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3 章(1 / 1)

文唐 步兵长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指明了一条道路,一条看起来非常具备可行性的道路。幸福来的太突然,让他有些不敢相信。

“能不能做到不应该问我,而是取决于圣人你想怎么做,又有多大的决心。”岳山说道。

李世民起身岳山深深鞠了一躬道:“还请翠岚教我。”

岳山蹭的一下就从椅子上窜到一旁,慌忙的道:“使不得,使不得,咱们有话好好说,不兴这样吓人的。”

“噗嗤”长孙无垢失声笑了出来,这俩人太好玩了。

李世民脸颊抽搐有点想揍人的冲动,本来挺好的氛围,全被岳山给破坏了。深吸了口气,克制住揍人的情绪,冷冷的道:“坐吧,有什么计划老老实实的说。”

岳山擦了把冷汗,太吓人了啊。他能接受秦王的大礼,这叫礼贤下士。但绝对不能接受皇帝的礼,这叫大逆不道。

也许李世民行礼的时候没有想那么多,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重视和决心。但岳山绝对不能和以前那样大大咧咧的接受。

所以他用了一个颇为滑稽的方法化解了这个不算危机的危机。

重新坐好后他说道:“真正想达到我们的目的必须要做到两点,第一完善科举制度,第二普及学问。”

有唐一朝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和贵族恩荫制五五开的局面。也就是一般的官吏通过科举产生,一半的官吏从贵族子弟里选拔而来。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科举制还不完善以及文化普及率太低。

比如有唐一朝科举只有一级考试,也就是只在京城举行考试,有志于科举的直接去京城就可以参加。没有什么乡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制度是宋朝才出现的。

我们所熟知的学院制度也是五代十国时期才出现的,那时候大儒为了躲避战乱纷纷到深山隐居,有些大儒无聊就想开山授徒。

想入学的人多了,就想出了考核入学的办法。后来学生还是太多,一两个人根本就教不过来,就邀请别的大儒一起授课。

于是书院正式诞生了。

也就是说,在唐朝还没有书院。

孔夫子首开私学不问出身门地把学问教给所有人,在之后的一千五百年间,教学工作一直是以私学形式展开的,没有专门的书院。

所谓的私学是什么样的呢?

第一百五十八章 掘世家的根基(2)

宋朝之前的私学是什么样的?

一种是蒙学阶段,世家豪强地方士绅建立的专门教导自家子弟的地方,这种私学一般不招收外族子弟。

平民寒门子弟想读书识字怎么办?要么单独出钱请先生,要么自家有人识字让他教。

当然还有一种是部分读书人在自家开学堂,招收三五个学童授课。学生只要交钱就可以过来学习,基本没有什么门槛。

等到这些学童长大了,或者先生能教的都教完了怎么办?

世家豪强子弟无所谓,想深造自有家族名师教导,就算自家没有名师也可以拜在别的大儒门下,反正门路很多。

最难的还是平民寒门子弟,他们要么放弃学业,要么抛下一切四处拜访名师。

名师不是那么好拜的。前面说过,贵族靠垄断学问掌握了选官门路,怎么可能轻易的收平民寒门弟子为徒?

除非这个平民子弟是百年千年一遇的天才,否则是没有机会得到进一步进学机会的。

在这种情况下,文化的普及率是非常低的,底层没有那么多的读书人,科举制就无法选拔出足够的人才。

所以有唐一朝的选官都是科举和贵族恩荫五五开,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唐末。到了宋朝科举制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

科举制大获全胜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唐朝彻底把世家贵族送进了坟墓,宋朝皇权一家独大。

第二个原因就是书院的出现培养了足够的读书人。

前面已经说过,五代十国时期出现了我们熟悉的书院体系。不问出身门地,只看学问招收学生,由大儒统一授课。

孔夫子开创私学一千五百年后,学问的大门彻底向天下所有人打开。宋朝建立之后书院制度发扬光首发

乡间到处都是读书人建立的学堂,县一级有国家建立的县学。优秀的学子可以通过考核进入县学接受系统教育,县学之上还有府学。

县学和府学都是官办,如果考不上没关系,还有名师大儒创办的书院可供读书。当然,也要通过考核才能进入。

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问津书院等知名书院其地位不亚于现代的大学。

可以说遍布天下的书院和科举制相辅相成,形成了中国独有的人才选拔制度。也彻底奠定了中国由知识掌握政权的格局。

后世的历史研究把掌握政权的群体分为三类:贵族财富和知识。

贵族掌握政权时期,中国的先秦时代,西方整个古代史全部由贵族掌握权力。

新时期贵族制被取消,新的掌权群体诞生。西方的政权被财富阶级所掌控,但财富是可以传承的,说白了就是另类的贵族掌权。

美帝口口声声说自己把总统装进了笼子表明自己法制,但他们不敢说的是,笼子的钥匙掌握在有钱人手里。

扶桑大棒子等国也差不多,古代的贵族摇身一变成为了新时期的财团,继续掌控着国家的大权。

而中国走上了和全世界所有国家都不一样的道路,知识掌权。从汉朝开始权力就掌握在了知识阶层手里。

到了宋朝这个格局彻底形成,贵族世家彻底被扫进了垃圾堆。至于有钱人……单纯的有钱人是被鄙夷的对象,连穿丝绸的资格都没有。

没有知识哪怕富可敌国都没用,敢不老实读书人分分钟就能让你家破人亡。

贵族掌权和知识掌权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缺点。但总体来说,知识掌权的发展潜力是远高于贵族掌权的。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经历那么多次磨难依然可以崛起,重新站在世界民族之巅的原因。

岳山自认为自己是个读书人,他自然是乐于见到知识掌权的。

历史上直到宋朝世家贵族才被彻底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那么现在既然有了这个机会,他不介意把这个时间提前三百年。

所以他毫无保留的把科举制和书院制度告诉了李世民。

首先是建立学政体系。

构建从中央到地方的学政体系专门负责文教工作,在地方组建县学府学,在中央组建太学,并鼓励寒门士子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