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里面还会放一些姜啊糖啊之类的东西。
所以这个时代茶叶不普及不仅仅是大家穷,更重要的原因是煮的时候太麻烦。别说穷苦人家,就算是一般人家没那个功夫。
至于煮茶的味道。后世很多书里面都把煮茶喷的一无是处,把炒茶叶泡茶夸的天上少有地上无双……
做为穿越者,岳山想说的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啊。煮茶真的很好喝,对他这个不懂茶的人来说,煮茶更好喝。
泡茶之所以取代煮茶,一是使用更加便捷,二是保留了茶叶最原始的滋味喝起来更有层次感和格调。真要单纯比口味,岳山觉得煮茶更好喝一些。
言归正传,虽然现在和后世的煮茶不是一回事儿,但有些道理是共通的。
“……煮茶火候最重要,火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火太大水烧干了茶里面的味儿还没煮出来,火太小容易煮成糊糊……火势要均匀,不能一边火大一边火小……”
岳山就捡自己知道的再经过一番加工,也不管对错一股脑的全说了出来。把依云说的目放异彩,看他就像是看到了知己一般。
嗯,这姑娘是个真正爱茶的人。岳山肯定的想道。
聊了一会儿,依云逐渐忘记了兵变忘记了害怕,一脸痴迷的听岳山忽悠。手中也不自觉的仿照他的说法开始了实践煮首发
当茶煮好,闻着那明显更加浓郁的香味儿的时候,依云再次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他说的居然是真的。
这位岳子爵果真奇人也,连煮茶都懂。
“谢岳子爵教诲,依云无以回报,只能以此茶聊表心意。”依云双手端茶恭敬的道。
“嗯,我看你在茶道很有天赋,希望你能好好钻研取得好的成就。”岳山偷偷了汗颜了一下,故作严肃的说道。
说完他赶紧接过杯子喝了一口,别说确实比以前喝的味道好了不少。也不知道是心情不同,还是真的技术差距。
不过他很快就把茶道什么的抛之脑后,开始思考玄武门之变的事情。
第一百三十七章 收徒(六千七百字大章,三合一)
大唐建立李世民劳苦功高这是毋庸置疑的,立国后亲自参与四场大战役确立了唐国中原之主的地位。
第一场是平薛举,这是李唐立国第一场硬仗。此时的唐国势力范围只有关中和河东一带,在诸侯里优势并不大。如果这一仗败了,那也就没有后来的盛唐了。
薛举是智勇双全的人物,自号西秦霸王。自古以来敢称霸王的要么是傻子,要么是真的猛人,薛举就属于后者。
证据是什么呢?他正面击败了李世民俘虏了慕容罗睺、刘弘基等人。可以说这是李世民生平经历过为数不多的惨败。
然而就在他准备进攻长安的时候病死了,也有说是被流矢射死了,别管怎么死的反正是死了。正应了那句话出师未捷身先死。
李世民趁薛举死亡卷土重来,灭了薛举的势力铲平了来自西方的威胁。这一仗让李唐彻底站稳了脚跟,从此有了争霸天下的资格。
第二场战役是击败宋金刚、刘武周势力。第四场灭的是窦建德的残部刘黑闼、徐圆朗等人。
这些人也就是一时枭雄,格局和能力都不足以统一全国,就算不被李世民灭也会被别的人灭掉。
更何况刘黑闼、徐圆朗是李建成擒获的。所以这两场战役就不多说了。
重点要说的是第三场平窦建德、王世充战役。
窦建德和王世充,这两人都是诸侯里比较强的。王世充能力或许有所欠缺但占据最繁华的洛阳,不可轻视。
尤其是窦建德,重信然诺崇尚豪侠,在位期间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又释放俘虏的宫女战俘让他们回归乡里。
别人还在想着怎么压榨民力穷兵黩武的时候,他已经在思考怎么恢复生产了,这就是枭雄和王者的区别。
岳山一直认为他是除了李唐最有人主之姿的一个人。
可惜,既生瑜何生亮,这个世界还有一个李世民。他在救援猪队友王世充的时候被李世民生擒。
李唐擒获逼降了许多诸侯,包括李密、王世充、罗艺、杜伏威等等,这些人大多得以活命。有的还加封王爵,有的成为李渊的座上宾,有的成为李唐的封疆大吏。
但唯有窦建德,被直接处死。
为什么?因为李唐也知道李密、王世充这些人都只是枭雄,在民间口碑很差,一旦失败很难东山再起。
窦建德不一样,他在民间威望极高,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得民心,这样的人只要给他一个机会登高一呼必然应者云集。
这一点从后来刘黑闼等人的事迹就能看出端倪。
刘黑闼只是窦建德手下大将,纠集残党打着为窦建德报仇的旗号叛乱,迅速募集了十万大军打的大唐鼻青脸肿。李世民两度挂帅才把他打败。
要是把刘黑闼换成窦建德恐怕声势只会更大,中原一统的时间要被拖后几年甚至十几年。
这里不是为了吹嘘窦建德多厉害,而是想说李世民击败窦建德有多么的重要,功绩是多么的巨大。
这场战役击败了唯二具备争霸天下能力的王者窦建德,彻底奠定了李唐统一全国的格局。
功劳一定就能转换成实力吗?不尽然。
李世民在外征战的时候是没有那个功夫去经营自己的小势力的,但李建成可以。
从大唐立国之初李建成就一直在中枢协助李渊处理国政,他有充足的时间经营自己的势力,有能力把自己的亲信安插到全国各个要害部门。
就以窦建为例,李世民灭了窦建德,按理来说窦建德的底班应该会落入他的手中,等他把优秀人才挑走剩下的才是朝廷的。
可事实上呢,李建成利用自己身在中枢的优势,把窦建德的底班给打包吸收了。李世民只能干看着一点办法都没有。
长安城作为京畿更是李建成势力范围的核心,等外出征战的李世民重回中枢,发现他在长安城步履维艰。
历史上和李世民有同样遭遇的还有赵匡胤。
他常年带兵在外平定诸国,就把大后方交给了亲弟弟赵匡义。等他统一全国返回京畿的时候才发现,整个开封城都已经被赵匡义经营成了铁桶一般。
甚至没有赵匡义点头朝廷的旨意都出不了京畿。
赵匡胤深知这种情况很危险,数次想迁都,但都遭到赵匡义集团的反扑不得不作罢。
一代开国之君最后连自己是怎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