垢赞叹道。
“分突厥确实是不世之功,裴公大才。”李世民点头道:“不过也不可轻敌啊,哪怕是分裂的突厥此时依然非我大唐所能敌。”
岳山也不禁为裴矩感到开心,他的功绩终于正式被认可了。
不过对于灭突厥这件事他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没办法,历史证明李世民太小看他自己和大唐的将士了。
“陛下雄韬伟略又有良臣强将辅佐,不出五年必能剿灭突厥。”
李世民虎躯一震,有些不自信的道:“五年?”
“五年还是保守的说法,也许用不了五年颉利就会出现在大兴殿为陛下献舞。”
“好,既然翠岚都这么说了那我怎么能让你失望,五年被朕一定要看到颉利在大兴殿为我大唐君臣起舞。”李世民那叫一个兴奋,连很少使用的朕都说了出来。
“翠岚,来来来,继续给我说说这些都是什么国家。”
“这里是高句丽、扶余、百济,再往北是比辽东还要寒冷的苦寒之地,这里人烟稀少只有少许蛮夷生存没有特别强大的势力……”
“继续往东北角的方向走,就是这里有一道海峡,通过海峡就能到达另一片陆地,名为东胜神州……周代商的时候有一群商朝遗民通过这道海峡来到了这片大地……”
“我认为对于今日的大唐来说,此地有三种粮食作物比土地还要重要。一为土豆二为红薯三为玉米,土豆和红薯亩产可达五石以上,精心照料甚至可达十石。”
哪怕因为听到了太多震撼的消息已经有些麻木的李世民夫妇,依然忍不住惊呼出声。
“翠岚此言当真?”李世民等着眼睛,呼吸急促的道。
“当真。”岳山肯定的道。
其实他心中想的是,当然是假的,土豆和红薯的产量比我说的还要夸张,亩产轻松破一千公斤。
只是考虑到那些都是特殊培育出来的品种,原始土豆和红薯的产量肯定没有那么高,所以他尽量往低了说。
但即便是亩产五旦对李世民来说依然是无法想象的高产,要知道初唐的亩产两旦就算是高产了。至于岳山说的十石,他都不敢想。
“我马上就派人去寻找良种。”李世民火急火燎的道。
“圣人勿急,现在还不是时候。”岳山劝阻道。
“那你说何时才是时候?”被他一劝,李世民也冷静了下来,问道。
“从长安到这道海峡万里之遥,其间危险重重,当年商朝遗民死了无数人才到达另一片陆地。我们对这条路上的情况一无所知,贸然派人前往恐怕会死伤惨重。”岳山分析道。
“只要能获得良种死在多人也在所不惜。”李世民冷酷的道。
岳山没有直接反驳他的话,而是继续说道:“因为乱世中原人口大减,最少二十年无需为耕地和粮食担忧。所以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去获取良种,没必要做那些无谓的牺牲。”
“圣人请看,从大唐去往海峡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陆路一条是海路。陆地上我们可以先派出商队去打探沿途的情况,海路方面现在就着手建立水师,到时候两路并进就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良种。”
“现在我们的主要敌人是突厥,无力分心他顾。”
岳山最后一句话终于打动了李世民,也让他从良种带来的冲击中清醒过来。是啊,现在大唐的生死大敌是突厥人,不解决突厥一切休提。
“好,就照你说的办,我会派人去督造水师战船。”李世民道。
第一百五十四章 提前布局
岳山鼓动李世民建立水师打造战船可不是为了获取良种,那只是诱惑李世民的诱饵,真实原因是一个强大的国家离不开强大的海军。
有了海军,他的许多计划才能实施。
中国古代对海洋厉害不甚重视,平白无故让大唐创建海军可能性不大。毕竟海军投入实在太大了,一两年的国库总收入投进去都不一定能激起水花。
但有了良种为诱饵李世民就会排除一切干扰组建海军,哪怕这一支海军人数可能不多,战船也可能只有几艘。
但这就是一道口子,有了这个口子岳山就能想办法扩大海军规模。而且这一批海军官兵就是探索者,他们的经验能为后来者提供参考,避免走更多的弯路。
正在畅聊的三人都没有发现,旁边一双漆黑的大眼睛好奇的盯着他们面前的地球仪。
小人儿悄悄的挪了过去,趁他们不备伸出白藕似的小胳膊一把把地球仪抱在怀里转身就跑,只留下三人面面相觑。
跑到一旁后李丽质还冲他们得意的皱了皱小鼻子。那可爱的小模样逗得三人轰然大笑。
笑过之后长孙无垢就想把地球仪要回来,岳山却把她拦住了,拿出纸笔快速了画了一幅简易世界地图,继续介绍道:
“大唐往西……这是吐谷浑,这是宝髻、苏毗、象雄……我重点要说的是宝髻、苏毗、象雄三个国家……”
“此时他们分为三个国家势力还比较弱小,一旦出现雄主统一三国,将会成为我大唐的心腹大患。可以说对我们的威胁比突厥还要大。”
“而据我所知他们的雄主已经降生,最多二十年就会成为我大唐的心腹之患。”
“雄主?”李世民眉头紧皱,做为要成为天下共主的男人,他最讨厌这两个字出现在别人身上:“你知不知道他是谁?我们是否可以在他统一三国之前就把他……”
说着比划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岳山摇摇头道:“天下共主岂是那么好当的,这是昊天给你的考验……每一位雄主在未长成时都会被天机遮掩无法窥探。”
“原来如此。”一听说是考验,李世民的态度马上就变了。既然是昊天给我的磨刀石,那我就光明正大的击败他。
“不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翠岚可有良方教我?”
岳山暗自点头,果然不愧是唐太宗头脑随时保持清醒,于是道:“他们的实力远远比不上我大唐,之所以能成为我大唐的心腹大患皆因地利。”
“这里全是山区高原,中原人进入会呼吸不畅浑身乏力变得手无缚鸡之力,而他们却可以自由的出入不受影响。”
“他们掌握战场的主动权,想打就打,打不过随时可以撤回去,而我们却只能被动防御无法追击扩大战果。我要做的就是抹平他们的地利优势。”
“如何做?”李世民问道。
“在高原上选取一块儿比较肥沃的土地,然后移民过去,用不了几年这些人就能适应那里的环境。到时候我们就可以从这些人里募兵和他们作战。”
“在移民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派遣军队过去,能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