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是非打不可。
身为臣子既然无法改变皇帝的决定,那就只能尽全力把计划做好,让这一仗打的更顺利。
在知道前因后果之后刘仁轨就告辞离开了,他要抓紧时间制定计划。
岳山叹了口气,心情尤为复杂。
他知道李世民为什么要执意打这一仗,原因还是出在他身上。
这些年他不停的给大唐的君臣灌输天下共主、全球争霸、文明战争的概念。
他的计划是成功的,这些人的注意力都被对外战争吸引了,放下了许多内部矛盾,和打了鸡血一般全力为争霸天下做准备。
可以说这个贞观年间的朝廷高层党争情况是最轻的,缺点自然也有,但和好处比起来就不值一提了。
但凡是都有例外,比如现在。
李世民三年后——现在还剩下两年半,会有一个大劫,谁也不知道他能不能躲的过去。
准备了一辈子的全球争霸、文明战争,还没来得及开战自己就没了,他心中很不甘。
他想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和西方世界正面掰掰腕子,看谁更厉害。
这样就算他死了,将来史书上也会把他当成这场战争的发起人,而不仅仅是一个旁观者。
但他这样做就破坏了大唐的全盘计划。
最初的计划是大唐加紧对西域的开发,尤其是宁远地区的屯田开发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只需要五年时间这里就能变成大唐在西域的关中。
五年后大唐就能在那里扎根,整个西域都将成为大唐的腹地。远征军再也不用担心后勤问题,真正的进可攻退可守。
还有就是坐山观虎斗,等阿拉伯帝国和萨珊王朝打的再激烈一点,多消耗一下双方的力量。
最好是等到萨珊王朝支撑不下去,愿意成为大唐的附庸小弟在出兵。
这样才能利益最大化。
虽然这些年萨珊王朝也屡次向大唐求助,但他们还没有放下‘王朝’的姿态,是以兄弟盟友的身份求助的。
给出的许诺也仅仅是金银财宝,或者瓜分阿拉伯的土地。
对大唐来说这些东西不能说没有用处,只能说毫无用处。
此时的华夏文明是当之无愧的全球商贸中心、制造业中心,其他各国各势力和大唐贸易的时候连像样的商品都拿不出来。
只能出售简单的原材料,再就是疯狂挖矿,把贵重金属挖出来购买大唐的商品。
这一切都是单方面的。
近十几年通过贸易疯狂掠夺全球的金银铜,虽然还达不到前世明朝时期全球一半白银流入中国的盛况,但也有了这个趋势。
所以大唐不缺钱,根本就不稀罕萨珊王朝的金钱。
土地?大唐确实需要,但不是现在。
最起码在西域和宁远地区没有完成一定程度的开发的时候,大唐不需要在那么远的地方有一块飞地。
就算需要那边的土地也用不着和萨珊商量,自己出兵去抢就行了。
而且大唐出兵打败了阿拉伯帝国,萨珊王朝就真的愿意和大唐保持和平吗?
遇到利益冲突的时候恐怕第一个就调转枪口攻击大唐了。
大唐需要的是他们的臣服,需要他们单方面接受华夏文明。
而萨珊王朝有着自己的信仰,拜火教,不会这么轻易就在这方面做出让步的。
大唐还需要继续等,而且他们有充足的耐心去等。
因为每一天大唐的实力都在增长,而且增长幅度远超全球其他各大势力的总和。
再过二十年大家有把握一波横推全世界。
只是所有人都知道有些事情不是实力强就能解决的,也不是把别人打败就能征服一方土地,治理和文化同化一样重要。
大唐必须要提前出手一点点扩大优势,积累这方面的经验。
初步计划是五年后动手,为什么是五年呢?
话题还是回到了最初,宁远地区需要五年时间开发。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为了满足李世民的愿望,这场战争必须要提起四五年展开了。
岳山并不反对提前开战,甚至是持支持态度。
原因很简单,身为穿越者他非常清楚一个道理,越觉得自己的计划完美的时候就越容易出现问题。
因为所谓完美的计划也只是自己认为的完美,实际情况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
大唐的综合国力用不着等宁远地区的开发,现在就能支撑的起西方战线的全面战争。
而大唐在西线的胜利也能反过来震慑住西域各部,让他们更加的老实,接受大唐对他们进行文化上的改造。
至于失败……他真没考虑过。
大唐这百万雄师不可能打不过新兴的阿拉伯帝国,甚至连已经日落西山的萨珊王朝都算上也不可能打得过。
真正能和大唐掰掰腕子的只有罗马帝国。
这还是不算火器的情况下,把大炮拖过去大唐的军队就是无敌的。
所以岳山这个疯狂的华夏文明主义者,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拉开这场文明之战的大幕了。
他已经想好了要让谁带兵去打这一仗。
苏定方为统帅,郭孝恪为后勤总管,王玄策当外交团大使,把薛仁贵、裴行俭、王方翼、李孝逸这些人都带上。
他就不信阿拉伯帝国和萨珊王朝还真能翻天。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构思,后面派谁去还是李世民说了算。
不过他认为以自己对李世民的影响力,把这些人都派过去还是没有问题的。
……
时间又过去了一个月,第一批诸侯王终于完成了筹备工作,准备出发。
一份关于第二批分封的名单也不知道被谁给泄露了出来,确实如传闻所言,涵盖了所有未担任要职的侯爵和公爵之家。
也不知道准不准确,但大家都认为可信度很高。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惊的消息传入京城。
南洋的土地被不法海商和豪强私下瓜分了,那些人背后的势力非常庞大,连南洋舰队都在他们手里吃了瘪。
这一下就犹如捅了马蜂窝。
劳资家族几代人拼死拼活才赚来的爵位,苦熬了这么多年,终于得到了封国,马上就要成为诸侯王了。
结果家被偷了。
这能忍?
纷纷打听具体信息,准备做出应对。
然后一份关于南洋的详细报告不知道被谁给传了出去,看到上面的信息,连亲王都为之沉默。
太强大了,如果把名字遮住不说,大家都会以为他们才是真正的诸侯王。
然后这些人就彻底爆炸了。
大唐还有没有王法了?
于是纷纷上书要求惩治这些逆贼,还万民一个朗朗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