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5 章(1 / 1)

牛吏之帝王崛起 天下九九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况拜道:“当年在临晋,陛下以河东之事相托,臣牢记陛下的嘱托,一直试图突破太行山,进兵河北。可臣在河东五年有余,一直未能寸进,实在愧对陛下的重托。”

刘钰道:“田卿,你这话就不对了。你只要大军在河东,天天盯着这几条太行陉,刘秀就得重兵布防,一点也不敢放松。若是没有河东兵马钉在这儿,洛阳的压力将会更大。田卿不用打,就能牵制刘秀十几万大军,这本身就是大功一件。何况田卿前年打到了河内,使邯郸震动,刘秀亲征,只是由于此地距离邯郸太近,敌军太强,田卿才未能再进一步。田卿,你不要急,将来关东还要打大仗,打硬仗,田卿要抓住机会,争取在关键时刻给刘秀后腰捅上一刀,或许能起到决定乾坤的作用。田卿,你的功劳,朕心中有数。”

皇帝说得很客观,把田况在河东的作用点了出来,既没有夸大,也没有抹杀,听起来让人信服。田况拜道:“陛下见识高绝,明见万里,实在是大汉之幸,百姓之福。”

皇帝见到河东将军王硕,笑道:“河东将军,当初在郑县,你陪朕练习箭术,如今想起来,就像是昨日,哪天有时间,你再陪朕练练。”

王硕吓得连连叩头,“陛下,陛下饶了臣吧!”

那次陪皇帝练箭,王二楞子差点把命搭上,这简直成了他一生的阴影,哪里还敢接皇帝的这个玩笑,万一他把玩笑当真执行一下呢!

皇帝道:“虎臣,你把所部将士交给征北大将军,朕命你组一支先登军,在全军挑选强悍之士,人数不用太多,三千人即可,每日多加练习,待到决战之时,可以突击在前,斩关而出,挺进河北!”

王硕其实不怎么会指控打仗,他的强项就是带头冲锋,先登陷阵,他的周围本来就有数百个虎狼般的兄弟,可皇帝还觉得不够,要他招收三千人,成立选登营,将来要靠他们破掉太行山中的关卡。

田况听了这话,心道:“太行八陉多险关,没有勇猛的陷阵之士,确实比较难打。皇帝要王硕专练先登兵,其实还是想突破太行险关,直接进入河北,看这架势要有大仗打了。”

484. 与天为党

一支军队行进在细长的山路上,像是一队运食的蚂蚁,缓慢、坚定又执着。

刘钰抬头望了望头顶的群山,高峻起伏,连绵不绝,山的轮廓与天相接,好像要延伸到世界的尽头。

他叹了口气,心道:“这么又长又险绝的岭道,简直是物流噩梦,可怎么运送军粮啊!”

这条路被称为“乌岭道”,山南北有长岭,岭上东西有通道。是连接河东与上党的一条著名古道,由安邑东行,爬上山岭,经一道险关,向东直至上党郡治长子县。

乌岭又称作黄父、黑壤,山上土壤呈现出灰黑色,给人一种非常厚重的历史感。

历史在此上演过一场大戏,这出戏打破了战国七雄并立的均势,使整个天下失去了平衡。

三百年前,秦赵间著名的“长平之战”,秦军主力便是经过乌岭道进入上党,两军的战场“长平”就在上党郡治长子县的南方,丹水的东岸。

一天之后,刘钰的军队便到了自古以来的战场上党郡境内。

“上党从来天下脊”,一句话就说明了这儿的地势。上党郡是被群山包围的一块高地,“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因其地势险要,一向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得上党可望得中原”之说。

上党四面是高山,东有太行,南有王屋,西有中条山,北有太行、太岳诸峰,地势高峻,险峰陡立,犹如堡垒一般,俯临河北、河南的平原地带。上党境内山地嵯峨,绝壑深阻,是一块相对独立的地域。

此地对外交通主要靠山间峡谷的隘口和官修驿道,这些交通孔道狭长曲折,有险可依,利于外出而不利于入攻,自上党向四周任何方向出关攻掠都有居高临下、长驱直入之势,而由外部入攻则属于仰攻,易遭阻遏,这是上党的地利优势。

上党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否则当年秦赵两国也不至于以倾国之力在此死磕。自从赵国长平战败,国内青壮都被秦将白起坑杀,势力大减,失去这这个抵挡秦国的急先锋,关东六国再无力量与西方强秦相抗衡,天下统一进入了倒计时。

刘钰只在书上了解到上党的险要,却从未身临其境,切身体会,此时从河东亲临上党,这一路走过来,才知上党之险,名不虚传。

上党太守田邑远出两百里来迎接圣驾,见皇帝与在朝堂之上时大不一样。刘钰此时脸蛋黑红,因走山路,额头上腾腾地冒着热气,虽然一路奔波,却没什么疲态,显得精神抖擞,看起来既有马上皇帝的英武威严,又有着年轻人的朝气。

皇帝这一路除了道路允许的情况下骑马之外,并没有搞什么特殊化,很长一段路就是与士卒一道步行而来。

在他的左后方,是掌管皇帝的舆马的太仆丞乌盖,皇帝的右后方,则是掌管皇帝车驾的车郎中将班登,这两个近臣,一个管车一个管马,如今却只能靠两条腿跟在皇帝的后面。

班登累得气喘吁吁,“陛下,您可真是太能走了,这么远的山路生生走过来,您不累吗?”

皇帝笑道:“班登,当初你与朕牧牛时,多少山路没走过?如今是怎么了?每天养尊处优的,这就走不动了?”

“不是,陛下,不是我,是乌盖走不动了,你看他的小脸煞白煞白的。陛下,您还是乘坐肩舆吧!”

皇帝看了一眼闷头向前走的乌盖,看样子步子是有点沉重,不过也没有班登说得那么夸张。皇帝道:“要坐你们坐吧!朕就想遛遛腿,锻炼锻炼。”

乌盖道:“臣不坐,臣能走,臣陪陛下遛遛腿。”

长长的乌岭道让人烦躁,士兵们内心都有些抱怨,不知道为什么皇帝要走这种折磨人的山道,可一路上见到皇帝与他们一道走路,心里顿时平衡了许多,走路的步子都轻快了许多。只是苦了那些随驾的大臣,皇帝步行,他们总不能坐在肩舆上让人抬着走。因此这一条长长的山路走来,大臣们个个累得够呛。

好在穿过了乌岭道后,队伍来到了上党高地上的盆地,也就是长治盆地,这里地势相对平坦,道路也还不错。随驾大臣们想,这下子总算可以坐车了。可不幸的是,皇帝陛下似乎有无穷无尽的精力,他一点也没觉得累,他要骑马赶路,理由是方便看一路的地形和风光。虽然皇帝体贴地允许大臣们坐车,但是除了年龄实在大体力实在