然就是浪费。
提前计算好尺寸,按照施工图纸分头施工,在后世看来是很常规的操作。在古代却是高难度的工作。
了解过中国古建筑史的都知道,中国古代盖房子只有设计图没有施工图。设计图是这个建筑整体是什么样子的,施工图就是把设计图拆开掰碎了分成一个个步骤去实现它。
没有施工图,建筑过程全靠大匠指挥,因为施工图就在大匠脑子里。没有大匠,所有工人都要歇火停工。
朱五能也是在给岳山建大宅的时候从他那里听说了施工图这个东西,顿时就把岳山当做天人。这也是为什么他给岳山干活的时候那么认真的原因。
毕竟是大匠,朱五能回去仔细研究,结合他的工作经验终于搞出了唐朝版的施工图。
正是因为有了制作施工图的技术,他才敢接下岳山的这次委托。
虽说岳山盖的不是豪华宫殿,但架不住太零碎啊,总体算下来工作量依然不小。没有合理的规划,一个月连那个图书馆和办公楼都盖不起来。
言归正传,岳山回到四姓坪之后先是去工地转了一圈,和朱五能照了个面,把需要自己处理的事情处理掉之后才回到书院。
这里还有好几个老师等着他授课呢。
裴矩的动作也很快,他这边一节课还没上完,就有十几个人找了过来。他们自称是裴府的管事儿,过来听岳山的吩首发
岳山自然不客气,验证过身份之后就把他们带到了工地,和朱五能进行了工作交接。
把书院扩建的事情交给专门的人之后,他总算闲了下来,把所有的心思都投入到教改工作中去。
第一百八十章 曝光
这边岳山潜心教学,京城却渐渐的开始有他的传说流传。
李世民获得两幅字帖自然忍不住想炫耀,先是给了身边的近臣欣赏。人多难免嘴杂,加上李世民也没有下封口令,渐渐的就有风声从重臣口中流出。
大唐朝又出了一位书法大师,字体堪比王右军。
大家对这个消息是完全不信的,大师哪是那么好产生的。一般的大师在成为大师之前就已经是名满天下的人物了,这位突然出现的书法大师之前没有任何名气,也没有任何的字迹流出,很难让人相信。
但是没多久进一步的消息又流传出来。
皇帝手里就有两幅这位大师手写的字帖,堪比王右军也是皇帝亲自下的评语。这下大家就不淡定了,这说的有鼻子有眼的,难道是真的不成。
一般人只是把这消息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有些人却忍不住了,直接进宫求见李世民要求欣赏一下这两幅字帖。
其中就包括欧阳询、虞世南和褚遂良。这三位的书法在整个历史长河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虞世南和褚遂良,更是王羲之的传人。
大唐又出了一位书法大师,还可以和王右军媲美,他们怎么可能无动于衷。
李世民没有弊帚自珍的意思,大大方方的把两幅字帖拿了出来。看到两幅字帖,三位书法大师震惊了。
出宫之后面对他人的询问,欧阳询直言传言为真,大唐真的诞生了一位可以和王右军媲美的书法大师。
尤其是一幅名为十思疏的字帖,更是记录了大师诞生的过程尤为珍贵,可以和传说中的兰亭集序相提并论。
他还盛赞十思疏为悟道帖。说谁的书法要是达到瓶颈,临摹这幅字帖有更大的概率突破瓶颈。
虞世南和褚遂良虽然碍于王羲之传人的身份不好评判,但面对欧阳询的盛赞却保持了沉默。有时候沉默就代表着认同。
这下可不得了,整个京城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