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9 章(1 / 1)

文唐 步兵长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该休息了。”欧阳通过来催促道。

“时间还早,我再看一会儿。”王绩说道。

“不行,您睡眠本来就不好,再晚睡就更睡不好了。”欧阳通并没有退让,坚持道。

“你这孩子,敢忤逆师命吗?”王绩气道。

欧阳通一点都不害怕,笑道:“院长说了,您要是不按时休息他就把你的书全给拉走,让你十天半个月都看不到。”

“我看你们谁敢。”王绩大声道。

“师父您就别气了,气大伤身,到时候吃药受罪的还是您自己。”欧阳通走过去把他手上的书合起来道。

王绩虽然表面很气,心中却很受用,假装不乐意实际上手已经离开了书本,然后被欧阳通搀着站起来。

走了两步之后突然叹道:“翠岚的新书你看了吧,有什么敢想?”

欧阳通想了一下说道:“敢想吗?果然不愧是院长,除了他没人敢这么写。”

王绩道:“不是不敢,是想不到啊。神仙子弟,神仙子弟,呵呵……所思所想果然都和我们不一样啊。”

“我们还在研究圣人的思想,他已经开始研究圣人为什么会这么想了。”

曲阜县公府。

白发苍苍的孔颖达也在翻阅着这本书,从书角的折叠程度就能看出他不是第一遍翻看了。

而他对这部书的态度就更加复杂了,身为孔子的嫡系子孙自然不想看到祖先的声誉和学说受到一点点的质疑。

然而身为一带大家,他也更清楚自己应该坚持什么。

而且这部书虽然取消了孔子身上的一些神秘感,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更衬托了他个人的伟大。

因为在这部书里岳山对儒家学说诞生的基础进行了另类的解答:

孔子出身士大夫阶层,他的思想是基于周朝士大夫礼仪制定的,代表的是士大夫阶级。这对儒家和孔子的思想来说都堪称是一种贬低。

但同时岳山又肯定了孔子的成就,甚至狠狠的鼓吹了孔子。

虽然孔子是在士大夫礼仪的基础上创立了儒家学说,但并不是照搬的,而是做出了突破。

比如有教无类向天下人传授学问,正式打破了贵族对知识的垄断,让黔首也能学习知识改变命运。

他的学问不再是继承周公或者某个人,而是根据自己的所学、所经历、所思总结出来的,完全是他个人的成就。

不只是对孔子,岳山在这本书里对百家思想都做了全新的颠覆性的解读。

随着人口增多土地开发,周朝的宗法制度已经无法统治天下,整个国家四分五裂互相争战。

就形成了《庄子·盗跖》中所言的‘自是之后,以强凌弱,以众爆寡’的局面。

面对诸侯混战造成的深重灾难,产生了两种思潮:入世和出世。

儒家和道家就是其中的代表。

最先提出完整的成体系思想的就是老子和孔子两人,其他的百家思想都是在他们的基础上产生的。

老子也是士大夫出身,掌管周朝的图书馆,阅读量非常丰富。他认为现在的混乱就是周朝制度引起的,所以主张恢复更早时期的制度。

再结合出世的思想创建了道家学派。

孔子是士大夫,更希望恢复西周制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入世思想进行改良创建了儒家制度。

从这一点上来说,虽然取消了老子和孔子两个人身上的‘天命感’,但也更凸显出两人的伟大。

面对乱世别人还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寻找出路,并且提出了完整的思想体系。

这比所谓的‘天命’更加伟大。

随着三家分晋五国相王,春秋时期结束战国到来。

但这也意味着西周的宗法制度彻底瓦解,然而新的宗法制度依然未能建立起来。

越来越多的能人志士开始寻找新的出路,这其中最优秀的就是墨家和法家。

以前这个世界的主角是贵族和士大夫阶层,其他人都只能随波逐流。

战国时期旧的宗法制度瓦解,新的宗法体系未能建立,统治者对国家的掌控能力下降。

手工业者和自耕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他们有了更加独立的政治地位。

面对残酷的诸侯混战,他们开始思考结束乱世保全自己的道路。

但他们的出身决定了他们不愿意再回到原本的宗法体系中去,因为在原本的宗法体系里他们只是附庸。

好不容易获得了独立的政治地位,怎么可能愿意重新回到过去?

于是他们就放弃了复古的想法,开始寻求新的解决方案。

墨子是手工者出身,学习了儒家思想,再结合自己的经历提出了兼爱思想——就是希望在保持现有政治格局的情况结束战争。

这样战争结束了,他们也能保持政治地位,两全其美。

而法家更进一步,不仅抛弃了复古的想法,还抛弃了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也不再进行任何道德说教上的努力。

在他们看来旧的制度已经证明是无用,那必须要全面推倒重新建立一套全新的宗法制度。

在他们看来只有,只有秩序才能解决混乱,只有强大的力量才能恢复秩序,只有集中权力才能集中力量。

于是就提出废除封建制,推行中央集权制,但只有法才能让权力集中。

所以《韩非子·心度》说:

夫国之所以强者,政也。

主之所以尊者,权也。

故法者,王之本也。

刑者,爱之自也。

其他的诸子百家诞生的原因也多是源于相似的原因,受到其他学说的影响——主要是受道儒的影响,再结合自己的阶级提出了属于自己的学术思想。

而诸子百家的思想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的,道家的人很看不起法家,以庄子为最,认为儒家不过是伪君子。

然而事实上儒道两家才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最全面的两个学说,说一句儒道不分家。

兵家就吸收了道家的思想。

法家脱胎于儒家,又吸收了道家的思想,所以司马迁在史记里把老子和韩非子放在一篇中来讲述。

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小诸侯国逐渐被灭亡,大国借鉴诸子百家的思想率先在国内建立起了新的宗法制度。

其中的佼佼者就是秦国,商鞅变法之后在自己的国土上全面推行法家的思想。

废除士大夫贵族阶层和君主共同治理国家的局面,正式推行官僚体系。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政治体系,推行新的法律体系,新的土地管理制度等等。

而法家也是第一个成功实践了自己学说的学派。

随着诸侯国的消亡,其他学说逐渐失去了实践的机会,这也意味着他们失去了生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